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長江的「處罰」:匿跡銷聲24年,野生鰣魚陷入「迷局」?

2024-03-09科學

前言:

長江,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母親河」,孕育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子孫的生存。

河中的魚類更是豐富多樣,其中不乏極品之魚,這也令長江在中國大地上有了「魚米之鄉」美譽。

河中的魚類資源豐富,也意味著長江漁民的生活能夠得以富足。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人類對魚類資源的過度捕撈和環境汙染,令長江中大部份珍貴魚類逐漸清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當年光耀一時的「長江三鮮」之一的鰣魚。

自1994年起,野生長江鰣魚便蹤跡難尋,且在十多年的禁漁期中,鰣魚的數量並沒有因此而有所上升。

那麽,野生鰣魚究竟是如何漸漸消失在長江水域中的呢?

又或許是有什麽迷局讓它們迷失在這茫茫長江中呢?

一、人類的盜獵。

自古以來,長江就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漁網」。

無數漁民依靠這條長河,過上了「魚米糊口」的生活。

而在這眾多的魚類資源中,飽受風評之最的便是那條滋味獨特、價格高昂以及光彩奪目的鰣魚。

不得不承認,作為一條河魚,鰣魚的價格一直都十分昂貴,這也令它成為當時眾多食客憑借口味和地位標榜自己的「必點菜肴」。

正是因為如此,這條本該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食,憑借其價格和身價,很快被人們神話成了一種滋補食物,這也帶來了鰣魚在市場上價碼一路攀升。

為了爭奪越來越高的利潤,漁民們紛紛搭乘漁船追尋著這些高價值的河鮮。

他們不僅在產卵季節大肆的動用各種工具捕撈,甚至還聯合在一起打撈,這一切都讓本應是自然繁衍的鰣魚族群驟減,甚至一度出現了絕種的危機。

二、環境的惡化。

除了人類的過度捕撈,長江的水環境也正變得越發惡劣,這也讓大多數水產資源在其中無法生存。

正如專家們所說,水環境的惡化很大程度上也是鰣魚消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多人可能不服氣,覺得一條河魚又何至於這般挑剔呢?

其實這並不是挑剔的問題,很多河流的魚類對生活環境是十分挑剔的。

它們不僅對水體的PH值有要求,對水溫、氧氣溶解度等等也都有特別的要求,稍有不適,就有可能導致魚類死亡或者生病。

而就在1980年的時候,長江的水環境就已經出現了惡化的苗頭,惡質的工業廢水、生活汙水、農業投放的農藥和化肥等等都讓長江的水質一落千丈。

據統計,光是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每天流入長江中的廢水就多達8000多噸,長年累月糟踏這般惡質水源,魚類資源受到的影響可想而知。

而在長江這條流域中,除了水體狀況不佳之外,還有很多其他不利於魚類生存生長的因素存在。

不斷修建的水利工程讓長江的水流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大量的淤泥、泥沙讓水域變得混濁,這些都讓大部份魚類難以在其中生存,鰣魚自然也不例外。

作為長江中遊一支重要的河流,贛江一直以來都是眾多魚類產卵和孵化的理想之地。

而正是因為這一點,人類的盜獵尤其在它的產卵地峽江一帶愈發猖狂,嚴重危害了這裏的魚類資源,甚至一度讓鰣魚在這裏銷聲匿跡。

為了保護這裏的魚類資源,當地政府在1987年就已經開始出台相應的政策,嚴禁任何人在產卵時期捕撈魚類。

除此之外,沿江各地還聯合出台了【鰣魚保護計劃】,從產卵到幼稚期的鰣魚全部納入保護範疇。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國內的鰣魚資源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

漁民們以及一眾科研人員們都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以期能夠重新挽回這一失落已久的寶貴資源。

這一切的迷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為什麽野外監測時幾乎沒有發現鰣魚的蹤跡呢?

又或許是有什麽其他原因令這些鰣魚無緣再度回到長江水域呢?

