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地球的背面!太平洋上為啥沒有形成陸地?最大海洋是天生如此嗎?

2024-08-10科學

倘若您即刻回想世界地圖的模樣,您的腦海定會呈現這般景象:在海洋占據多數面積的圖中,存在著形態不一的大塊陸地分布——通常左上部份為歐亞大陸,其左下方與之相接的是非洲大陸;再往右瞧,呈海馬狀的是北美大陸,其下方與南美大陸相連。

位於大陸之間的一塊廣闊「陸地」為澳洲大陸,地圖底部為南極洲大陸。此外,眾多小型島嶼與群島錯落分布……總體而言,地球的大陸與海洋分布較為均衡。

然而,此張地圖的影像乃是依據一定比例,對大陸、大洋分別予以放大、縮小後所繪制而成,以便身處大陸的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世界地理態勢的版本。倘若您轉換視角審視這張地圖,便會詫異地察覺到——在我們鮮少關註的地球「背面」,遼闊的太平洋之上,竟無任何一塊大陸存在,近乎全然被海洋所占據!

或許您對太平洋的規模缺乏清晰認知。太平洋作為全球最大且最深的海洋,其總面積約為1.81億平方千米。需知,月球的總表面積僅約3800萬平方千米,火星的表面積則約為1.428億平方千米。換言之,太平洋的面積相當於5個月球的表面積之和,甚至能夠將整個火星覆蓋。

相較於地球本身,太平洋的面積約占地球總表面積的三分之一,著實堪稱「廣袤無邊」。

既然這般,那麽最為怪異之事便出現了:何以在這般遼闊寬廣的地域之中,全然不見一片大陸,而皆為海洋呢?

為回答此問題,我們需將時間倒轉,回溯至首位科學家觸及地球大陸邊界之際,乃至地球的初始階段……

【漂移的地球大陸】

在距我們並非久遠的 1910 年,一名德國科學家於病榻之上療養。彼時,人們尚無網絡,故而這位科學家無法在閑暇之際透過「刷手機」消磨時光,只得無趣地觀察起室內的陳設:白凈的墻面、簡約的吊燈、尋常的床頭櫃……以及,一張世界地圖。

身為氣象和地球物理領域的科學家,他即刻對這張世界地圖產生興趣,起身湊近仔細端詳。驀地,他渾身一震,察覺到一件令他深感惶恐之事,此發現甚至改變了人類對地球的認知。

非洲西岸和南美洲東岸、歐洲西岸與北美洲東岸以及格陵蘭島……大西洋兩岸相鄰的兩塊大陸的邊緣,竟能神奇地相互拼合!這意味著,這些大陸或許曾經彼此連線,卻因諸多因素逐漸「漂移」分離。

此後,科學家展開了廣泛探究,匯集了諸多地質學、古生物學與氣候學方面的憑據,察覺到在各異的大陸上,能夠發掘出同種類別的化石以及相同構造的巖石,乃至在當下熱帶區域的巖石裏,尚可尋得冰川的痕跡!最終,「大陸漂移學說」得以創立,而這位極具天賦的科學家,乃是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從「盤古大陸」到「五大洲四大洋」】

現今,憑借在地球深層歷經歷史沖刷所留存的「些許資訊」,各領域科學家攜手合作,整合出了地球大陸板塊從誕生至當下的演變歷程。

約 45.7 億年前,宇宙中一團龐大的分子雲受重力影響而開始塌縮,此過程促使該分子雲加速旋轉,進而漸成盤狀結構,即太陽星雲。

伴隨時間的推移,太陽星雲逐步降溫,各類粒子再度匯集構建成細微顆粒,這些顆粒進而融合成為更大的團狀物,團狀物持續相互碰撞並積聚,最終造就了一些規模較大的天體。當中,原始地球便在其列。

地球初始形成時,其表面為熾熱的巖漿之海。歷經數十億年的冷卻過程,方造就了堅固的地殼。地殼初成時或許頗為分散,緣由是巖漿海洋的分布並非全然勻整,其後又歷經長久的聚合與分裂,進而構成了早期大陸的初始形態。

大約在 13 億至 7.5 億年前,地球的大陸呈聚合且連續的狀態,匯聚為一大片,科學家將此時期地球大陸的初始形態命名為「羅迪尼亞超大陸」。然而,羅迪尼亞超大陸的聚合狀態未能持久,在歷經約 10 億年的時間後,該大陸歷經分裂與重組,進而形成了新的超級大陸——「潘諾西亞大陸」。

在潘諾西亞大陸形成後,於約5億至2.5億年前,整塊大陸漸次分裂為兩大主要陸塊,即北方的勞亞大陸(涵蓋當下的北美、歐洲及亞洲北部)以及南方的岡瓦那大陸(包含現今的南美、非洲、南極洲、澳洲與印度),而橫陳於二者之間的為廣袤的古特提斯海。

