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陸地板塊原為連線在一起的環?遠古陸橋在赤道生長?-巧合系列19

2024-09-02科學

【巧合?!】系列內容的連載釋出,接續【巧合?!】系列18。

連載文章之前的邏輯分析推測簡要概括:

1)透過蘇美爾王表、【舊約.創世紀】、瑪雅太陽紀等歷法換算,校準 大禹治水、諾亞方舟、蘇美爾治水發生於約 公元前2015年 。淪陷西非亞特蘭蒂斯、中美洲早期美洲國,導致中國仰韶、紅山、長江中下遊文化、古希臘克里特EM I期等全球早期文化歷史斷代的 史前大海嘯發生於公元前3049年

2)論證了史前大海嘯最大可能源於 巨大小行星撞擊百慕大海域 ,4000米以上的超高海嘯波沖擊大西洋沿岸及地中海沿岸;撞擊同時造成 地球從260天/年突變加速至365天/年 ,因海水慣性滯後而引發全球最高幾百米的海水湧入和多輪海嘯波沖擊,造成公元前3049年的全球性人類歷史斷代甚至淪陷災難。並且,地球加速還導致全球各地區歷法的重新觀測和制定。

3)3049撞擊導致地球自轉軸偏轉約45度,透過德雷克海峽和亞洲-澳洲海洋擠壓帶找到了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地球緯度方位,又透過【山海經】解析的方向找到了撞擊之後的緯度方位,與地球變速的動量計算值吻合。

4)分析論證了小行星撞擊對全球海平面的變化、計算公式及證據,總結了全球主要地區從3049撞擊至約公元前250年(龍山文化開端至炎黃夏商周時期)的3049大海嘯、緯度、氣溫、海平面等變化及歷史、考古、科學論文等證據情況。順帶研究了古埃及和南美洲金字塔的發明最大可能是為了防患大海嘯災難。

5)論證了公元前2200年-79年是 四期 「積累熱量升溫升壓→火山爆發釋放→降溫」的迴圈過程 軟流層升溫同時造成 全球陸地和海洋板塊整體高速漂移趨於自轉平衡, 最大漂移速度達2.3908公裏/年 ,緯度變化是造成全球各地區氣候、海平面、河流等變化的根源。 其中I期對應4.2千年氣候事件,I期末尾對應2015大洪水,四次迴圈大致對應炎黃、夏、商、周階段,末期幹旱災難促進了朝代更叠。

研究繼續,正文如下:

第四章 陸地板塊原來是連線在一起的環?盤古大陸質心原來在極點?原來全球陸地集體漂移偏轉了很多次?

3049 大海嘯、2015大洪水、含4.2千年事件的2200氣候事件等都解析#深度好文計劃# 推測完畢了,但推理過程中還有幾個疑問沒有解決。比如,德雷克海峽(下圖所示)和東南亞海洋擠壓帶的最近期方向代表了3049撞擊前的地球自轉軸方向,那麽再之前不同角度的海洋擠壓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難道地球板塊早期也曾出現過大振幅位移或地球自轉軸偏轉?這些原本的陸地連線難道就是「陸橋假說」中的遠古陸橋?陸地連線是如何形成的呢?又為什麽會斷開呢?

特別註釋,自本章開始涉及到大量不確定的時間點,只能用一個時間範圍「可能的時間點1-可能的時間點2」或「中間時間點±可能的偏差時間範圍」來表達,為了區分真正的歷史過程時期,歷史過程時期的起止時間點之間全部改用「→」表示,時間點表達從早至晚。

1 、意外發現陸地板塊之間的遠古陸橋

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遠古陸地板塊之間的早期連線、斷裂和海洋擠壓帶情況, 陸地板塊的連線簡稱為遠古陸橋,陸地板塊連線形成的環狀結構簡稱為大陸環

1 )南美板塊與南極板塊之間的遠古陸橋(德雷克海峽陸橋)

德雷克海峽陸橋

德雷克海峽如上圖粉色圖形所示,原來的陸地連線為單陸橋結構。由於海洋板塊在軟流層上的單位面積質素比陸地板塊輕,跟隨軟流層自轉的線速度也就比陸地板塊相對更快,所以 西側太平洋板塊會對陸橋區域會產生持續的擠壓力,最終導致陸橋破裂形成德雷克海峽 持續擠壓力進一步導致西側太平洋板塊的表層巖石物質就像擠牙膏一樣穿過裂口,後面的巖石物質頂著前面的巖石物質逐步推進,並把破裂後的陸橋碎塊推移至海洋擠壓帶邊沿,推移最遠位置為南桑威奇群島,也就形成了今天看到的邊沿隆起的海洋擠壓帶形狀

同時,海洋擠壓帶對東側大西洋板塊的海底巖石圈表層也會產生擠壓力,這就像在墻上釘釘子時釘子周邊小範圍因壓力必然隆起,所以 海洋擠壓帶邊沿向外同樣會因擠壓力擡升成斜面或隆起,也就形成了上圖中海洋擠壓帶邊沿的內測非常平整幹凈,但外側會產生海底變淺的擴充套件情況

而且,德雷克海峽海洋擠壓帶明顯有個折角,說明擠壓方向發生了顯著變化,後期B段的斜向擠壓力也會導致原A段海洋擠壓帶的巖石圈表層整體順時針扭轉了一個小傾角。但推測的原A段和B段依然可以近似代表——折角前後兩階段時以海洋板塊與陸橋線速度差為主的擠壓力方向,也代表了當時的地球自轉軸主體方向或緯度東西方向,簡稱為 緯度方向

2 亞歐板塊與未分離之前澳洲+南極板塊 的遠古陸橋

如下圖所示,澳洲板塊與南極板塊原來是一體的,但板塊分裂和漂移的時間說法不一,暫以5300萬年前開始分裂和2900-3900萬年前徹底分離開始漂移為參照數據。如果我們把澳洲板塊挪回未分離前的位置,從遺留地形來看,亞歐板塊與未分離之前澳洲+南極板塊之間極大可能是個雙路橋結構(中間部份可能合並為單陸橋),以下 簡稱為亞澳陸橋 。其中,印度尼西亞地區為西側陸橋, 中國的東山陸橋、台灣、菲力賓為東側陸橋的一部份 。西側印度洋板塊擠壓陸橋破裂,並穿過裂口進入太平洋板塊區域形成海洋擠壓帶。

亞澳陸橋

假設印度洋的海洋板塊(註意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印度板塊概念)與太平洋板塊跟隨軟流層的漂移速度0.08-0.1米/年近似,取中間值0.09米/年,上圖中A、B段地圖總長約7500公裏,則 亞澳陸橋徹底斷裂產生海洋擠壓帶的初始時間約為距今8333萬年前

透過地圖距離推測出陸橋徹底斷裂產生擠壓帶在約8333萬年前,正好在本章第4節透過古生物地層證據推理出「陸地板塊環狀結構即大陸環在距今約8336.92-8435萬年前開始90度偏轉至8300萬年結束,環狀結構形變導致亞澳陸橋破裂」 的時間範圍內!還不僅如此,紐西蘭島被海洋擠壓帶推移至最遠點,明顯就是最早的陸橋碎塊之一,其形成時間肯定比陸橋破裂時間早一些,與地質學資料中紐西蘭島形成於距今約8500萬年就極其吻合了!從三個不同角度論證亞澳陸橋的斷裂時間幾乎相同,這很難說是巧合了!

