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隕石是什麽?來自哪裏?如何分類和命名?

2024-02-10科學

大約50億年前,太陽系(包括太陽、行星、小行星和彗星)是由一團塵埃和氣體雲(即太陽星雲)凝聚而成的。第一個固體物是毫米大小的球體,叫做球粒。它們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裏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大塊。經過碰撞,它們聚集形成了小行星體,最後,在大約45億年前,8顆大行星和其他較小的天體組成了太陽系。

八顆主要行星的軌域之間巨大的空隙充滿了早期遺留下來的碎片。此外,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一個區域擁有成千上萬個被稱為小行星的較小的行星物體。它們偶爾會發生碰撞(過去更頻繁),將更多的巖石和金屬碎片濺射到太陽系中。

如果其中一個碎片在繞太陽執行的過程中與地球相會,由於與大氣的摩擦,它將被加熱到6000攝氏度以上。這就是我們在晚上經常能看到流星的原因。如果一塊足夠大,它可能幸存下來並到達地球表面。這個殘余物就被稱為隕石。

一般來說,隕石有三種類別:

1)球粒隕石:太陽系形成之初遺留下來的遠古石塊的碎片。它們通常含有球粒,大約有45億年的歷史。

2)無球粒隕石:因另一個物體的撞擊從行星、小行星或衛星表面噴出的石質物質。無球粒隕石起源於許多天體,包括火星、月球和竈神星等小行星。

3)鐵隕石和石鐵隕石:是來自幾十億年前在碰撞中被破壞的已完全成形的小行星的核心的碎片。隨著第一批行星體積的增大,鎳和鐵等重元素下沈到它們的中心,形成金屬核,就像地球一樣。

一般來說,隕石是以它們墜落或被發現的地方命名的。這就是為什麽造成亞利桑那隕石坑的鐵隕石被稱為「暗黑峽谷」,而1947年在俄羅斯上空爆炸的鐵隕石被稱為「錫霍特-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