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如何看待清華劉嘉教授捅了AI馬蜂窩?

2024-10-17科技

最近,清華的劉嘉教授又捅了AI遙遙領先的馬蜂窩。

鳳凰衛視播出的 專訪裏,吳小莉問:就AI研究方面,提問中國在哪個梯隊?

劉嘉:中國最多算第二梯隊。第一梯隊只有一個,就是美國,一騎絕塵,無論是在科研方面、基礎研究方面,還是商業套用方面;第二梯隊,我覺得像英國、德國,中國應該是第二梯隊裏相對靠後的。日本也是第二梯隊,比較靠後。日本過於強調自動化的發展,而放棄了數碼化的發展,這是日本比較大的失誤,德國也有這方面的失誤。

這是客觀事實啊。三個梯隊的劃分符合當下的產業發展情況。這位劉嘉教授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觀點和言論之所以會受到攻擊,主要是觸碰了許多生活在資訊繭房中的敏感的自卑心。

近年來,一種幻想出來的優越感占據了網絡評論區,大小貼文中,敏感的自尊心占據主流地位,只允許110先,不容許挑戰。許多不明真相的網民感染了這種盲目的歡樂的情緒,愚蠢的優越感日益增長。這些錯誤的觀念對思考AI乃至科技產業如何發展有害無益。

劉嘉教授關於AI智能的觀點涵蓋了多個方面,既有對AI技術發展的深刻洞察,也有對中美AI領域差距的清醒認識,還有對AI潛在威脅的警惕以及對中國AI領域發展的期待和建議。

許多觀點值得思考,但也有五個重要內容可以商榷,比如:

1.AI智力超越人類是時間問題:

劉嘉教授認為,AI在智力上超越人類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並參照了馬斯克和Hinton等AI領域權威人士的觀點,指出保守估計在大約5、6年內就可能有超越人類的人工智能出現。(我覺得吧,AI在不少領域已經超越了人類,比如Alpha狗;如果這個超越轉指AGI,那麽5-6年的時間太短了,只憑深度學習大模型谷歌openAI這些,還不太可能這麽快,10年都沒戲)

2.中國AI發展難以趕上美國的原因:

劉嘉教授指出,中國AI發展難以趕上美國,並非因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研究者「缺乏信仰、不願當炮灰」。他強調,中國現在不缺聰明人和非常好的教育體系,但缺少的是具有低贏率、高賠率且擁有差異化信仰的研究者。

(有信仰的研究者缺少是一方面,主要困難是發展AI的物質基礎被暫時釘選,演算法芯片數據均有障礙,短期難突破,如果不能突破,就算有了合格的研究者也沒太多作用)

3.成功學教育理念對AI研究的負面影響:

劉嘉教授認為,中國流行的成功學教育理念對AI研究產生了負面影響。在這種理念下,人們往往追求高成功率的專案和機會,而避免嘗試那些可能失敗但具有潛力的研究。這種心態導致了中國在AI領域缺乏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盲目樂觀的阿Q大有人在,劉教授提出了這個重大的文化土壤問題,不展開論述了)

4.培養具有信仰的研究者的重要性(環境不適合,現行體制難以適應):

劉嘉教授強調,要推動中國AI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信仰的研究者。這些研究者應該具備對AI技術的深入理解和熱情,願意為AI事業付出努力和時間,即使面臨困難和失敗也不放棄。

5.中美AI發展的差異及建議:

劉嘉教授提到,美國在AI領域具有領先地位,這與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創新能力和開放的研究環境密切相關。而中國雖然也在積極推動AI發展,但在這些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他建議中國加強科研投入、培養創新人才、最佳化研究環境等多方面的努力,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

(大水漫灌的科研投入的價值有限,在當前環境條件下,不如抓幾個核心環節,組織突擊隊實作精準突破。然而,說一千道一萬,一切都建議都需要光刻機率先突破先進制程)

劉嘉教授的不少觀點引發了爭議,主要是因為他直言不諱地指出了中國在AI領域相對於美國的差距,以及中國在科技信仰和長期投入上的不足。這些言論可能觸動了一些人對於中國科技發展現狀的敏感神經,因此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

這不就是正常學術觀點探討嗎?亂扣帽子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