其實巧合還遠遠不止如此, 圖中A、B段緯度方向變化的拐點時間按照長度比例在距今約3333萬年前,恰好在一般認為澳洲板塊開始漂移的2900-3900萬年前範圍內,由於非洲、印度板塊的漂移及碰撞時間遠比該時間點早得多,該時間點地球的最大變化只有澳洲板塊漂移事件,也就意味著約3333萬年前就是澳洲板塊從大陸環分離的時間,極大可能導致了海洋擠壓帶緯度方向變化的拐點。更加巧合的是,澳洲板塊約3333萬年前開始漂移的時間點與南極冰蓋形成約3400萬年前又近似了,不得不讓人懷疑是澳洲板塊分離導致了南極冰蓋的形成。 這兩個巧合的原理分析見後面第4節。

再之後, 從距今約3333萬年前開始的澳洲板塊漂移過程擠壓或抹除了南側陸橋殘骸,只剩下北側非常明顯 。而且,澳洲板塊擠壓北側陸橋殘骸的原A段晚期和B段早期位置,導致海洋擠壓帶巖石圈層在澳洲板塊北部有個明顯的隆起形態,擠壓同時造成原A段海洋擠壓帶巖石圈層整體扭轉了一些。

這裏也可以解答前文第三章第3節中澳洲板塊為什麽漂移速度慢且線上速度方向上的漂移距離太短的問題了。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今天的澳洲板塊已經陷到了陸橋破裂的殘骸和海洋擠壓帶裏,未完全斷裂的陸橋殘骸等同於陸地板塊之間的阻力效果,所以澳洲板塊繼續趨向赤道的阻力很大,導致趨向赤道的漂移速度極慢,今天約0.069米/年。而且,就像陷進泥裏的汽車輪胎,澳洲板塊沿線速度差方向的橫向漂移量也被限制了,而印度洋的海洋板塊肯定比陸地板塊的漂移線速度快,所以 印度洋板塊對澳洲板塊的擠壓力作用也就會導致澳洲板塊幾乎在原地順時針緩慢旋轉 (澳洲板塊的旋轉方向要看所有綜合作用力的結果)。

同理,澳洲板塊的整體漂移過程應該都是類似上述情況被阻礙和限制。此外,亞澳陸橋的碎裂並不意味著陸橋徹底中斷,裂縫處很容易被軟流層巖漿上升後重新粘合,也就導致澳洲板塊的漂移過程可能仍被亞澳陸橋的北側殘骸的底層巖石圈層持續拉住,進一步限定了澳洲板塊沿線速度方向的漂移距離。因此, 綜合因素導致了澳洲板塊漂移速度相對較慢、沿線速度方向漂移距離小、幾乎原地自轉等狀況

另外,根據上述海洋擠壓帶長度推算時間,德雷克海峽海洋擠壓帶的A段距離略小於B段,所以德雷克海峽陸橋的巖石圈層斷裂時間大概在距今6500萬年前左右。雖然西側海洋板塊持續擠壓也可能導致陸橋表層斷裂,但該時間點恰巧對應到了可能造成恐龍淪陷的小行星撞擊時間點上,不排除由於小行星撞擊導致的全球巖石圈層劇烈震動加劇了德雷克海峽的巖石圈層斷裂過程;該時間點也恰巧可能對應非洲板塊撞擊亞歐板塊的時間點,非洲板塊對大陸環的推動力可能導致大陸環扭曲變形而促進了德雷克海峽的巖石圈層斷裂。

而且類似亞澳陸橋殘骸巖石圈層的反復斷裂和粘合,由於德雷克海峽巖石圈層的斷裂裂縫不屬於持續壓力下的永久活躍裂縫,所以德雷克海峽的巖石圈層裂縫會立即被上湧的巖漿冷後重新粘合恢復。白令海峽陸橋應該也是如此,因此, 所有遠古陸橋斷裂都是因擠壓力和扭曲導致巖石圈層的短暫斷裂過程,都會被巖漿上湧冷卻而重新恢復陸橋的巖石圈層連線,只有表層因為板塊間擠壓過程多出來的巖石物質淤積而產生推移痕跡(即海洋擠壓帶)。這也就是說,陸橋從地表形態看確實斷裂了,但實際上地表以下的巖石圈層依然連線。

3 亞歐板塊與北美板塊之間的遠古陸橋 (白令海峽陸橋)

如下圖所示,北冰洋板塊的擠壓力導致亞歐板塊與北美板塊之間的遠古陸橋破裂,產生了白令海峽裂口以及白令海-阿留申群島的海洋擠壓帶形態。A、B段緯度方向時期,由於北冰洋板塊對白令海峽原陸橋的擠壓力方向與海洋擠壓帶方向約為70-90度偏角接近垂直,所以因北冰洋板塊比陸橋線速度快所導致的直接擠壓力分量很小,因此推動該海洋擠壓帶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是:北冰洋板塊巖石物質遭遇陸地阻礙後產生向周邊垂直方向的擴散擠壓力,而這種巖石物質的擴散擠壓力主要集中在陸地阻礙表層垂直方向上的很窄範圍,大概率就是為什麽擠壓力造成白令海峽裂口處很窄的原因。

白令海峽陸橋

再由於裂口處的白令海峽實在太窄了,可近似看作點,所以 後一時刻穿越裂口處的巖石物質就相當於對前一時刻穿越裂口處的巖石物質從中心點施加180度的擠壓力,理論上導致半圓形擴散,因地形限制也就形成了類似扇形的海洋擠壓帶痕跡即白令海,並把破裂的陸橋碎塊推移至邊沿形成了弧形的阿留申群島

同樣由於白令海峽裂口太窄了,相對兩側陸地範圍可以忽略,且北冰洋板塊與白令海峽線速度差方向的平行分量占比更大,這就像河流堤岸的凹陷處會出現泥沙淤積,也就會導致北冰洋板塊的很多表層巖石物質會在白令海峽兩側陸地北部的凹陷型區域產生淤積,從而擡升逐漸形成淺海斜坡,並隨著巖石物質的淤積不斷擴大範圍。而斜坡最高處就包含白領海峽,並且隨著B段緯度方向擠壓力分量的加大,巖石物質淤積並穿過白令海峽裂口處的厚度更大而海底變得更淺。最淺時期應該就是3049撞擊前,但至今5000多年變化差異並不足以體現出明顯變化,所以可以近似認為現在看到的平均深度42米的海嶺海峽就是擠壓力產生的海底最大高度。

