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把科普做得更靠譜

2024-01-14科學

近年來,常能在互聯網平台上刷到「雲科普」短影片。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少院士在內的科學家積極擁抱網絡,為網友帶來精彩紛呈的科普內容,讓很多人駐足「追更」。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作創新發展的兩翼。先進的科技成果只有透過科學普及,才能為公眾理解和接受,進而促進社會發展、改善人們生活。全社會科學精神的培養、科學文化的營造也需要科普。新時代科普被賦予更高的使命。

為了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科學家們率先垂範、主動作為,進行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既拉近了公眾與科技創新的距離,也影響和感召更多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比如,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演講團成立20多年來,足跡遍及各省份,截至2022年底已演講超過3.63萬場,聽眾約1321萬人次。

科技工作者既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科學普及的主導力量,他們處在學術最前沿,能夠最大程度保證科普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面對社會各界與日俱增的科普需求,科技工作者應在支持和參與科普事業、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上發揮更大作用。

當前,科普正由單一的線下活動向線上線下結合、數碼化智能化融合的方向發展,科技工作者要善用新平台、新方式。嚴肅的科學知識也可以很有趣,八旬院士汪品先影片講解海洋知識引起網友關註,退休教授吳於人靠科普短影片成為幾百萬網友的「科學姥姥」……科學家們紛紛「出圈」,成為「銀發知播」,實際上是一場科學知識與新傳播形式的雙向奔赴,開辟了科普的生動局面。應繼續創新傳播方式與手段,努力把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術透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傳播出去,讓優質科普更好服務公眾需要。

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要註重科學精神的培育。當前,中國科學素質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比如,科學精神弘揚不夠,科學理性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科普要註重弘揚科學精神,在傳播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等方面下功夫,引導和幫助更多人成為具有科學態度、科學思維的人,讓科學精神、創新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期待科技工作者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以更多創新形式跨出科研圈,透過優質豐富的科普內容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把科學的種子撒向更廣闊的祖國大地,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楊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