三、自然規律的改變。

鰣魚在長江生態系中擔任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們不僅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更是許多捕食性動物的食物來源,甚至還能迴圈凈化水體,對於整個生態系來說,鰣魚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不得不說,這些以人類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著實讓鰣魚一度備受威脅,但世事無常,隨著時光流逝和人們意識的覺醒,長江的生態環境也漸漸有了改善的跡象,但鰣魚的數量卻依然沒有因此有所起色。

這一切又是出於什麽原因呢?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相關專家們終於找到了這一迷局的答案,那就是鰣魚的自然規律發生了改變。

改變自然規律的元兇就是人類修建的水利工程。

長江作為中國第一大河流,其流域自然環境復雜多變,正是因為這種特殊之處,讓它能夠孕育出多種魚類資源。

其中鰣魚最為特殊,它的洄遊和產卵過程都十分有講究。

它們並不會在長江中遊過多久,只有來到贛江這裏才會產下精美的魚卵,這些魚卵需要在特定的水域中孵化十七八個小時左右,待孵化完成後,這些幼魚又會繼續隨波逐流,直到等到了最適合生長的時機。

正是因為這種生存方式,一直以來鰣魚都是漁民們眼中的「肥肉」,但這種過度捕撈的做法卻也讓鰣魚的族群數量急劇下降。

為了保護這一瀕臨危險的物種,1987年,有關部門終於出台了【鰣魚保護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不僅有關部門在贛江上遊一帶進行了全面禁捕,還在其他地方劃設了專門的保護區,禁止人為幹擾鰣魚的生產過程。

可遺憾的是,即便有了這些防範措施,但鰣魚的數量卻依然沒有因此有所好轉,經過多年的偵查和調查,相關專家們終於找到了這一迷局的答案,那就是人類修建的水利工程徹底改變了鰣魚的自然規律。

鰣魚之所以能在贛江順利產卵,主要還是因為這裏的水流狀況,每到夏季贛江便會迎來汛期,這一時期內水位忽高忽低,水流迅猛,而正是這股迅猛的水流,為鰣魚產卵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

科研人員在對鰣魚產卵過程進行觀察後發現,其產卵的數量和贛江水位的變化以及洪峰的強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而來到七月時贛江便會出現一次明顯的漲水過程,這一漲水過程對於鰣魚來說十分重要,但近年來,來到這裏的鰣魚卻總是屢屢受阻,無法順利完成產卵過程。

而改變鰣魚自然規律的元兇,那就是長江中遊安裝的一座座水利工程。

這些工程的建成讓贛江的水位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曾經頻頻出現的汛期,如今卻愈發不再穩定。

四、無從辨別的真假。

從1994年起,鰣魚便再未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而在十年禁漁的時間內,鰣魚的數量卻依舊沒有因此有所改觀。

其漸漸消失的蹤跡,也令人們對此產生了不少疑惑和猜測。

隨著時代的發展,土特產的名聲愈發嘹亮,讓很多人將目光投向了鰣魚。

為了滿足人們對鰣魚的需求,很多商家便推出了「鰣魚」產品,在人們的誤導下,許多人都以為自己品嘗的便是長江野生鰣魚。

但經過專家們的一系列檢測和調查,最終發現,商品市場上的所謂「鰣魚」大都屬於誤導消費者的偽劣產品。

根據專家們的介紹,鰣魚的學名為「Tenualosa reevesii」,而在國內市場上,所謂的「鰣魚」大都是屬於其近緣物種。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外形差不多,口感也差不多,但卻不知道,這一舉動其實是在繼續侵蝕著長江水域內魚類的生存環境和機會。

很多近緣物種在不同的環境下都會產生變化,若將這些變異的物種直接放入長江中,極有可能會對現有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的沖擊。

正因為如此,長江中遊的鰣魚生存環境愈發嚴峻,生存機會愈發稀少。

而在人類的固有思維中,若不能透過人眼進行辨別,那麽我們就要透過一些列的檢測手段來替代,但可惜的是,在如今的科研技術下,我們依然無法從已經捕捉到的鰣魚身上得到任何有效的資訊。

面對如此情況,漸漸褪色的長江鰣魚又該何去何從呢?

一些專家認為,完全「放手」不是長久之計,我們需要繼續保護這一寶貴資源,及時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

還有一些專家則認為,要將鰣魚的族群數量恢復到巔峰時期並非易事,我們應該向更多的地區引入這一物種,讓它在這裏重新尋找到自己的家園和生存空間。

無論如何,想要讓鰣魚重現長江水域,我們還有著一段漫長而坎坷的道路需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