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美國室溫超導又有顛覆性突破?或將拉開世界近百年的差距?

2024-03-07科學

前言。

人類對於超導體的研究一直都是科學家們充滿激情的領域。

從發現超導體產生的奇特現象不久後,人們就開始探索各種方法將其轉化為室溫超導體。

而如今,這一時代終於到來。

在2023年3月某一天,一篇題為【室溫下實作室溫超導】的論文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註。

這篇論文由羅切斯特大學的Ranga Dias和他的同事們共同完成,並行表在了世界上著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這一突破意味著一個重大
的科研訴求——獲得室溫超導材料終於在人類歷史上得以實作。

這將會解決人類在能源傳輸、醫療影像等領域遇到的一些技術難題,並有望催生超級電腦等顛覆性技術。

而剛剛好的這個時候,新的變數出現了。

不到一年即宣布突破的那個團隊,竟然又在同一期刊上發表了聲明,否定了他們之前的研究成果。

三月的光榮使其成為了年輕的「神話」,但十一月的回撤又讓其成為了「騙子」。

這是怎麽一回事,看看科學家和媒體們臉上一塊一塊的表情區就知道這個被撤的「室溫超導」的大新聞的來龍去脈了。

一、最新一次新聞的來龍去脈。

2023年3月,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終於有人在室溫下實作了超導。

這一次,跨過的那道門檻是在260—280K(攝氏度下最高為7攝氏度)之間透過擠壓氫化物而實作的。

根據他們在羅切斯特大學實驗的結果,當他們對鑥氮化氫的樣本施加大約75萬瓦的壓力時,這些樣本在接近室溫時(21攝氏度)顯示出了超導效能。

盡管這些新的發現已經讓人們躍躍欲試,但它們還遠未成為商業技術。

說這些新發現影響深遠也不為過,但我們走進了一場科學幻想之旅亦或者是一場塵埃落定的科學鬧劇。

科學家很快就表示,要想驗證這一發現,必須進行觀測,並在合作的研究實驗室中復制這些結果。

隨著眾多實驗室的相繼開展研究,該發現的可信度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和挑戰。

不久之後,羅切斯特大學的發現結果就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廣泛的爭論。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科學家對這一研究結果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部份數據呈現出異常的曲線或漂移,並且這些問題在多個實驗中反復出現。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研究的共同作者還涉嫌學術不端和偽造科研成果。

有趣的是,這些質疑並非首次發生,就在不久前,這些質疑也曾出現在同一位作者身上,並且原因還是一樣的。

這時候,作者們紛紛為自己的研究正名,大家對此事紛紛猜測。

隨著調查的深入進行,人們發現這一研究成果中存在諸多瑕疵。

在【自然】雜誌宣布Dias團隊的研究成果存在學術不端,並正式向公眾道歉的同時,這篇備受爭議的論文也被撤銷了。

盡管如此,羅切斯特大學仍對這起事件展開了調查,並暫停了Ranga Dias教授及其團隊的科研活動。

與此同時,人們也對自然雜誌的失職負責和「室溫超導」是否會實作產業化的討論不絕於耳。

二、關於自然雜誌的失職和責任。

對於自然雜誌來說,室溫超導的存在符合他們的利益,而他們也從未對這些工作進行嚴格的稽核,這為很多不肖學者留下了可乘之機。

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科學研究期刊,【自然】雜誌曾多次發表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使得這一領域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註和研究。

然而,隨著【室溫超導】論文的撤稿,這家期刊也備受外界質疑。

盡管自然雜誌和其編輯團隊宣稱他們已經盡職盡責地對這篇論文進行了審查和稽核,但在論文釋出後,很多科學家和學者們紛紛指出,這些結果的出現略顯蹊蹺。

當被問及為什麽自然雜誌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發表這篇存在爭議的論文時,一位自然雜誌的編輯表示,他們認為這一發現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但這也引起了一些科學家的質疑。

在他們看來,自然雜誌只是選擇了一個看似「合理」的結果,而並未真正關註其可信度和科學性。

自然雜誌甚至也曾經歷過發表不實研究的事件。

在2011年,一位日本幹細胞學家公布了能夠將成體細胞轉化為多能性幹細胞的新方法,這一訊息震驚了全球科學界。

然而,隨著調查的深入,人們發現這一研究結果的部份數據存在偽造和篡改的現象,這位學者被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自然雜誌的編輯之一表示,盡管他們在審稿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但他們仍然決定發表這篇論文,因為這一發現實在是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了。

三、網絡上的大家議論紛紛。

在社交網絡上,關於「室溫超導」會不會成為現實的討論依然是如火如荼。

一些人認為,盡管「室溫超導」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但這一發現無疑為我們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為人類帶來了更加廣闊的未來前景。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科學研究過程中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不應該盲目追求「驚人的成果」,而是要腳踏實地地進行研究和實驗。

無論如何,這起撤稿風波都引發了人們對科研責任和道德的重新思考,並在某種程度上給人們上了一堂現代【科研素養課】。

筆者認為。

無論如何,我們是時候該重新審視有些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風向標」了。

這些行為不僅會浪費他人的時間,也會使科學研究的聲譽受損,甚至會影響到我們對科學的信任。

而對於自然雜誌,我們也要求它們要更加註重論文的可信度和科學性,而不僅僅是追求「驚人的成果」。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推動科學事業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最後,他們的偉大旅程仍在繼續,室溫超導仍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未來目標,盡管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夠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