此外,白令海的西南深水區(3700-4000米)和東北淺水區(小於200米)分界線符合海洋擠壓帶擴張的垂直方向,說明深、淺區邊界大概率源於海洋擠壓作用力的突變事件。但A、B段緯度方向都不存在突變情況,所以較大可能是由於B段緯度方向的中後期擠壓力方向改變導致擠壓力加大,或許造成白令海峽裂口處在某一時期突變性進一步碎裂拓寬,由此產生穿越裂口處的巖石物質激增,形成了白令海海洋擠壓帶突變性變淺。

但德雷克海峽陸橋的巖石圈表層斷裂時間難以判斷,因為北冰洋板塊擠壓裂口就像一個漏鬥形態,會大振幅增加對裂縫的擠壓力及穿越裂口的巖石物質速度,且擠壓方向越正對陸橋則擠壓效果越大;而穿過裂口的巖石物質成扇形擴散可以近似看作與推移的面積相關。因此,白令海陸橋有概率也是8333萬年前因大陸環扭曲而斷裂,深、淺區邊界可能對6500萬年前巖石圈震動導致了裂口加大,但這僅僅是猜測,需要其它證據驗證。

4 )北美板塊與南美板塊之間的遠古陸橋(中美洲陸橋)

中美洲陸橋

如上圖所示,北美板塊與南美板塊的遠古陸橋就是今天的中美洲地區,可能因為陸橋很厚所以未被擠壓破裂,但 太平洋板塊俯沖到西側陸橋下面的擠壓作用形成了離岸很近但極深的中亞美利加海溝 (也稱中美海溝),最深處達6669米。此外,中美洲陸橋可能因南北美洲板塊趨向赤道的漂移和扭轉運動而產生了錯位扭曲。

然而,東側圖示橙色區域看起來像陸橋,但東南部位明顯有一個凸起形狀很奇怪,不像其它遠古陸橋都是朝中間方向凹陷?但如果考慮這裏原本連線著非洲板塊就合理了,東側橙色區域大概率是由於非洲板塊與南美洲板塊尚未分離,與北美板塊之間的距離又近,就會在南北美板塊與非洲的裂縫中間形成淺海區域,加上分裂區域的火山、地震等地質活動劇烈造成了邊沿區域的地表隆起。

而且即便在非洲板塊徹底分離後,東側區域也未能形成標準的陸橋凹陷形狀,也就說明即使有陸橋生長過程的時間也非常短,可以忽略,同時說明所有遠古陸橋生長過程應該被某種原因終止。上述分析同時也表明,非洲板塊徹底分離漂移之前,西側陸橋就已經存在很久了,因此,與前三個遠古陸橋同時期形成的應該只有西側陸橋,為單側陸橋結構。

那麽,這四個遠古陸橋是不是「陸橋假說」中的陸橋呢?我們需要先分析出A、B段緯度方向的時間及陸橋破裂時間,才能進一步研究推測。

2 、四大遠古陸地板塊原來是一個圍繞赤道的環狀結構?遠古陸橋原來是生長出來的

1 )四大遠古陸地板塊原來是一個地球最大圓周的環狀結構?

根據上述分析,最奇怪的是: 四個遠古陸橋中除了中美洲陸橋尚未破裂外,其余三個德雷克海峽陸橋、亞澳陸橋和白令海峽陸橋雖然從地表看上去已經斷裂被海水阻隔,但兩側陸橋殘骸的對應位置依然存在!這也就表明,三個遠古陸橋斷裂的僅僅是巖石圈一定厚度的表層結構(海洋板塊巖石物質穿過裂口處的厚度及剛性必須能滿足形成海洋擠壓帶的條件),但巖石圈層下層結構並未斷開,至今仍然近似保持遠古時期的對應位置

更奇妙的是, 當我們把從南極板塊分離出去的澳洲板塊和從南美板塊分離出去的非洲挪回分離之前,再考慮陸地板塊幾千多萬年可能的漂移量,如下圖紅色虛線橢圓所示(弧線表示板塊漂移加扭轉), 亞歐板塊、南極+澳洲板塊、南美+非洲板塊、北美板塊 四大遠古陸地板塊 正好構成一個被遠古陸橋連線的地球最大圓周!這很難說是巧合了?!

四大遠古陸地板塊為最大圓周

上述四大遠古板塊中將非洲與南美算作一體,是因為非洲板塊與北美板塊的分離時間比南美板塊早,而且從中美洲陸橋的距離以及南北美洲原非洲連線處比原來連線時大不少,說明中美洲陸橋產生時非洲板塊已經與北美板塊分開,但仍與南美板塊存在連線。

該陸地板塊環狀結構前面就已經定義為大陸環。 現在的不完整環體幾乎是豎著跟隨地球旋轉的,由於陸地板塊及陸橋的漂移速度比海洋板塊在軟流層上慢,而持續產生單側擠壓力,難道這就是遠古陸橋破裂的原因之一嗎?

這種可能性極大,按照距今約3333萬年前為A、B段緯度方向的變化拐點,由於德雷克海峽海洋擠壓帶的B段比A段略大,比例約為1300公裏:1200公裏,可以推測出可以推測出 德雷克海峽斷裂的時間距今約6410萬年前。這與淪陷恐龍的約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時間又關聯上了,小行星撞擊導致全球巖石圈層的震動可能促進了德雷克海峽遠古陸橋的斷裂

2 )遠古陸橋原來是在赤道位置生長出來的? 大陸環產生於赤道位置?

那麽, 由於四大遠古板塊從盤古大陸分裂形成分離狀態,也就意味著四大遠古板塊之間的連線陸橋只能是後期在特定條件下才生長出來的,而且必然是在陸地板塊間位置相對固定且基本沒有海洋板塊對陸地板塊的單側擠壓力情況下才可能產生。因此,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四大遠古板塊原來位於赤道上。

物理原理如下圖所示,在地球離心力作用下,陸地板塊的質心且幾何長軸位於赤道時最穩定:幾乎不存在南北方向的漂移量和板塊扭轉量;而且由於跟隨軟流層的漂移速度(與質素有關)和受到海洋板塊的擠壓力都相差不大,所以陸地板塊之間的東西方向相對速度差也很小,可能也就不到1cm/年左右,如果軟流層溫度低則速度差更小。一旦陸地板塊間連線陸橋初步形成,就會產生巖石結構抗力,造成陸地板塊之間的位置恒定。

遠古陸橋在赤道的生長原理

南北兩側海洋板塊因離心力會對陸橋區會產生兩種擠壓運動過程:

