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太陽系正向銀河系中心黑洞墜落?真的,科學家連墜入時間都算出了

2024-07-31科學

很多人對於宇宙的了解,是從月球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從而認識了太陽系。

其實由小及大的想,太陽系何嘗不是圍繞著一個中心點在轉動,這個中心點就是銀河系的中心,也叫銀心。

最奇妙的是,在銀心的位置上,有一個質素大的難以想象的超級黑洞。

質素有多大呢?

大約是太陽重量的四百萬倍。

所有銀河系的星體就是圍繞著這個超級黑洞在旋轉。

當然旋轉這件事其實也不算什麽,畢竟地球還圍繞太陽轉動呢?

但問題是,太陽系在圍繞這個黑洞每轉一圈,就會向黑洞墜入兩千光年。

也就是說,太陽系最終會墜入到這個黑洞,並被吞噬掉。

那麽今天就圍繞這件事,來說一說。

黑洞

人類對宇宙的觀察主要是透過視覺來進行的,而人類產生視覺的原理很奇妙,必須讓一個物體發射或者反射的光線進入到眼睛裏,才能看到這個物體。

如果沒有光線,或者進入眼睛的光線非常的少,看過去就是一片黑暗或者陰影。

這個原理放在觀察的宇宙中,人類就很難發現那些本身不僅不發光,甚至不反射光線的物體。

而黑洞就是這麽一種存在。

黑洞的重力大的難以想象,它們就像貔貅一樣,但凡從它們身邊經過的所有東西,都會被吃掉。

大到恒星,小到宇宙的塵埃,甚至是光線都會被他們吞噬掉,永遠不會被釋放出來。

那麽兩個黑洞相遇呢?

他們會對彼此進行吞噬,進而融合,變成一個更大的黑洞。

所以照著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整個宇宙最終估計就會形成一個超超級大黑洞。

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又會砰的一聲響起,這個超超級黑洞炸了,再形成一個全新的宇宙,再來一個宇宙周期呢?

是不是很有意思。

其實關於宇宙的周期性重生,是有這樣的假說。

而這種假說也有多個版本,其中最有意思的版本是,黑洞是舊宇宙和新宇宙的連線,他們把舊宇宙的暗物質運輸到新宇宙,成為新宇宙的養料,從而打造出全新的宇宙。

至於沒有了暗物質的舊宇宙,就會變成一個死去的空殼。

很神奇的一種假說,這種假說可以解釋多元宇宙。

當然假說就是假說,沒有實際的證據進行佐證,當人類真的將黑洞給揭開了,估計宇宙三分之一的奧秘,就會被掀開。

那麽另外的三分之二呢?是暗物質。

至於現在人類了解的宇宙奧秘,只是皮毛而已,可以忽略不計的。

接著說黑洞的事。

因為黑洞吞噬宇宙所有的東西,所以黑洞的密度是非常巨大的。

有多大呢?

從黑洞的身上截取比黃豆還小一點的一塊,質素就堪比地球一樣重了。

如果一個黑洞的體積有地球那麽大,它所產生的重力就已經相當恐怖了。

黑洞甚至連時間這種人類想出來的概念性的東西都會吞噬,什麽意思呢?

舉個例子。

如果有人能做到把鐘表放在黑洞的表面,那麽就會發現鐘表的指標都不會動分毫。

所以黑洞是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

一切用時間解釋的東西和現象,都會在吸入黑洞的那一刻,時間這個指標就歸零。

黑洞的重力達到這種地步,普通人很難想象。

說道這裏,很多人會產生一個疑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

目前科學家對於黑洞的形成,給出了三個猜想。

其一,這個猜想很多人都知道,恒星的演化,只要質素大於太陽的三倍。

當這種大質素的恒星死亡之後,就會形成黑洞。

大體的過程是,大質素的恒星內部的燃料耗盡,就開始進入到冷卻期。

在這個冷卻過中伴隨著熱膨脹力和對外輻射。

這個過程相當於能量在不斷的消耗,於是本來恒星能夠維持的重力平衡被打破了。

就出現了一個現象,叫重力塌縮,物質開始向中心塌縮。

在塌縮的過程中,外層的物質向宇宙空間進行拋射。

很奇怪的現象,一邊向內塌縮,一邊還在向外拋射。

在這兩種極端的演化過程中,就會剩下一個中心殘骸,這就是黑洞。

其二,星系中心的演化。

星系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宇宙系統,內部包含著的恒星不計其數。

而在星系內部的中心位置,恒星的數量尤其多。

多了會出現什麽現象?

