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每人都可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 培養人才不是掐尖搞競賽

2024-03-31科學

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 受訪者供圖

2023年6月30日,工作人員(右)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內舉行的「科創教育集市」上向小朋友介紹一款帶有編程功能的影像辨識裝置。 新華社發

「教育還需要從對知識的過度追求中,重新回歸到人本身。」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對南都記者談起當前教育面臨的變與不變,「以知識傳授為宗旨的傳統教育核心,在人工智能時代必然要面臨根本轉變。」他的觀點擲地有聲。

倪閩景認為,作為替代人工的智能,從學習角度來看,AI就是一種能力強大的知識工具。機器學習從知識的深度廣度上是完全輾軋人腦的,所有工具性的知識學習全部都可以被AI替代,而工具的發展則是人不斷得到解放的過程。人工智能替代的是人類的工具性,留下來的不變的是學習過程本身對人類的意義,如塑造人的價值觀、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線。擔任上海科技館館長以來,深感傳統學習方式亟待變革的倪閩景,更潛心關註青少年科創教育質素的提升,去年兩會還送出了相關提案。「只會解解題難出科學家!」倪閩景疾呼。

在他看來,教育內容和目標的變革,不僅是AI時代大潮給教育提出的挑戰,也是當前教育系統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和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教育素養的緊迫需求。「人工智能大潮之下,確定無疑的是教育需要改變,從教學目標到教學內容和方式,都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而其中最核心的正是對教育內容的變革。」他說。

專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兩會,倪閩景帶來了一份【關於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提案】。「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不是掐尖搞競賽。「向南都記者解讀這份提案時,倪閩景表示,基礎教育對創新人才培養最大的貢獻讓學生的大腦更多樣化,「希望我們的社會對那些天賦異稟的孩子在課余給予更多的機會和寬容,讓他們的興趣堅持多一條路可走。」

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要寄希望於所有的孩子 進行多元化、長鏈條培養

南都:您曾撰文提出,「人人可以成為拔尖人才,關鍵問題是怎麽給他土壤」「拔尖人才培養一定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在一起培養,獨狼式創新不再適應現代社會需要」,如何理解?

倪閩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但是對於拔尖創新人才的認識和培養方法需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誤認為拔尖創新人才是天選之人,只要把這些天才掐尖篩選出來培養就行。事實反復證明,只要智力正常,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拔尖創新人才。我始終堅信,要寄希望於所有的孩子,讓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才有行動力,允許每個孩子去試錯,哪怕是錯誤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二是誤認為把超常兒童歸攏到一起,做超前拔尖學習和訓練就能夠培養出拔尖創新人才。然而集中培養反而減少了人才成長需要的多樣化環境。學習的本質是塑造人的大腦,不一樣的大腦才是未來創新的基礎。

反過來看我們當下的教育,我們的孩子已經很卷很努力了,國家也很重視,為什麽還是很難培養出拔尖創新人才?基層教育生態根子上還是老一套,單一的教學方法、單一的考試評價、從小學到大學整齊劃一的教育追求。這種工具選拔式教育形態,培養一般的科研人才是有效的,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絕對是行不通的。錢學森之問怎麽回答?就是要構建多樣化的教育形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讓大量的人才在多樣的學習形態下鉆研各自不同的研究興趣,甚至錯誤和缺點都會成為多樣化的優勢。只有在這種教育氛圍中才會自然湧現拔尖創新人才,國家的創新教育才能落地。

南都:誠如您所言,拔尖創新人才必然是多元化、長鏈條的培養,那麽今年兩會在人才培養領域您有帶來哪些相關提案嗎?

倪閩景:今年我帶來了一份【關於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提案】。提案中我關註到一個現象,部份高校非常重視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有的高校在高中甚至初中招收超前拔尖學生,集中舉辦少年班,甚至一些基礎教育階段學校也在效仿集中舉辦拔尖創新班。如果這種情況進一步擴大,將對基礎教育階段教育教學造成較大沖擊,進一步引起學校師生和廣大家長的焦慮,對未來人才的培養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培育學生們的創新素養,不是要讓學生去掌握十分深奧的創新技能,更不是去關起來集中搞奧賽。創新人才的特點就是興趣與眾不同,不是說哪熱就一窩蜂擁上去研究,拔尖的創新最初一定是在小眾甚至冷門的領域引爆的。

所以我不同意把這種有天賦的孩子選拔出來集中培養,但我堅持支持要給這樣的孩子一條特殊通道,讓他們能尋找到自己興趣持續發展的路徑,這需要教育政策上一條龍設計。人才的培養,從基教到高教,小學中學大學一路上來是個長鏈,持續性通道怎麽設計落地,這既是難題也是破壁之法。最核心的培養方法就是動手實驗,哪怕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天才科學家,無一例外從小都是在動手實驗中成長起來的,要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實踐的寬容氛圍和教育土壤,給這樣的孩子多一條路可走。

我在提案中就建議,要著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科學教育體系,在思想方法和實踐方法上找到中國式突破,站在傳統文化傳承與重塑的角度,為科學精神的旺盛生命力提供文化土壤。科學教育需要多樣化的行動,要加強校內外科學教育的協同,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空間和機會,同時也要打破科學家神話,讓科學回歸理性。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來說,多樣化、實踐性,唯此二途而已!

談科學教育

科學教育做「加法」校長是關鍵 要點燃孩子的科學之夢

南都: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科學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您在今年科創校長空間站新春特別活動中曾說,國內的科技文博館熱潮背後代表了一個教育的回歸和轉向,能否具體解讀下?對於未來的科創教育落地工作有哪些啟示?

