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學技術水平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的生活。隨著流動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生物技術、高端裝備……一個又一個科技前沿領域,正在日益頻繁地登上大眾社交平台的「熱搜」榜,那些高冷陌生的學術名詞,也正在變成家喻戶曉的熱門話題。
可以說,當代中國人對科學新知的渴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科學,喜愛科學,積極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這是中國向高質素發展轉變的必經之路,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
在科技部、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三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全社會共同推動科普的氛圍,科普公共服務覆蓋率和科研人員科普參與率不斷提高。到2025年,要使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
然而,科學知識的普及並非一蹴而就,艱深晦澀的科學論文更不會「搖身一變」,自動成為老百姓津津樂道的談資。在科學前沿和大眾認知中間,科普工作者所發揮的橋梁紐帶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科技部釋出的2022年度全國科普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科普專、兼職人員達到199.67萬人,科普人員隊伍呈現持續壯大趨勢。
長期以來,科普工作者雖然在公眾科學素養提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其職業化發展卻相對滯後。大多數科普工作者僅憑一腔熱情在堅持從事科普工作,專業水平長期得不到認可,晉升通道不夠通暢,「獲得感」、「歸屬感」都有所欠缺。尤其在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媒體機構工作的科普工作者,由於業績成果難以達到所在單位職稱評審條件、沒有適合的職稱系列可以參評等原因,無法融入主流評價體系,會逐漸「邊緣化」。
職稱評審不但關系到個人的收入、福利等切身利益,更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職業選擇,制約著中國科普隊伍建設和科學傳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2023年4月起,中國科協試點開展在京中央單位自然科學研究系列科普專業職稱評審工作,這是繼北京、天津、湖南、安徽等地方相繼試水科普職稱評審之後,「國」字頭的部門首次開展科普人才職稱評定,也是首次在自然科學研究系列職稱評定中創造性地設定「科普」專業,科普工作者從此有了自己「專屬」的職稱評審渠道。
「英雄帖」甫一發出,各路「武林高手」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在首次評審獲得高級職稱的科普工作者中,除了有來自科技館、博物館等專業科普機構的人才,更不乏來自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媒體、出版、社會團體等的科普從業者,參與範圍之廣,足以證明科普隊伍對中國科協科普職稱的高度認可。
與大眾傳統認知中的職稱評審不同,中國科協科普職稱的評審辦法可以說既「實」又「活」。
在評審系列及方向上,中國科協科普專業職稱設定了科普研究、科普內容資源創作和傳播兩個專業方向。在工作業績條件方面,不但科普研究專案可以參評,科普領域教材教案、課程、音影片、文創、書籍、動漫、遊戲、廣播影視節目、電影、科普劇、科普期刊、報紙專欄、網絡專題、科普展覽、科普展品、科普賽事、科普資源平台等均可作為參評的業績條件。
在學術貢獻方面,不但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學術著作等可以參評,在主串流媒體刊發的優秀科普作品,網絡傳播量達到「10萬+」的,可直接等同於論文發表,認定為學術貢獻。
作為「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中國科協不但在以實際行動「破四唯」,更對科普從業者的工作性質有著深刻的理解。科普作為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領域,工作的方式和內容具有很強的多樣性,更要緊跟流動互聯網時代的傳播規律。將形式多樣的科普方式納入評審,認可取得良好網絡傳播效果的優秀作品,這些做法既貼合了科普工作的實際,又兼具了專業性和靈活性,受到了廣大科普工作者的認可。
前不久,中國科協在其官網上公示了2024年度科普專業職稱的評審結果,相信這項獨具特色的職稱評審工作會發揮越來越強的標桿作用和導向作用,引導全國科普工作者發揮出更多的創造性,心無旁騖地投身科普事業,不斷健全科普人才評價方式,打造一支懂科普、愛科普的高水平科普人才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作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湧流。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見,每一份堅持都值得被肯定。隨著科普職稱評審工作的不斷完善和推廣,相信假以時日,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比翼齊飛」的宏偉藍圖將成為現實,數百萬科普工作者將與各行各業的中國建設者一道,為加快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貢獻新的力量。
作者:丁佳 (中國科學報社)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