第一種是因為海洋板塊跟隨軟流層自轉的線速度比陸地板塊要快(即海洋板塊比陸地板塊的漂移速度快),由此導致兩側海洋板塊對東邊陸地板塊會產生持續的擠壓運動過程,如圖示藍色箭頭。但 由於擠壓方向平行於赤道,所以作用力本身對陸橋不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單側擠壓力,而海洋板塊運動遇到東側陸地板塊阻擋時反射產生垂直於赤道的擠壓力分量也基本對等,可以抵消

第二種則是因地球自轉離心力會推動所有板塊趨向自轉半徑最大的作用力效果,由於相當於遠離地球轉軸極點,所以被稱為離極力。而在地球上的最大自轉半徑就是赤道,也就等同於所有板塊趨向赤道運動的作用力。 陸橋區南北兩側海洋板塊因離極力的運動過程如圖示綠色箭頭,方向相反且大小基本相等,所以在陸橋區抵消了,對陸橋也不會產生垂直方向上的單側擠壓力。

這也就意味當兩邊陸地板塊都穩定的處於赤道時,南北兩側的海洋板塊運動不會對同樣位於赤道處的陸橋區產生垂直方向上的單側擠壓力,只會往中間赤道部位的陸橋區持續擠壓,陸橋就具有了穩定產生和生長的條件。

上述兩種垂直作用力下的海洋板塊運動過程合並,就是海洋板塊整體的運動過程。 如上圖4條紅色箭頭及2個紅色大箭頭的合力運動方向所示,南北兩側海洋板塊相當於斜向對稱運動擠入陸橋區。這就像從兩側對稱斜著往中間一個空隙內堆沙子,陸橋生長會從西邊陸地板塊在合力方向上的最外側陸地邊沿(圖示左側2個紅色箭頭位置)開始,南北兩側海洋板塊帶來的大量巖石物質會在陸橋區內側淤積隆起,因壓力作用會形成西邊大東邊小的類似漸進雙曲線形狀,越壓越堅實。長期積累的巖石物質不斷擡升,浮出海面後就形成了連線兩邊大陸的陸橋結構。

其中,陸橋東邊的類三角形小而短,是因為正對擠壓運動方向,遭遇東邊陸地的阻擋後,擠壓力又把大量的巖石物質擠出了陸橋區,跟隨海洋板塊運動向東漂移走了,但擠壓力也造成該區域的陸橋擡升量非常大。陸橋西邊的類三角形大而長,因為處於海洋板塊運動方向的側面,基本不存在海洋板塊運動直接產生的擠壓力,但兩側海洋板塊因對等阻擋,會導致受壓的巖石物質向該壓力小的區域進行擴散,也就形成了左側類三角形的巖石物質淤積。

並且,如下圖所示,由於陸橋生長都是巖石物質從南北側外延向中間推移,對於陸橋任何位置的截面,初期必然是南北側外延高於中間線區域。但隨著巖石物質的積累量不斷增加,南北兩側的隆起會不斷擡升並向中間推移,因擠壓力最終會產生單一隆起結構。而陸橋不同位置截面的巖石物質積累量又與寬度有關,越寬則導致陸橋形態從南北兩側凸起變化為中間隆起所需的巖石物質積累量周期越長。

這也就合理解答了遠古陸橋不同形態的原因:中美洲陸橋由於兩邊陸地距離近且寬,所以突出海平面後仍為雙陸橋結構;亞歐陸橋也寬,但距離太長所以中間很窄,所以陸橋兩邊為雙路橋結構,而中間可能為單陸橋結構;德雷克海峽因為窄,所以為單陸橋結構。

除上述海洋板塊運動所導致的陸橋形成機制外,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促進陸橋快速凸起的關鍵因素就是:板塊之間縫隙導致巖漿上湧而增加巖石物質淤積(上圖紅色示意)。 開始時期,由於南北兩側的海洋板塊漂移速度必然有少量差異,也就意味著位於赤道的陸橋中心線區域也就是南北兩側海洋板塊的長期裂縫,這就類似於現在的大洋中脊,對於軟流層巖漿壓力釋放而言屬於地殼薄弱點, 軟流層壓力會導致大量的巖漿沿著裂縫不斷上湧,在海底形成隆起並越頂越高。 當陸橋區域的巖石圈層徹底形成後,與南北兩側的海洋板塊就變成了2個板塊間的長期裂縫,因為陸橋中心線區域的原海洋板塊裂縫被越來越厚的巖石物質堵住而不存在了。軟流層巖漿也會順著陸橋兩側的縫隙上湧,冷卻後巖石化,又被兩側海洋板塊的擠壓運動向陸橋中間推移,從而大大促進了陸橋區巖石物質的積累擡升過程。

此外,對於兩邊陸地板塊線速度差所導致的相對位移,不論是一次或多次大規模巖漿噴發形成足夠厚的巖石結構,還是兩側海洋板塊因離極力運動造成巖石物質淤積形成的巖石結構,都能對兩邊陸地板塊的相對位移產生結構抗力,從而保持固定間距,也就保證了陸橋的穩定生長。

綜上解析, 如下圖所示,原本連線亞歐、南極+澳洲、南美+非洲、北美四大遠古陸地板塊之間的遠古陸橋是在赤道處生長出來!即四大遠古板塊在赤道處形成了連線在一起的陸地板塊環狀結構,簡稱大陸環,圖示紅色箭頭為兩側海洋板塊擠壓運動產生陸橋的形態示意!

上圖中可以更明確的看到 南北美板塊陸橋(中美洲陸橋)實際上是一個單側陸橋,北側類似陸橋的部份(圖示綠色箭頭)是因非洲板塊與北美、南美的分裂分離過程所形成,而且在非洲板塊徹底分離漂移之後也沒有明顯的陸橋生長過程痕跡。

同時也說明,大陸環的形成時間只能在非洲板塊徹底分離漂移之前,也肯定在盤古大陸分裂並分離的四大遠古板塊漂移到赤道之後,而且只要沒有徹底分離開,則南側陸橋還會繼續生長,本章第3節會進一步深化分析。

3 )陸地板塊環狀結構體系可以科學解答目前很多陸地板塊違背離心力等力學原理的現象

全球所有陸地板塊構成的大陸環位於赤道,首先讓人想到的就是 熱帶氣候恰好對應了南極科學考證的遠古溫暖期和南極恐龍的擴張繁衍 。但南極大陸從目前多個不同角度的科考論文來看,存在 約9000萬年前、7500萬年前、4000萬年前、1萬年前、6000年前至少5個溫暖期 ,而且今天的南極冰蓋也是在約3350萬年前才開始形成的,所以必須先搞清楚南極板塊在各個時期的位置,才能一並對照相關論文比對解析。

