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聯合國都說沒救了的黃土高原,中國花70年來治理!如今怎麽樣了?

2024-03-26科學

黃土高原, 一個曾經被聯合國 都認為是「沒救了」的地方。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地理環境太惡劣了。

因為光照時間短、大氣幹燥,這種環境,非常的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再加上近幾百年來人類的破壞,使得黃土高原的植被遭到了更嚴重的退化,水土流失現象也是非常的嚴重。

一陣風刮來,就刮起一層的土,這樣的環境也讓黃土高原, 被評為是世界公認的最不適宜人類居住 的地區之一。

然而,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治理之後,曾經寸草不生的黃土高原,現如今也搖身一變,變成了一片青蔥濃郁的光景。

黃土高原究竟是如何治理的,能夠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裏,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奇跡?

黃土高原環境有多惡劣?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這首歌,相信很多人都能夠聽過,歌詞裏的「黃土高坡」就是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 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並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 總面積有64萬平方千米,橫跨了甘肅、陜西、內蒙古等7個省份。

盡管聯合國被評為「世界上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之一」, 但黃土高原上的常住人口卻達到了1.2億 ,同時也是中國人口分布第二密集 的地區。

因此,單是從黃土高原的人口上,相信你們也能看出來, 人類活動對於黃土高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近30年以來, 大規模的城鎮建設以及農業發展, 對於黃土高原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帶來的溝道侵蝕以及水土流失現象越發嚴重,黃土高原也變得越來越支離破碎。

嚴重的土壤侵蝕使得黃土高原的地形,變得越發破碎, 溝谷溯源侵蝕,河流凹岸被沖,重力滑坡,崩塌等現象不斷的發生。

水土流失現象的加重,也使得黃土高原的土壤肥力退化, 進而嚴重影響農業生產。

一些工業城市因為發展規劃的不合理,造成了黃土高原局部的水汙染、重金屬汙染,使得原本生態環境就脆弱的黃土高原,變得更加的脆弱不堪。

董誌塬和洛川塬溝道侵蝕劇烈, 塬面破碎化加劇, 部份地段甚至已將塬區瓦解。

除此之外,交通道路也是改造和影響地表過程的重要因素,對於黃土塬區景觀生態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再加上黃土高原那典型的大陸季風氣候特征, 夏季的降雨多且降雨分布的不均勻, 暴雨的沖刷也使得黃土高原的土壤侵蝕更加嚴重。

雖然說人類活動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從黃土高原自身的自然條件來看,黃土高原之所以會被厚厚的黃土所覆蓋,也是與它本身的地質條件脫不了幹系的。

黃土高原如何形成?

從黃土高原的地層與黃土分布來看, 它的原生黃土是第四紀冰期幹冷氣候條件下的風塵堆積物, 次生黃土是原生黃土經過洪積、沖擊改造而成的。

從時間的跨度來看,隨著冰期、間冰期氣候的交替, 黃土地層也呈現出與古土壤的交替變換, 不同地層的黃土厚度也各不相同,有1-2米的土層厚度,也有150-250米的土層厚度。

從黃土高原的發展歷史上來看,黃土的物質來源,在不同的時期和地區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早期, 將黃土搬運過來的主要搬運外力就是水。

隨著時間的發展,搬運外力也變成了風。

當然了,將黃土搬過來並不能直接的形成黃土高原,最終還是要靠黃土高原所處的氣候,將搬運而來的黃土經過一個風化過程後, 形成黃土物質堆積

而在特定的幹旱、或半幹旱的大陸性氣候條件下,就達成了黃土高原形成的最後一步。

因此從上述的多種因素來看,你要說黃土高原的形成,全部都是人類活動的結果嗎,並不是;除此之外還有氣候、地質地形等自然因素, 正是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之後 ,才形成了黃土高原這一奇景。

治理黃土高原

出了問題就要治理,否則就只能不斷的重復著「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迴圈,嚴重影響能源重化工工業基地的建設。

其實,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就已經開始著手治理黃土高原了,在幾十年的治理過程中,當地也是總結出了四套不同的模式,針對不同的地形地勢,因地制宜。這四種措施分別是 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以及區域綜合模式。

在生物措施方面,當地政府采用了荒山造林、以及封山育林等措施,總之就是使用各種手段,將植樹造林這件事給提上日程, 使得當地的植被覆蓋率上升。

在工程措施這一方面中,包括 修建梯田 以及 治溝造地工程

有人可能會問了,在黃土高原上建造梯田有啥用處呢?用處那可多了,首先梯田那一層又一層的台階,就能夠起到減緩坡度的作用, 能夠有效的攔截雨水 ,減緩地表的徑流速度。

要知道,在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的黃土高原, 能夠多留住更多的水資源 ,那麽就能夠養活當地更多的植被,而土壤肥力的提升,又能夠進一步的減緩水土流失的速度。

小流域綜合治理 模式中,主要措施體現在坡面和溝道系統的整治中。這一措施,你可以將其理解為是生物措施、以及工程措施的綜合。

區域綜合模式中,則更多的強調生態系對於整體的保護、以及修復。

上述所提到的四種模式,並不是彼此對立的, 而是互相配合,彼此相融的, 只為了將光禿禿的黃土高原給穿上綠衣服,將脆弱的黃土高原給修復好。

在治理黃土高原的過程中,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也曾擔憂過治理效果不盡如人意的淤地壩,然後轉而去尋求新的治理模式。

最終,經過了多番的摸索之後,才終於得出了 「植被建設」 是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以及改善生態環境的關鍵措施。

幾十年的偉大實踐,將曾經的黃山,變成了綠山,這些都是治理人員心血的體現。

在半個多世紀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總結出了 一套具有黃河特色的水土保持模式。

在這套模式的作用之下,截至目前, 黃河流域已經完成了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4萬平方千米 , 有將近一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了初步治理,跟1990年的水力侵蝕面積相比,減少了1/3, 植被覆蓋率也從之前的30% 增加到了60% 。

事實證明,我們對於黃土高原的治理手段,是完全正確的。

接下來,就是在維護好黃土高原的治理成果的同時,將土地利用與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相結合,完善農民收入結構,努力實作工業化富裕農民。

相信在未來,黃土高原的治理能夠步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