歷經數億年之後,於距今大約 3 億至 2 億年前,地球大陸板塊持續位移,勞亞大陸與岡瓦那大陸愈發趨近並最終融合為一個整體,構建出「泛大陸」,此即為眾人所熟知的「盤古大陸」——在這一完整大陸的周邊,存在著一個環繞地球的海洋,稱作「泛大洋」。

約2億年前,盤古大陸逐步分裂。起初,北半球的勞亞大陸與南半球的岡瓦那大陸相互分離,其後二者又分別持續分裂,進而漸漸構成了當下我們熟知的大陸格局:五大洲,即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四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還有無人居住且冰雪覆蓋的南極洲。

正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所述,此語原用以闡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諸大國間的政治糾葛,然而其亦巧妙地以小見大,對地球大陸板塊的運動予以了刻畫。

故而,當我們對大陸的布局有所熟知後,地球板塊仍會每日進行細微的移動,且會「積微成著」,進而在未來數百萬年至數億年的時間裏,造就新的超級大陸——「終極盤古大陸」。顯然,此大陸亦非地球板塊演化的盡頭。

【有「生命」的地球板塊】

於前文所述中,我們頻繁論及兩個概念——「板塊」與「運動」。難道,地球的大陸自行「長腿」,且能夠隨處移動?實則,可以認為,地球是具「生命力」的。

倘若將地球如同一西瓜般一分為二,我們能夠發現,地球內部存在著層層疊疊的繁雜結構。由地心往外,依次為處於最內部的地核、位於地核上方的地幔,還有處於最外層的地殼。地殼與地幔頂部共同構成了巖石圈,此乃我們所站立的大地以及海洋底部之所在。

地核包含內核與外核,二者均由鐵和鎳構成。內核呈固態,外核為液態,且是地球磁場的生成之源。地幔在地球體積中占比頗高,可劃分為上地幔與下地幔,呈半固態,能緩慢移動。

關鍵在於上地幔頂部軟流層內——地球內部熱量致使地幔物質產生熱脹冷縮現象,造就了「熱地幔物質上升、冷地幔物質下沈」的對流迴圈,進而推動了其上方構造板塊的移動。毫不誇張地講,此部份堪稱地球的「生命之源」。

此前我們有所闡述,地球初始形成時宛如一個被熾熱巖漿海洋環繞的「火球」。當這些巖漿海洋冷卻之際,因多種緣由,如分布不均等,在地核形成之後,歷經地殼破裂、地幔對流等諸般過程,進而分裂成為各異的板塊。

當下我們通常把其劃分為六個主要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南極洲板塊 。

當兩個板塊彼此分離時,可將其稱作「張裂邊界」或「生長邊界」。在此過程中,地殼會受到拉伸並變薄,進而「門戶大開」,促使下方地幔的物質上湧,進而構成新的地殼。海底擴張便是由這一現象所引發。此外,板塊間的張裂行為還會造就裂谷、海洋與海嶺,其中東非大裂谷是最為知名的範例。

當兩個板塊彼此碰撞並相互擠壓時,此被稱作「碰撞邊界」或「消亡邊界」,這會致使大陸受到擠壓且升高,進而造就山脈或者島弧。簡而言之,喜馬拉雅山脈以及日本列島,實質上均是因地球板塊相互碰撞而「造就」的。

當兩個相互碰撞擠壓的板塊中存在一個為海洋板塊時,情形會有所差異。鑒於海洋板塊較為年輕且密度頗高,在與其他板塊相遇時,海洋板塊會俯沖入另一個板塊下方,進而進入地幔,從而構建成「俯沖帶」——正因如此,眾多海洋地殼便這樣被「吸納」至地球內部。

至此,我們能夠對「為何太平洋上無陸地」這一疑問予以解釋。鑒於俯沖現象的出現,太平洋仿若一張常有「褶皺」,卻又迅即被「捋平」的紙張,其地殼持續被「吸納」至與其相連的陸地板塊之下,致使太平洋區域難以積聚並維系大片的大陸地殼,如此一來,太平洋上自然無法形成陸地。

於太平洋之上,科學家測定出地球上距所有陸地最為遙遠的一點,此點即為處於南太平洋中部的「尼莫點」。它乃人類的「海洋極難抵達之處」,獨立於全部陸地及船舶航線,不但鮮有人至,就連海洋生物也頗為稀缺,故而,其成為了拋棄火箭與衛星的理想之地。

尼莫點乃地球上最為孤寂之所,然而,在人類科技持續演進之後,其竟變為「人類制造物的安息之地」。

地球板塊始終處於運動狀態,直至當下仍未停止,對此現象我們尚有諸多疑問亟待解決。然而,正如魏格納為證實其「大陸漂移學說」而奔波於地球各大洲,最終在第五次前往格陵蘭島探險時不幸死於暴風雪中那般,人類科學家中從不乏此類「殉道者」「苦行僧」,諸多疑惑遲早都會得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