因此,我們需要先把包含南極板塊在內的大陸環以及分離出去的非洲、印度、澳洲等獨立可自由漂移陸地板塊(以下簡稱為獨立陸地板塊來區別大陸環上的陸地板塊)的運動過程分析清楚。其中, 陸地板塊的環狀連線結構對全球板塊運動及位置影響至關重要!除亞澳陸橋因澳洲板塊漂移徹底斷開外,其它連線至今仍未真正斷裂,相當於一個有缺口的環,仍會遵循地球自轉及內外部重力作用下環形結構運動的力學原理。大陸環結構力學運動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體系,可以解答目前地球上很多陸地板塊的位置、狀態違背物理力學原理的現象 ,主要包括:

(1)從南極板塊分離出去的澳洲板塊,在離極力作用下從距今約3333萬年前開始漂移到赤道附近,但 類似位置的南極板塊為什麽卻違背離極力仍然處於南極點位置呢? 而且近三四千萬年時間內南極大陸也不可能保持質心恒定在南極點位置,稍有偏移就會應該滑向赤道才對,但並沒有?如果說南美板塊頂著它,那也應該側向捲動後錯開滑向赤道,又怎麽可能保持與南美洲海峽的對應位置呢?更別說前面分析3049撞擊前的南極板塊根本就不在今天的位置,差不多位於南緯60-75度,怎麽可能還違背離極力沒有漂向赤道呢?

用大陸環結構體系就可以合理解釋,環體連線支撐力保證了環上陸地板塊的相對位置固定,除非南極板塊脫離大陸環,否則南極板塊只會因綜合作用力導致環體扭曲而產生微小漂移量。而且中國南極測繪人員根據精確測量,發現南極板塊總體向南美方向運動,也就是跟著南美板塊走,同樣可以證明兩者是連線的。

(2)所有陸地板塊因離極力作用以及在軟流層上單位面積的質素比海洋板塊大,都應該趨向赤道運動,將板塊質心處於赤道才最穩定。對於單一陸地板塊的不同位置也是同樣,重的位置必然趨向赤道,且基於赤道質素對稱才最穩定。如果近似認為陸地板塊的厚度及質素均勻,也可以粗略認為陸地板塊的幾何長軸處於赤道最穩定,這就像車輛上「豎」立的木板容易倒,「躺」著也沒法再倒了。

然而,非洲分離出去後,南、北美洲板塊至今存在了近億年以上,現在看應該在逆時針旋轉,趨向穩定的「躺」在赤道上。但是,如果參照前述非洲、印度、澳洲板塊的漂移速度最大約0.27米/年,北美板塊質心扭轉漂移到赤道按7000公裏計算,只需要2593萬年就應該漂移到赤道了;就算按可能的最慢速度0.1米/年,近一億年也富富有余了。可實際上 北美板塊的扭轉量僅約1/3,這不很奇怪嗎? 因為被白令海峽和德雷克海峽的遠古陸橋在兩端拉住了,所以漂移速度極慢,應該算是大陸環的扭曲變形。

(3)最大的亞歐板塊同理,就算把非洲和印度板塊包括進來看作一個整體,那也應該是整體向南並順時針旋轉趨向於「躺」在赤道上,但目前觀測的主要漂移量是向東,也有一些說法根據觀測有向北漂移的分量,這都又違背了離極力原理。如果按照大陸環解釋就很合理了,北美板塊的漂移會透過白令海峽陸橋拉拽歐亞板塊向北移動,而亞歐板塊南端的亞澳陸橋斷掉了。

(4)3049撞擊前的全球板塊位置應該算是一個板塊布局的穩定態,如下圖所示,穩定態是指陸地板塊不存在因離極力和外部重力導致的大振幅、高速漂移運動趨勢,只有板塊間跟隨軟流層的線速度差和離極力導致的微小位移。下圖中陸地板塊環狀結構以及從環體分離開的非洲、印度、澳洲獨立陸地板塊很明顯在赤道兩側的質素基本對稱,也就意味著地球自轉角動量更平衡。而且非洲、印度、澳洲板塊頂住亞歐板塊可以近似看作一個整體,赤道近似穿過質心及幾何長軸,所以板塊位置最穩固。

顯而易見,3049撞擊前的板塊布局比今天的板塊布局形態更穩定,理論上所有陸地板塊在3049撞擊後的運動方向應該趨向恢復3049撞擊前的穩定態板塊布局才對。但實際上並沒有,亞歐及非洲、印度綜合板塊的質心點反而向北漂移約30度並扭轉了約15度,綜合板塊質心及幾何長軸整體向北偏移了非常多。

這種變化可能與3049撞擊的小行星殘核質素有關。金屬小行星計算質素為2.6246×10 22 kg,假設按照陸地板塊巖石圈層密度粗略估計為3 g/cm³ ,厚度平均80公裏,相當於中美洲位置多出來10936萬平方公裏的陸地板塊,約歐亞大陸5,475.9萬平方公裏的2倍。

實際效果由於小行星深入地幔層要小得多,真正改變的是地球整體自轉質素不對稱了。由於外層巖石圈移動速度較快,地球自轉對稱平衡的作用力就會把歐亞板塊盡量推移到與小行星殘核自轉半徑對稱的位置,所以可以明顯看出南北美洲+小行星殘核的綜合質心與亞歐+非洲+印度板塊的綜合質心基本在同一緯度,即自轉半徑相同,來保持地球自轉盡量不產生傾斜震蕩,也就形成了今天陸地板塊布局的相對穩定態。

(5)南、北美板塊都比亞歐板塊面積小,在軟流層上的質素更輕,依照第二章第7節第2小節「陸地板塊線上速度方向上的質素越小則漂移速度越快」的推測原理,南、北美板塊應該向東漂移靠近亞歐板塊,但實際情況是相反的,並導致了大西洋擴大,為什麽呢?

因為大陸環結構影響所致。由於南、北美板塊都趨向赤道運動,趨向「躺」在赤道上,中間又被中美陸橋連線,所以南、北美板塊就會整體逆時針旋轉並扭曲。然而,南、北美板塊被陸橋連線的亞歐陸橋和南極板塊拉住了, 南、北美板塊要想轉動,就必須把亞歐陸橋和南極板塊向美洲赤道的方向拉動。亞歐板塊質素太大拉不動,而南極板塊根據實際觀測數據確實在向南美板塊的方向漂移

然而,亞歐板塊與南極板塊的靠攏也會導致南、北美板塊在沿環體方向上的距離縮小了,而南、北美板塊逆時針旋轉相對於大陸環不可能絕對對稱,必然會朝大陸環一側錯位更大。從實際來看,南、北美板塊在逆時針偏轉的同時應該向西側錯位更大(該錯位方向其實是更早期扭轉偏移的延續,更早期的大陸環偏轉扭曲分析詳見本章第4節)。 由此也就形成了南、北美板塊的逆時針旋轉並向西漂移的狀況,大西洋也隨之微弱擴大

