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韋伯望遠鏡拍攝:133億光年外,那裏有條充滿光點的光弧

2024-07-04科學

韋伯望遠鏡拍攝

這是占士韋伯望遠鏡拍攝的一條光弧,這條光弧距離我們大約133億光年。

這是韋伯望遠鏡拍攝的深空場中的一個部份,在這條光弧中,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 球狀星團

韋伯拍攝的深空場

深空場方位

韋伯望遠鏡這次拍攝的深空場是位於繪架座。

它在天空中的視角很小,也就差不多小頭釘那麽小的區域。

深空場位置示意

就是這麽一個在我們眼裏幾乎不存在任何天體的小點,韋伯在長時間的曝光後,一個滿是星系的畫面浮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韋伯長時間曝光後拍到的星系

韋伯拍攝的深空場全景

這樣的拍攝真的讓人很震撼。

那麽小的區域,竟有如此多的星系,宇宙的浩瀚,我們真的無法想象。

重力透鏡

這條光弧的形成是一種神奇的 時空效應產生

也就是這樣神奇的效應,才讓天文學家看到了這些遙遠的光點---宇宙早期的恒星星團。

那麽這條光弧是什麽呢。

其實我們在仔細審視深空場時會發現, 深空場中時常會出現這些細細的光弧 ,不管是哈伯拍攝還是韋伯拍攝。

所以它並不是個例,而是深空場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

深空場中的光弧

這種現象我們稱為 重力透鏡效應

重力透鏡效應是光在經過彎曲時空時的一種現象。

這是愛因斯坦於1936年,在一篇名為【恒星重力場偏折光線類透鏡行為】的文章中首次提到的一種時空效應。

那麽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的說下這個效應,以讓大家可以深入理解這些光弧出現的原理。

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 重力被視作是時空彎曲的一種表現 ,彎曲時空的曲率越大,表現出的重力就越大。

時空彎曲示意

那麽當光經過這樣彎曲的時空時也會跟著彎曲,這個被稱為-- 光線偏折效應

1919年的日全食時,愛丁頓首次驗證了這個效應,他所觀測的偏折角度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的角度很吻合,這是廣義相對論發表後的第一次實驗驗證。

所以,光線可以被偏折的話,那麽它可不可以像透鏡那樣把物體發出的光扭曲,形成一個扭曲而放大的像。

1936年愛因斯坦發表的【恒星重力場偏折光線類透鏡行為】的文章,就是討論了這個問題。

只要重力場足夠強,就可以達到類透鏡的行為,從而成像。

這便是重力透鏡效應。

重力透鏡效應示意

1979年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了這種奇特的現象。

而依據重力場的強度與觀測的角度,則會形成不同的像,比如愛因斯坦環、愛因斯坦十字、以及光弧。

愛因斯坦環

愛因斯坦十字

光弧

這些都是重力透鏡所成的像。

那麽了解了原理,我們再來看這張圖片。

韋伯深空場

圖片中心這些明亮而黃的亮點,是眾多星系組成的一個星系團,其編號為SPT0615。

距離我們大約77億光年,這麽多的星系聚集到一起產生了一個強重力場,從而把它背後天體發出的光扭曲,形成了重力透鏡的成像。

所以在這個星系團的周圍,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光弧,這些光弧都是來自這個星系團背後的天體成的像。

星系團周圍光弧

而這些天體之前都是小而暗淡的天體,因為重力透鏡效應就像一個放大鏡,它把這些天體發出的光放大變亮,從而給了我們觀測的機會。

所以,重力透鏡是天文學家尋找遙遠而暗淡天體的一個天然利器。

借助這個利器,我們可以探索早期那些古老的天體。

而這次的研究,天文學家就是利用韋伯望遠鏡拍攝了這條重力透鏡形成的光弧。

它是一個距離我們大約133億光年的一個星系,是在宇宙剛誕生約5億年就形成的星系。

韋伯望遠鏡的這次拍攝,不光讓我們看到這個古老星系。

在星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猶如珍珠的亮點,它們是遍布在星系內的星團。

星團以映像排列,實際的數量為5個。

這是首次在宇宙年齡如此早期,就發現的恒星星團。

這為天文學家研究早期恒星以及早期星系演化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所以,觀看這些深空場,真的好像經歷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時空之旅。

很震撼。

我是騰寶,一個熱愛天文的科普創作者,還希望大家多多關註與支持

【點選主頁,檢視更多宇宙探索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