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2023年諾獎得主卡塔林·考裏科:你必須相信內心的東西

2024-07-04科學

近期,譯林出版社隆重推出了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卡塔林·考裏科的自傳【突破:我的科學人生】,這標誌著這位傑出的匈牙利裔美國科學家的生平故事首次以簡體中文版呈現給中國讀者。比爾·蓋茨曾高度評價道:「倘若你對科學的力量、創新精神以及堅持不懈能夠塑造世界的信念有所動搖,那麽這本書將是你重燃信心的理想選擇。」

本書不僅記錄了考裏科博士非凡的科研生涯,還分享了她面對挑戰與逆境時的堅韌不拔,以及如何透過不懈努力最終實作科學突破的心路歷程。對於所有渴望了解科學界先鋒人物背後故事,以及那些夢想透過創新改變世界的讀者而言,【突破:我的科學人生】無疑是一本啟迪心靈、鼓舞士氣的佳作。

考裏科的故事始於1955年,在匈牙利小鎮小新莎拉什一個簡樸的家庭中。生長於一個屠夫之家,她最初的生物學啟蒙竟源自於觀察父親嫻熟地處理牲畜。盡管童年環境並不富裕,但周圍的世界、書籍與課堂的熏陶激發了她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她決心要成為一名卓越的生物學家。2023年10月2日,她與德魯·韋斯曼因在核苷堿基修飾領域的開創性發現,共同榮獲諾貝爾獎,這是對她數十年科研生涯的最高肯定。

然而,考裏科的科研之路並非坦途,她的研究方向一度被視為冷門,遭遇了同行的忽視、貶低乃至職業上的降級,甚至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面臨被迫離職的困境。但她從未放棄,始終堅守初心,這份堅持與勇氣最終鑄就了她的輝煌成就。透過閱讀她的自傳,讀者能夠深入理解這位傑出女性科學家的心路歷程,感受科學探索的艱辛與喜悅,以及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的可貴品質。

純粹的科學家

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官方公告中,卡塔林·考裏科與德魯·韋斯曼被贊譽為mRNA技術革命的先驅。自匈牙利塞格德大學求學起,考裏科便對RNA懷有深厚的熱情,堅信mRNA蘊藏著巨大的醫療潛力。RNA,由四種堿基構成,其中尿嘧啶作為關鍵一員,與核糖結合形成尿苷。

考裏科與韋斯曼的科研之旅,始於一次意外的相遇——在影印機旁的偶遇,卻成為了科學史上的佳話。他們之間的合作被比喻為「鎖與鑰匙」的完美契合,各自的專業知識互補,共同探索未知。考裏科專攻RNA領域,而韋斯曼則是免疫學的專家,兩者的結合,開創了mRNA技術的新紀元。

他們發現,透過化學手段修飾尿苷,可以消除mRNA的免疫原性,避免觸發不必要的免疫反應,同時,這種修飾顯著提升了m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效率。這一發現,如同科學界的一次「盜火」,不僅推動了mRNA疫苗的成功研發,更為生物醫藥領域開辟了全新的前景。

在多年的合作中,考裏科與韋斯曼之間建立了一種基於專業與信任的深厚聯系。他們極少談及私事,對話的焦點始終圍繞著細胞、RNA、訊號受體、細胞因子以及複制技術。考裏科曾感慨道:「在生物學這片廣闊而神秘的領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探索,自然會孕育出真正的信任、連線與尊重。」這便是兩位科學家之間純粹而深刻的默契。

正是這種對科學的執著追求與相互尊重,鑄就了他們卓越的科研成果,也為人類健康事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科學探索本身的魅力

考裏科的故事是一段充滿韌性和創新精神的旅程。1972年,她踏入塞格德大學的生物學殿堂,直至博士畢業前夕,她都在匈牙利科學院生物研究中心深耕科研。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1985年,由於崗位資金枯竭,她不得不帶著家人跨越大洋,遷徙至美國,尋求新的科研土壤。這一決定背後,有一幕令人動容的畫面——她將所有的積蓄,總計900英鎊,巧妙地藏匿於女兒蘇珊的玩具熊中,這不僅是對未來的投資,也是對家庭的一份深情寄托。

在美國,考裏科的腳步並未停歇。經過短暫的過渡期,她於1990年加盟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擔任研究助理教授一職。她的研究領域聚焦於RNA介導機制,盡管RNA的不穩定特性一度被視為科研的禁區,但在考裏科的眼中,這正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領域。彼時,基因療法正風頭正勁,吸引著大量的研究資金,被視為醫學界的明日之星,而這正是賓大醫學院高層熱衷的方向。

考裏科自謙為「體制內的異類」,但她與合作夥伴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卻常被低估。其中,她與心臟病專家艾利洛·巴納森共同揭示的一個發現尤為關鍵:他們成功地利用mRNA在實驗細胞表面誘導產生了尿激酶受體,這意味著能夠以簡單且經濟的方式,在細胞內部制造特定蛋白質,這一技術的臨床套用前景廣闊,蘊含著巨大的醫療價值。這一成就,無疑是對傳統觀念的有力挑戰,展示了RNA研究領域的無限可能。

當寇裏科最終聲名鵲起,媒體往往傾向於將她早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二十年時光描繪成一連串的挫折與挑戰。表面上看,她屢次申請研究經費均以失敗收場,而在賓大的評估體系中,"每凈平方英尺美元"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指標——這意味著,一位研究員能夠獲得的實驗室空間大小直接取決於其籌措到的資金量。