因此,如果沒有遠古陸橋及大陸環,南、北美板塊應該向東漂移持續靠近亞歐和非洲板塊, 有了大陸環才導致南、北美板塊的漂移方向不符合獨立板塊的自由漂移規則 。此外,用海底擴張學說的大西洋中脊驅動力來解釋南、北美板塊向西漂移及大西洋擴張也是不合理的,因為驅動力太小了,甚至可以忽略,有關海底擴張學說的詳細分析見第六章專題討論內容。

Ø 陸地板塊運動過程需要研究的內容

返回大陸環及獨立陸地板塊運動過程的研究,按時間順序主要包括構成大陸環的遠古板塊是怎麽從盤古大陸分裂分離後漂移到赤道的?大陸環是怎麽從「躺」在赤道上變成「豎」在赤道上?海洋擠壓帶及地球緯度的眾多角度變化是如何產生的?以下逐一解析推測。

3 、盤古大陸原來像蘑菇陀螺一樣自轉?分裂過程至大陸環形成的時間節點推測

既然大陸環及遠古陸橋只能在赤道位置產生,那麽遠古陸橋的生長起點只能在盤古大陸分離形成的四大遠古板塊漂移扭轉至赤道穩定之後;又因為非洲分離漂移後的中美洲陸橋東側近似陸橋的部份並未明顯受擠壓產生標準的陸橋整體凹面形態,可以認為陸橋生長在非洲板塊分離漂移時基本停止。我們需要找到上述時間節點及過程情況。

1 )盤古大陸質心位於極點?

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於1912年根據海岸輪廓的相似性等資料,提出全球陸地板塊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被稱為盤古大陸(也叫泛大陸),名稱源於希臘語pangaia,意為整個陸地。後經地質、古生物等眾多論據證明是可信、正確的,但正確僅限於理論,具體的板塊分裂和分離過程、時間、原因等說法不一,還有待更明確的科學分析論證。

盤古大陸的質心不可能位於今赤道

上圖是一張盤古大陸的復原示意圖(註明:其中遠古陸橋部份當時不存在),弧線箭頭表示位移+扭轉,如果按照今天的赤道位置,如果按照現在地球的離極力作用,北美板塊及南美+非洲板塊扭轉約90度「躺」在赤道上還有一定可能性;但亞歐板塊扭轉約135度絕對不可能,因為在離極力作用下只會讓亞歐板塊按圖示紫色逆時針扭轉,即亞歐板塊「躺」在赤道時應該是中國在俄羅斯的北邊才對,這完全違背了事實!所以, 盤古大陸絕對不可能處於上圖中今天赤道的相對位置。

而且,如果盤古大陸按圖示「豎」在赤道上,也不符合離極力作用,它應該「躺」在赤道上才會穩定。另外也解答了另一個疑惑,如果盤古大陸如圖示質心處於赤道附近,必然導致地球板塊的自轉質素極其不對稱,地球質心也會存在偏移,這就像質素不對稱的陀螺,能穩定旋轉而不會產生傾斜旋轉或震蕩嗎?因此, 盤古大陸應該處於保證地球自轉對稱平衡的位置,也就是盤古大陸的質心應該位於在極點,像蘑菇或半球陀螺一樣平穩自轉

從四大遠古板塊(不含從大陸環分裂出去獨立漂移的板塊)至今仍保持盤古大陸分裂時的近似對應方位,可以得到同樣的推理結果。如下圖所示只有亞歐、北美、南美+非洲、南極+澳洲四大遠古板塊是從高緯度四散漂移至赤道,期間沒有發生因陸地板塊相互擠壓導致的嚴重扭曲或錯位,才可能保證漂移後的位置對應性。倒推四散漂移更早的匯聚位置,只能是盤古大陸質心位於極點,分裂後的板塊才會延經線從高緯度向低緯度漂移而不會發生碰撞,且漂移扭轉量都不大。根據圖示面積分析, 極點可能位於盤古大陸中今西北非阿爾及利亞靠近利比亞邊界線的中間位置,距離盤古大陸中歐洲地區也很近。

盤古大陸從極點位置分裂

(特別註明:圖示紅色點畫線為盤古大陸時期立體角度的赤道示意,超出赤道之外的部份表示在另一個半球),

而且,由於盤古大陸質心從極點分裂,離極力導致各分裂陸地板塊的運動趨勢都是相互遠離,也就促進了陸地板塊的分裂過程。這也意味著,如果處於盤古大陸中部的南美-非洲連帶北美板塊徹底分離漂向赤道,那麽歐亞和南極-澳洲板塊的分裂作用就會急劇加劇而快速脫離連線,否則無法形成後期四散漂移的板塊對應性。因此,四大遠古板塊從盤古大陸徹底分裂開始漂移的時間差異應該很小。

2 )盤古大陸質心處於極點的科學證據

很多科學證據支持了盤古大陸時期極點位於西北非這一推測,如下圖所示:

盤古大陸質心位於極點

(1)法國科學家為首在 整個北非由摩洛哥、毛里塔尼亞、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等國綿延三千英裏的地方都發現冰川痕跡 ,也就是4.5-4.2億年前期間的安第-撒哈拉冰期(Andean-Saharan)。如此廣大範圍的冰川遺跡,只有類似南極冰蓋才能做到, 推測 該時期南極可能位於撒哈拉區域

(2)挪威科學家史浦尼斯認定這段期間的北歐動物化石具有溫水動物特性,而南歐動物化石則具有冷水動物特性,根據所有同期化石地點的分布圖,也認為當時 南極的位置是在歐洲南面某處,很可能是在西非

(3)英國及澳洲的地球物理學家透過測量 南美洲和非洲古代巖石的磁性方向,同樣也得出該時期南磁極在西北非或接近西北非某個位置

上述三個科學證據與本書透過板塊力學運動推匯出盤古大陸質心即極點位於西北非接近歐洲的位置完全一致,不過不一定是南極點,也可能是北極點,具體還要分析。而證據還遠遠不止於此,我們繼續看推理中溫暖地區的證據:

(4) 化石發現表明約2.43億年前(三疊紀)恐龍可能在非洲南端、南美洲南部和印度板塊開始了最早期前進演化 ,如2019年發現的2.3億年前津巴布韋拉的氏姆比雷龍、2.43億年前的尼亞薩龍等。按照上圖示註的盤古大陸時該區域緯度情況, 恰好處於熱帶及副熱帶地區,溫暖氣候及動植物繁茂的多樣性可能促進了恐龍最早期的前進演化發展 。中國地區也處於盤古大陸時期低緯度最溫暖的地區之一,所以恐龍化石全球最多,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恐龍化石約2億年前;而非洲西北部、歐洲和俄羅斯等盤古大陸時期極寒地帶的恐龍數量就較少,而且年代普遍偏晚,大部份在1.65-1.5億年前期間。

