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2024年全球芯片版圖巨變:美國占7家,南韓缺席,中國令人意外

2024-09-03科技

引言

芯片素有「工業糧食」之稱,它不僅是制造業的堅實基礎,更在人工智能、5G等新興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014年,全球前十的芯片廠商中有七家的總部位於美國。然而,如今南韓已經從這一榜單中消失了,那麽這次的前十名中,中國是否占有一席之地呢?

誰將成為全球芯片領域的霸主?

回顧整個2023年,半導體行業可謂經歷了「寒風刺骨」的嚴冬,全球半導體總營收僅達5330億美元,同比減少了11.1%。

此外,數據顯示,在全球前25大芯片廠商中,竟然只有9家在2023年實作了年收入的增長。

換句話說,絕大多數芯片巨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盡管如此,SIA總裁兼行政總裁John Neuffer對此依然充滿信心。

他認為,盡管2023年初全球半導體銷售處於低迷狀態,但下半年出現了強勁的反彈,因此他對2024年繼續延續這一趨勢充滿信心。

不久前,相關機構釋出了涵蓋芯片設計、制造及代工等多種類別的25家半導體企業的排行榜。

即使提前做了充分的心理準備,這組數據還是讓我感到震驚——在全球前25強半導體企業榜單中,居然有13家是美國企業!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美國一直以來都是高端尖端技術的象征,尤其在芯片領域更是無可匹敵。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更加有恃無恐地對我們發動芯片制裁。

好訊息是,在前25名的半導體企業榜單中,中國占據了四個席位。然而,中國大陸僅有中芯國際躋身第24位元,其余三家公司則來自中國台灣。

回想起不久前,ASML的一位高管在國際芯片技術會議上毫不留情地表示,可以隨時讓中國的光刻機變成一堆廢鐵。再看看排行榜上的名次,只能感嘆,中國的芯片產業依然任重而道遠。

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削弱自己的信心,助長他人的氣焰。盡管美國擁有輝達、高通和英特爾三大芯片公司,但2023年的芯片收入也不過是475億美元。

與之對比,中國在2023年的芯片營收總額達到了1716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而南韓則以1939億美元的營收占據了第一位。

這一現象的背後有兩個主要因素,其中之一是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行業顯現出顯著的復蘇跡象。

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全球需求正在回升,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個利好訊息。

當然,營收總額只是一個方面。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中、美、韓三國在全球高端芯片制造領域的顯著差距。

自2024年起,作為AI芯片行業巨頭的輝達無疑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他們的得意姿態無不傳遞出這樣一個資訊:全球芯片霸主依然是美國。這種宣示毫不誇張。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國芯片的崛起之路

2023年對美國半導體行業而言,同樣是寒風凜冽的一年。受裁員和減產的雙重影響,眾多企業的營收額僅達475億美元,同比銳減了69.1%。

如果非要說出原因,除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問題外,最根本的還是因為芯片行業技術創新的放緩,這一嚴峻形勢正在顯現。

隨著英特爾公司在技術領域遭遇困境,美國芯片產業的一大弊端也隨之暴露於世,即如何解決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疑問,作為美國這樣一個擁有悠久工業歷史、領先科技和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怎麽可能會面臨芯片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呢?

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在於美國長期以來對南韓半導體技術推行的「培養模式」。換句話說,南韓半導體的高營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年來美國的技術支持。

當前的局勢實際上已經非常清晰:芯片領域正成為中、美、韓三國之間激烈角逐的戰場。那麽,中國能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芯片戰爭」中勝出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今年最新統計的排行榜中找到答案。

如前所述,美國是7家高端芯片廠商的總部所在地,但作為半導體行業長期領軍者的南韓三星,卻未能躋身該榜單。

讓我們重新關註榜單,排在首位的是英特爾,其次是德州儀器,而備受關註的輝達則位列第四。

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三家中國的芯片企業進入了前十名的榜單!

海思和展訊這兩家企業,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這也屬正常,畢竟它們是近年來崛起的新興芯片企業。然而,聯發科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面孔。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前不久,中微公司董事長尹誌堯提到,中國在半導體器材領域與國際最先進水平之間,仍存在著顯著的差距,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與此同時,中國依然有上百家器材公司和二十多家成熟企業在全力以赴,致力於在半導體的十大類器材領域實作全面覆蓋。

此外,尹誌堯對這一目標充滿信心,他認為中國有望在五到十年內達到國際最先進的水平。

這句話其實也隱含了尹誌堯本人在芯片領域堅定「去美化」立場的態度。

幸好有尹誌堯這樣的科研工作者和企業家在半導體行業默默耕耘,才讓國產芯片在今天得以逐漸崛起!

清華大學對穩態微群聚的研究註重於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芯片出口總額以驚人的速度超過了南韓,真是揚眉吐氣。

難道這就意味著結束了嗎?眾所周知,光刻機對中國來說,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卡脖子」問題。

畢竟,缺乏先進的光刻機器材意味著在5nm工藝下制造芯片仍然遙不可及。面對這種困境,我們清華的學子們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面對這一高科技挑戰,清華大學近年來一直在進行一項前沿的實驗研究——穩態微群聚註。

簡單來說,只需稍作調整數據,便可實作對芯片任意尺寸的切割。

盡管該方案尚處於實驗階段,但早在去年就已有好訊息傳出,關於實驗室落地的進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不僅將在高端芯片領域占據更大的優勢,甚至有望徹底解決「卡脖子」問題!

你認為,在未來的「芯片之戰」中,誰最終會成為贏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