然而,在科研基金和學術發表的雙重壓力下,寇裏科從未動搖過自己的信念。她從不為了迎合那些更易獲取資助或發表的課題而妥協,即使這意味著她可能會面臨職位上的降級。

對她而言,科學研究的魅力在於其本質——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對人類認知邊界的拓展。"當你深入研究任何一塊科學拼圖時,你會發現,它本身就是由無數個小拼圖構成的,每一個小拼圖都代表著前人科學家的辛勤付出。在科學領域,我們常說,'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再真實不過了。"

寇裏科的堅持與信念,讓她在科學道路上越挫越勇,最終成為了一位備受尊敬的科研工作者。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科學探索,是建立在對知識的渴望與對真理的追求之上的。

向著光的方向前行

考裏科深思熟慮地探討了女性科學家在職業道路上面臨的挑戰。她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與瓊·貝內特共享實驗室空間,兩位身為女性科學家和母親,彼此間形成了深厚的共鳴與支持。她曾感慨道:「瓊敏銳地察覺到,才華橫溢的女性科學家往往被賦予實驗室管理者的角色——在幕後默默付出,然而她們的努力卻常常被忽視。我們都渴望著改變這一現狀:我們不僅想要成為支持者,在他人(往往是男性)取得突破時給予協助,更渴望成為真正的探索者和發現者。」

自2020年起,因在生物化學領域所作出的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的貢獻,考裏科榮獲了一系列崇高的學術榮譽。她相繼被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匈牙利科學院、德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以及法蘭西科學院外籍院士,成就斐然。

一系列重量級國際獎項接踵而至,包括拉斯克臨床醫學獎、【時代】雜誌2021年度英雄、匈牙利聖史帝芬勛章,並被授予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特拉維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十多所世界頂尖學府的榮譽博士學位。

考裏科登上了【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峰會的講台,受邀存取多個國家,與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面對面交流。在她的故鄉布達佩斯,藝術家們以她為主題創作了一幅面積達220平方英尺的巨型壁畫,作品名為【匈牙利人將書寫未來】,以此向這位傑出女性致敬。

面對著生活的巨變,考裏科的心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感慨,但她始終銘記著自己的根源。她深情地訴說:「無論時光如何流轉,我依然是那個佇立在匈牙利廣闊原野上的少女,以一顆探索與好奇的心,見證著萬物在我身邊絢爛綻放的生命奇跡。」

在她的著作【突破:我的科學人生】的尾聲,考裏科向每一位讀者傳遞了鼓舞人心的資訊:「你未來的成就或許如今仍是個未知數,但請將它視為既定的事實。堅信自己內心的呼喚,悉心呵護那份內在的力量,即使——特別是當無人在意之時。我要告訴你們,勇往直前,不斷進步,朝著光明的未來邁進。因為你們本身就是無限的潛能,是孕育希望的種子。」

這段話不僅展現了考裏科個人的堅韌與信念,也激勵著每一個讀者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相信自己的價值,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她與中國的緣分

考裏科,這位心無旁騖的科研工作者,曾因女兒蘇珊的緣故踏足中國。盡管投身科學使她難以親力親為地照料女兒,但她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教育的真諦。蘇珊不負期望,不僅考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更在2008年和2012年的北京、倫敦奧運會上,憑借賽艇專案的卓越表現,摘得了兩枚金牌。

那一年,為了見證女兒的輝煌時刻,考裏科攜同丈夫與姐姐遠赴北京。她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不禁贊嘆:「初次踏入這座古老而現代交融的城市,恰逢其時。北京奧運會仿佛是整個國家的盛大慶典,舉國歡騰。」街道上,熱情的市民手舞足蹈,為所有疑似運動員的路人加油打氣;出租車司機特意學習了幾句英語,以便更好地服務國際友人;更有無數陌生人主動上前,贈予我們禮物,請求合影留念。

在科研生涯與女兒的體育競技之間,考裏科發現了異曲同工之妙。她深有感觸地說:「科學研究猶如賽艇競賽,前方的道路總是未知,終點線遙不可及。唯有全情投入,方能不斷前行。每一次嘗試,都是向目標邁進的一步。」

在2023年4月,譯林出版社慧眼識珠,敏銳地捕捉到了【突破:我的科學人生】這本書的獨特魅力,隨即於同年6月果斷購入其版權。自獲頒諾貝爾獎以來,作者考裏科始終對簡體中文版的問世充滿期待,不僅慷慨提供個人照片供封面設計使用,還親筆簽名,並同意將此簽名印制於封面及扉頁上,以彰顯其對中文版的重視與支持。

本書更是一大亮點,收錄了由考裏科精心挑選的23張珍貴影像,涵蓋了她與家人的溫馨時刻、與合作夥伴的珍貴合影,以及在實驗室辛勤工作的瞬間,還有她領取獎項時的榮耀畫面。為了保證轉譯質素的專業性和準確性,譯林出版社特邀兩位在新藥研發領域有著深厚造詣的科學家——李敬與梁貴柏——擔綱轉譯重任。其中,李敬在【科學】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過五十余篇論文,而梁貴柏的「新藥的故事」系列更是榮獲科技部2023年度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他們的加入無疑為本書的轉譯工作增添了權威性與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