(5) 科考發現巴倫支海在約2.37-2.27億年前期間為巨大而肥沃的三角洲平原 ,並不是海洋。從圖示盤古大陸的緯度來看,大概處於40個緯度的溫帶區域,符合溫帶草原或溫帶雨林氣候。而且盤古大陸可積累冰川的面積比今南極板塊大得多,所以海平面比現在低,導致巴倫支海區域為陸地是可能的。

(6)100多年前,羅拔·法爾肯·史葛的南極探險隊在距南極不到500公裏的比爾德莫爾冰川上發現了2.5億年前滅絕的山毛櫸狀樹(舌羊齒屬的一種植物),2017年透過 南極大陸棚海底采集的沈積物巖芯分析,發現9000萬年前之前的雨林沈積物,說明南極至少從2.5億至9000萬年前都是溫暖的 。這與南極+澳洲板塊在盤古大陸及四大遠古板塊位於赤道時期處於赤道帶熱帶極其吻合。

雖然巖石磁極指向南極,但不排除磁極會翻轉,所以一個證據不夠。如下圖所示,不論盤古大陸從北極還是南極分裂,在赤道形成大陸環後又旋轉到今天「豎」著轉,只是大陸環扭轉方向相反,並不會影響板塊之間的結構,所以難以判斷出盤古大陸質心到底位於北極點還是南極點。根據第六章第2節海洋板塊擠壓形變分析, 盤古大陸質心最大概率確實位於南極點 ,但還需要找到更多的證據論證。

3 )盤古大陸徹底分裂、四大遠古板塊漂移到赤道及大陸環形成的年代推測

原理性過程分析完了,我們還需要知道過程時間。但由於陸地板塊從開始分裂至完全分離開始漂移是一個可能長達兩、三千萬年甚至更長的漫長過程,陸地板塊漂移到相對穩定位置(比如與另一個板塊碰撞)又可能長達幾百至上千萬年,科學檢測可能僅定位到某一地理位置表層分裂的寬泛時間,無法提供分裂裂縫不同位置、巖石圈層不同深度的整體斷裂過程及時間情況;陸地板塊的碰撞過程同理難以定位準確時間,所以目前尚沒有公認的權威準確年表可用,這也就導致所有陸地板塊的分裂、分離、漂移、碰撞等年代說法都差異巨大而混亂。

其中,盤古大陸開始分裂的時間說法從距今2.5億-1.5億年前,早期遠古板塊最後的分離時間說法從1.8億-1.5億年前,如果都按最晚時間連巖石圈層逐步裂開的過程時間都沒了,怎麽可能呢?而非洲板塊開始分裂的時間說法從1.65-1.3億年前,徹底分離漂移的時間說法主要有距今1.65億、1.3億和9000萬年前三種,如果按照1.65億年前同樣沒有分裂過程時間了,不符合事實。這些錯誤看上去大部份都是把 陸地板塊的開始分裂和徹底分裂時間混淆了 ,當然也有各種理論本身的分析差異可能達到一、兩千萬年。因此,針對上述年代混亂,我們需要找到更多證據來推測校準這些時間點。

(1)盤古大陸徹底分裂成四大遠古板塊並開始漂移的時間點推測

本書關註是盤古大陸分裂成四大板塊開始漂移和漂移到赤道的兩個時間點。根據上述過程分析,由於陸地板塊的漂移及扭轉,幾乎所有陸地的氣溫氣候都發生了重大改變。特別是非洲北部、歐洲及亞洲北部、北美東部、南美東北部等地區,從高緯度的寒帶和溫帶運動至環繞赤道的熱帶及副熱帶,必然導致氣溫氣候及動植物的大規模變化。比如不耐熱、不耐濕的植物會大量死亡,連帶相關生態鏈的動物也會大量死亡,比如大陸棚等海洋動植物也會因海水溫度變化大量死亡,等等。

因此,盤古大陸徹底分裂即分離漂移後,因四大遠古陸地板塊大振幅漂移及扭轉,緯度變化帶來的氣溫、氣壓帶風帶等氣候變遷導致全球動植物死亡,這會不會也是約2億年 前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 (持續時間幾十萬至幾千萬年)的根源呢?

這看起來很合理!因為, 緯度變化帶來的氣溫氣候變遷災害與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特征極其吻合 :比如 盤古大陸時期廣泛分布於高緯度及高海拔溫涼至寒冷氣候地區的裸子植物因全球陸地板塊進入熱帶副熱帶而大量死亡;比如,陸相沈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布, 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幹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巖層含煤沈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原盤古大陸大量寒帶-溫帶陸地漂移至熱帶-副熱帶可以合理解答全球大部份地區溫濕度升高的根源及變化過程;再比如耐旱類別的古代鱷(如角鱷、狂齒鱷、波斯特鱷、靈鱷、楔形鱷)可能因進入熱帶、副熱帶的濕熱氣候或食物鏈發生問題而滅亡,等等

而且,由於緯度變化造成的氣溫氣候變遷在陸地板塊穿越氣候帶及氣壓帶風帶時最為顯著,也就意味著生物大滅絕的程度最為嚴重。所以 全球不同地區的生物大滅絕過程可能就像水流透過多個不同高度的閘門一樣,呈現陸續發生特征以及階段性特征,這也合理解釋了全球不同地區生物大滅絕的過程時間、災難程度等差異性問題。

綜上分析,盤古大陸分裂與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的關聯可能性極大 。目前科學界主流認為的火山活動導致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原因可能僅僅是伴隨因素,因為全球板塊的大振幅運動必然伴隨板塊間擠壓導致的全球性火山活躍。因此, 我們可以暫時認定盤古大陸徹底分裂成四大遠古板塊後開始漂移的時間點在距今約2億年前(資料為1.996、2.03億年等,暫定為2億年為已經有明顯生物滅絕情況的時間)之前的一段時期!

參照中國北方地區在周朝時期因北移約12.77個緯度(陸續從副熱帶地區進入較冷的溫帶地區)導致大量熱帶、副熱帶動植物滅亡的小規模生物滅絕事件,可以 粗略的認為緯度變化超過約15度且跨越氣候帶及氣壓帶風帶時最大可能已經造成了明顯的生物滅亡狀況 。按陸地板塊漂移的最大參考速度0.27米/年、每個緯度111公裏計算,陸地板塊漂移時間約15×111000/0.27=617萬年,原處於副熱帶邊沿的地區因緯度上升就可能開始動植物滅絕情況,所以 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開始時間距今約2.0617億年前,也是盤古大陸徹底分裂分離成四大遠古板塊開始漂移的大體時間點。

如果將漂移量最大約70個維度的南美-非洲板塊運動過程都算作生物大滅絕影響時期,漂移時間為70×111000/0.27=2878萬年,漂移到赤道時約2.0617-0.2878=1.7739億年,則 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的過程時間為2.0617→1.7739億年,其中約2億年開始有顯著滅絕情況。