一條路上汽車多了,會出現堵車現象。

而一片區域恒星多了,就不會堵車,而是會發生碰撞。碰撞不僅會讓恒星裂開飛濺,但更有可能的出現的現象是兩顆恒星的融合。

就這麽的,這些恒星在彼此的碰撞中,慢慢的變大,形成超級大的星體,最終質素達到無法維持的狀態,就開始進行塌縮,最終就會形成超過太陽質素一億倍的黑洞。

其三:在宇宙大爆炸中形成的黑洞。

什麽樣的情況下,一個件物品會爆炸?高溫高壓,包裹的外殼承受不住這種高溫高壓的狀態,砰的一聲就發生了爆炸。

而宇宙的形成源於一次一個有質素無大小物體的大爆炸。

這次大爆炸都把宇宙給炸出來了,想想看這個有質素無大小的物體內部的溫度有多高,壓力有多大?

那麽這種高溫高壓是均衡的嗎?顯然不是,局部區域的溫度更高,壓力更大。

最終爆炸的時候,這部份區域會有更更高的高壓和高溫,於是這些區域在爆炸噴射出去的時候,就被壓縮成了一個個的黑洞。

當然這些黑洞不會太大,質素和地球差不多大,個頭肉眼都無法看到。

這種黑洞被叫做微小黑洞。

微小黑洞很多人沒聽過。

但微小黑洞並不妨礙科學家用來解釋一些現象。

比如,宇宙中所有的東西,包括星體,包括生命,包括DNA等等說到底都是星際塵埃演變過來的。

那麽在這些演變過程中,就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

目前的恒星可以將氫原子變成較重的氦原子,然後用氦原子再形成其他較重的元素,但它們至始至終無法形成比鐵重的元素。

可探明的元素中,是有金、鉑、鈾這樣的重金屬,它們不是恒星合成的,那麽是怎麽出現在宇宙中的呢?

最初很多科學家的解釋是,重金屬原起源於超大個恒星走向生命終結之後的超新星爆炸產生的。

如今又有了新的觀點,微小黑洞可以入侵到中子星,在中子星內部全部是中子的環境中,微小黑洞會吞噬中子星。

這個時候中子星在旋轉中會拋射出去冷中子物質,這些物質在被分解加熱的過程中,才產生了重元素。

而且經過計算,中子星在最後消亡的時間裏,噴射出來的中性物質含量,與觀察到的重元素量是匹配的。

這有力的說明了,重元素的來源就是中子星,而且是正在消亡的中子星。

不得不說,宇宙真的非常的神奇。

那麽問題來了,人類可不可以造出一個黑洞呢?

能!

人造黑洞

在2008年的三月份,美國布朗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就造出了一個人造黑洞。

當然這個黑洞不大,不然地球都會被吞噬了。

是怎麽造出來的呢?

使用相對重離子對撞機,將兩枚或者多枚大型原子核進行對撞。

這種撞擊可以產生的溫度相當於太陽表面產生的熱能。

這就相當於一個火球,而火球具備了黑洞的很多特點,比如將周圍比自身重十倍的粒子全部吸收。

當然了黑洞是黑色的,而且溫度非常的低,這個火球黑洞的溫度有點高。

但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不錯了。

其實人造黑洞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被提出了。

當時一位來自哥倫比亞的教授發現,聲波在流體中的表現和黑洞很相似的。

就提出,讓流體的速度超過聲速,在流體中建立人造黑洞。

那麽教授的實驗成功了嗎?

教授造出來的這個黑洞,是可以吞噬一些物質,但不會像真正的黑洞一樣吞噬所有的物質。

而2008年的人造黑洞,卻有所突破。

問題來了,為什麽原子對撞就可以產生人造黑洞呢?

簡單的說,黑洞是透過塌縮形成的,其實就是能量不斷的被壓縮,壓縮到了一個臨界值,黑洞就形成了。

而原子對撞,這種撞擊力度,也相當於對兩個原子核的一次巨大壓縮。

這個壓縮可以將體積壓縮到原子核的百萬分之一。

當然這個壓縮不是持續的,所以產生的黑洞只能存在很短的時間。

那麽問題來了,在這個只能產生很短時間的黑洞,它吞噬進去的物質,在黑洞消失之後,會吐出來嗎?

答案是,掉進去的物質,是不能離開黑洞的,也就是說蒸發了,消失了。

消失和蒸發不是一個意思,消失是沒了,痕跡都找不到,蒸發了,是以電磁波或者各種能量波蒸發掉了。

兩種都是答案,兩種都沒有證據支撐,都是推測。

如果人類有一天真的能解釋了,掉進黑洞的東西去哪了?

那麽宇宙的奧秘就能解決三分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