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人民需要這樣的科學家⑦」四萬頁筆記,熾熱家國情

2024-08-11科學
【人民需要這樣的科學家⑦】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
李東英 李惠興攝/光明圖片
45年,237本工作筆記,合計4萬頁。
它們靜待在北京四環外的中國科學家博物館裏,平常得很不起眼,但只要細看,誰都會為之震撼!
一筆一畫、一字一句,每一頁都是對科學研究的精益求精,對黨交付任務的兢兢業業,對日常工作的勤勤懇懇。
這4萬頁筆記的主人,是中國稀有金屬工業的拓荒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東英。
「日知其所無、月無亡其所能,一九五一年元旦題」。
輕輕翻開一本泛黃的筆記,三列豎排鋼筆字遒勁有力。這是4萬頁筆記中的第一本、第一頁。
為什麽寫下這樣的話?1951年是個怎樣特殊的年份?這得從李東英的個人選擇說起。
1948年,飽受戰事之苦的李東英結束十年大學生活。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他,選擇去東北,將人生的羅盤對準國之所需。
彼時的東北,剛剛全境解放,目之所及,滿眼瘡痍,幾乎所有的工礦企業陷於癱瘓,恢復生產急需大量人才。
1949年3月,李東英只身來到遼寧沈陽應聘,當月就被東北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聘用。兩個月後,他被安排到撫順鋁廠,參與鋁廠的恢復與重建。
1949年7月1日,沈陽南站附近的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會議室。議論聲、爭論聲此起彼伏,大家時而面面相覷、時而無奈搖頭。
「來,來,來,坐在這裏聽聽!」
招呼聲急促有力,會議室外的青年恰巧路過,被招呼聲一下子「捉」了去。他先是楞了一下,旋即走了進去。
這個青年就是李東英。
招呼他坐下的,是原東北重工業部有色金屬管理局副局長孫鴻儒。
原來,這是孫鴻儒召集的一場緊急會議,為的是解決當時恢復生產的「卡脖子」問題——研制硫化礦捕收劑黃藥。
「東英,現在我們急需黃藥,你是學化學的,給你一個星期的時間把黃藥研制出來,今天你就到選礦藥劑廠去,不要回撫順了!」孫鴻儒望向他,眼神裏充滿信任和期待。
當時,李東英剛在撫順置辦了被褥鍋竈,準備把遠在北平的妻兒都接來,一家人團聚。
但想到20多家選礦廠的領導和工人正眼巴巴地等著黃藥開工,李東英沒有絲毫猶豫,當天就去沈陽選礦藥劑廠報到了。
時間之緊、壓力之大、責任之重,初來乍到的李東英穩了穩心神。他沒有如人們預想的那樣,「另起爐竈」——拿出一種新方法,而是選擇「就米下鍋」——著手分析原有技術條件無法成功的原因。
邊調整、邊試驗,邊研究、邊生產。李東英和廠裏的工人、技術人員一同日夜奮戰。為了對比美國人使用的方法,他還跑到沈陽外文書店查閱美國的學術論文與專利記錄。
僅兩周時間,李東英就研究出第一批液體黃藥。雖說比原定時間超出了一周,可仍然十分不易。隨後,為解決黃藥的運輸和儲存問題,李東英一鼓作氣,於1950年下半年研制出了可以生產固體黃藥的工藝和器材。
小小的固體黃藥,解決了東北選礦廠的大問題。李東英因此不但得到了東北工業部的嘉獎,1978年還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
由於表現出色,1949年10月,未滿30歲的李東英成為新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第一家選礦藥劑廠——沈陽選礦藥劑廠的首任廠長。次年4月,李東英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一月一日星期一,氣候晴寒……」這本筆記的第二、三頁就是李東英的第一篇日記,藍色筆跡工整清晰。
1951年,沈陽選礦藥劑廠各項生產任務步入正軌,很多選礦藥劑廠都采用了李東英研制的工藝,轟轟烈烈的生產在東北鋪展開來。
備受組織信任的李東英,豪情滿懷。在這一年年初擬定了業務、政治、工作和學習各方面的計劃,準備大幹一場。
正如他在這篇日記裏所寫:「為了忠實的成功的完成黨給予我的工作任務,我訂立了如下的工作計劃,並且為的時時檢查便於修正偏差,決心堅持這記日記的良好習慣……」
日記裏還詳細記錄了「各選礦廠成績之掌握、研究工作、化驗室、自修計劃、作息時間」等幾部份。
「各選礦場成績之掌握」這個條目下,就列出了「往各選礦廠了解實地情況」「建全表報制度」「按時呈報圖表」「開好選礦會議」「有系統有計劃的給各井解決幾個問題」五項。
作為廠領導,李東英除了向各單位要成績之外,也把給各單位解決實際問題寫入工作計劃。
與前兩年集中精力搞攻關不同,此時的李東英更多思考的是如何才能高效完成任務,又使自己每日都有進步。在他看來,寫日記、記筆記是最好的方式。於是,用心記錄每一件事,他堅持了45年。
後來,因國家生產建設需要,李東英分別於1951年9月至1953年11月、1956年9月至1958年6月,兩度赴蘇聯進修學習。
第一次進修,他學習和研究了蘇聯的選礦工藝、技術和器材,留下筆記21本,為回國後的選礦研究打下了基礎。
第二次進修,他學習和研究了稀有金屬冶金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留下筆記23本,為即將到來的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攻關做好了準備。
為什麽兩次進修的內容不一樣?李東英回憶:「當時國內有色金屬最大的缺項是品種不全,而且主要是稀有金屬,所以我就把重點放在稀有金屬的冶金這個方向。」
學成歸國後,李東英在中國稀有金屬工業建設中大展拳腳,不僅系統開發出技術路線,還組織攻克了中國當時尚屬空白的30余種稀有金屬的生產工藝技術,為保障「兩彈一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尖端技術所急需的新材料生產,貢獻智慧和力量。
20世紀70年代,國際環境雲譎波詭,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越發重要。李東英再次調轉研究航向——集中精力研究「稀土農用」。此後,李東英擔任原國家計委稀土專家組首席專家,在全國大面積示範和推廣稀土農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為了忠實的成功的完成黨給予我的工作任務」,已近花甲之年的李東英退而不休,又擔任包頭、攀枝花、金川三大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帶頭人。年過八旬,李東英仍不辭辛苦地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中國主要稀土資源生產和套用地區。90歲高齡的他還參與領導了中國工程院的有色稀有金屬咨詢報告專案。
人生的羅盤始終隨著國家的需要不斷調整,李東英說得平淡,「我一向是懷著對黨、對人民的無限感激之情而努力學習和工作的」。
4萬頁筆記一共有多少本?李東英自己弄不清,「反正要車來才能拉走」,他最清楚的是:「只要國家的需要、組織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
【光明日報】(2024年08月11日 0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