其中,非洲北部、歐洲和南北美洲東部等緯度及氣溫氣候變遷最大,從寒帶極冷氣候變遷為熱帶和副熱帶炎熱氣候,原有植物(特別是裸子植物)理論上大量枯死,帶動相關動物可能幾乎一起滅亡;其次是非洲中部、亞洲北部、南北美中部地區等地區從溫帶變化為熱帶和副熱帶,生物大滅絕的災難情況稍好;緯度變化前後仍處於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生物大滅絕程度可能極低。

此外, 在生物大滅絕災難後,原熱帶、副熱帶動植物會擴充套件至生物滅絕地區形成新一輪的生態繁榮,特別是在遠古陸橋形成連線所有陸地板塊的環狀結構後,跨大陸的動植物擴張繁衍更加昌盛,更是促進了恐龍等動植物的全球性進一步擴散繁榮。這種變化過程與三疊紀-侏羅紀生物大滅絕後的生物變化情況也完全相符

(2)四大遠古板塊漂移的時間推測

四大遠古板塊漂移到赤道的時間計算如下: 按陸地板塊巖石圈層擠壓海洋板塊的最大參考速度0.27米/年 、每個緯度約111公裏計算, 南美+非洲板塊漂移到赤道約70個緯度,漂移過程時間約2878萬年,漂移至赤道時距今約1.7739億年前;北美板塊漂移約45個緯度,漂移過程時間約1850萬年,漂移至赤道時距今約1.8767億年前 (也不排除北美板塊與南美+非洲板塊並未完全斷開而一並漂移) ;亞歐板塊漂移約20個緯度,漂移過程時間約822萬年,漂移至赤道時距今約1.9795億年前;南極-澳洲板塊近似亞洲板塊約20個緯度,漂移過程時間約822萬年,漂移至赤道時距今約1.9795億年前

(3)遠古陸橋及陸地板塊環狀結構(大陸環)的形成時間推測

由於遠古陸橋生長必須在兩邊陸地板塊都穩定的「躺」在赤道上才可能,所以陸橋生長的開始時間應該取兩邊板塊到達赤道的最晚時間。所以, 南美與南極+澳洲板塊之間的德雷克海峽陸橋和南北美板塊之間的中美洲單側陸橋只能從距今約1.7739億年才開始生長;亞歐與北美之間的白令海峽陸橋距今約1.8767億年前開始生長,亞歐與南極-澳洲板塊之間的亞澳陸橋只能從距今約1.9795億年前開始生長

那麽遠古陸橋又是何時從海底初期生長至高於海平面成為陸橋的呢?缺少數據難以計算,只能從跨大陸的動物遷移尋找線索。

世界上最早的有袋類動物化石為北美1.1億年前的三角齒獸,南美洲擴散不會晚於距今6600萬年前,距南美洲1300公裏的南極塞摩爾島發現了源於南美的兩塊有袋類哺乳動物的化石,在澳洲昆士蘭州5500萬年前的Tingamarra遺址中發現了澳洲最古老的有袋動物化石,東南亞地區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的袋貓等源於澳洲有袋類動物擴散。從有袋類動物傳播鏈條就可以看出, 南北美板塊之間的中美洲單側陸橋形成不晚於距今6600萬年前,南美與南極+澳洲板塊之間的德雷克海峽陸橋形成不晚於距今5500萬年前,東南亞有袋類動物大概率也是基於亞歐與南極+澳洲板塊之間亞澳陸橋的進一步動物擴散遷移

歐洲的法國也發現了在1.25億→8400萬年前時期袋類動物的牙齒化石,比南美有袋類化石還早。歐洲距離北美確實比南美還要近,但北美與歐洲並無陸橋連線,有袋類動物又是如何過去的呢?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就是從北美與亞歐板塊之間的白令海峽陸橋穿過並擴散遷移。由於白令海峽陸橋的長度遠遠小於中美洲陸橋長度,也就意味著陸橋形成時間可能早一倍以上,而且在亞洲哈薩克東部也發現了有袋類動物化石,不排除有更早的有袋類動物化石在更北的凍土地帶或有待發掘。但從化石稀少的情況來看,有袋類動物在亞歐大陸的擴張極差,向西橫穿整個亞歐大陸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種,難道真是由於海嘯等原因,有袋類動物坐著樹木的斷裂樹枝,隨著洋流飄到歐洲?然後在擴散遷移哈薩克東部地區?這倒是合理解釋了亞歐大陸有袋類動物化石稀少的原因,但仍然缺少足夠的證據來確認。該分支問題有待更多的科學證據和分析解答。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等機構透過南極洲東海岸海底泥土中的古代花粉化石樣本分析,發現南極東海岸在距今約5500→4800萬年前期間曾有與棕櫚樹類似的植物分布。植物同樣需要傳播鏈條,就算會飛的鳥類等動物也不可能盲目的飛躍大海,必然有陸地的植物來源才可能產生擴散遷移,跟陸地行走的動物擴散遷移區別不大。因此,不論是動物透過攜帶或糞便導致的植物擴散,還是植物透過陸地的自行生長擴散,都說明 該類似棕櫚樹的植物傳播至南極的陸橋不晚於距今5500萬年前,與有袋類動物傳播鏈推導的德雷克海峽陸橋形成時間完全一致 ;如果該植物傳播源於亞歐大陸,則表明亞澳陸橋形成也不會晚於距今5500萬年前 ,但該推理缺少尚有效證據證明。

由於全球動植物化石跨大陸溯源的資料太少,很難將連線四大遠古板塊的陸橋形成時間校準,只能給出一個大概的最晚時間,實際情況可能早很多。

而且需要強調的是, 大陸環的形成時間並不等同於遠古陸橋全部形成的時間,只要一個陸橋底層的巖石圈層固定結構形成,大陸環的局部連線就已經形成,四個遠古陸橋的底層巖石圈層固定結構形成,四大遠古板塊環狀結構即大陸環就會形成,無需單個及全部陸橋徹底形成。

因此, 大陸環的形成時間遠比陸橋形成的時間早得多,從 距今約2.2775→1.7739億年前期間就已經局部開始構建,在1.7739億年前之後不久可能就已經完成了大陸環的基礎連線結構 ,遠古陸橋的進一步生長、形成和擴大是對大陸環連線結構的而進一步加強。

(未完待續,下一帖論述: 大陸環為什麽會「豎」起來轉且偏轉角度曾經不斷變化呢?

特別註明: 個人版權,禁止摘抄!歡迎轉載和合作,但請務必原帖轉發,或註明作者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與我共同研究,探討人類和地球的歷史真相!科學就是在不斷分析推測與驗證的持續過程中進步,尋找人類與地球的歷史真相,以借鑒指導地球人的未來之路!——作者:牛春詠(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感興趣的朋友們別忘了多多點贊、評論,呼呼更多的人參與科學探討,尋找人類和地球歷史真相,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