倪閩景:為什麽近年來科技文博的實體教育場館這麽火爆?因為整個世界的學習變革正在發生,教育在急劇轉型,轉向實物教育。科技館、文博館的核心特點是實物教育,和學校的符號教育是不一樣的。

這種實物教育和學校的符號教育,在學習範式上有著主動吸收和被動接收的差別,實物學習具有「再發現的可能性」,是一種投入情感的主動式學習,更加能夠引導孩子形成專註力、自驅力和創新力。學習的本質是自主,而教育的本質是點燃,點燃孩子的自主學習的欲望與熱情,上海科技館的使命就是點燃孩子的科技之夢。

現在是資訊化時代,資訊太泛濫了,資訊不再重要,註意力重要。海量的資訊把我們的孩子淹沒了,就像農田裏灌滿了水淹沒了禾苗,那靈感與創新就發不了芽。需要抽離,那來到科技館裏就像透氣,本質上是讓註意力重新集中,自主專註地看展,這是一種浸潤式主動式的學習。

南都:您長期關註科普教育,此前您曾撰文指出,科技類場館是高質素實施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在您看來,面向中小學生的科學教育中,科技館如何發揮作用?對此,上海科技館有哪些實踐經驗?

倪閩景:如何利用上海科技館豐富的科學教育資源,更好地為中小學生服務?這是我自2023年擔任上海科技館館長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科技館館長的身份也讓我對接了很多科學界人士,調研中我發現,科創的專案和方向有很多,對很多科研工作者、科學家們來說,他們也需要有一個好的科普平台,到中小學生中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做一個平台集聚起學校、企業、科普場館等各類資源,連線青少年科學教育的「校內校外」「館內館外」課堂?這也是我館在去年聯合上海市科創教育指導委員會共同組辦「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的初心。

搭建這個平台,目的就是統籌多方力量共同推動科學教育,讓更多中小學生走進科技單位,也讓更多有誌於中小學科普的科學家、科技單位走近中小學生。在實操過程中,我發現,科學教育進校園,首要關鍵在「抓校長」。一所學校,校長重視科學教育了,他學校的課程設計就會往科學教育去引導、好的科學老師他會去引進、經費會投向實驗室專案的建設、學校育人活動也願意多請科學家了,校長是關鍵!要喚起更多校長對科教工作的參與熱情。

我們「科際穿越·科創校長空間站」舉辦半年多來,邀請了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家、人文藝術家等數十位嘉賓走進中小學為校長、學生作演講,活動的線上線下傳播量破千萬,這種科普教育的形式孩子師生都喜歡,我認為是值得堅持下去的。

上海科技館還設定了一些可供孩子自主實驗的套裝資源,希望能夠送到全國的學校裏去,送到孩子們觸手可及的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的學校。

談青少年群體心理健康

去除社會對心理疾病的病恥感 構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支持體系

南都: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您剛才提到寬松的教育土壤和鼓勵試錯實踐的社會氛圍很重要。但是我們也能感受到,當下教育中焦慮內卷的情緒彌漫,尤其是在中大型城市的基礎教育階段。教育的功利化價值取向也一直是老大難的問題。您怎麽看待時下家長師生的教育焦慮和內卷?

倪閩景:教育焦慮,這是社會快速變化疊加技術爆炸帶來的階段性問題,不全是教育本身的問題,更多是社會發展帶來的,需要時間來消化。我們這一代所有的東西都是借改革開放的紅利奮鬥出來的,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生產力飛躍,推高了人們的期望值,與期望相伴生的焦慮也相應激增。

社會的這種情緒也不可避免地要傳遞給我們的孩子,社會就是無數個小家庭構成的,現在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焦慮也受社會大環境中「劇場效應」引發。

很多家長孩子為什麽「被動卷」?被社會焦慮的情緒裹挾了;怎麽辦?只透過教育內部的改革來緩解這種焦慮;怎麽改?教師的態度很關鍵,教師教育的價值觀,是否具備教育家的情懷,是唯分數論唯考試論還是真正意義上的「樹人」,這對教育生態的塑造是非常關鍵的。

尤其是要破除學校教育功利化導向,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一個完滿的人,一個擁有自主性、良好的人際關系、韌性與堅持的人。成功與幸福感源於這三個內在的核心素養,而不是在於考上好大學。破解內卷,有些是需要時間沈澱,更深層的則是需要靠解放自身的教育觀念來破解。

南都:「雙減」施行以來,多地頻現減負「不到位、不徹底」的情況,教育功利化的導向仍在加劇孩子的學業負擔。與壓力伴生的就是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有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下抑郁癥患者已占總人數的30.28%。今年全國兩會不少代表委員都提及,要盡快健全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幹預介入機制。您認為,在中小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方面,上海做得怎麽樣?如何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社會支持,構建相應的介入機制?

倪閩景:青少年群體心理健康,其實也是一個全球性難題。上海20年前就開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現狀卻是心理疾病人群越來越多。一味加強心理輔導其實是緣木求魚刻舟求劍,走到死胡同了。心理問題一旦出現,治愈是很漫長的過程。所以我一直強調預防是核心,「治未病」。預防就是抓幾個關鍵,比如關鍵行為就是戶外活動、吃新鮮食物、避免不當的胎教和早期教育。從心理調節角度來看,上一節心理輔導課,不如讓孩子們自由自在地打一場籃球。現在都說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孩子,戶外活動多了,孩子心理問題也會減少了。

上海之前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為主來抑制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我認為是不夠有效的,全國不能跟著走。只有以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成因機理綜合研究為基礎,以開展廣泛的社會科普、正確認識心理健康為先,以全社會積極預防為主,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為輔,並建設心理疾病檢測網絡與治療應急機制,才是綜合治理之道。寧願增加體育老師也不要增加心理老師,寧願增加音樂課也不要增加心理健康課,寧願增加科學探究室也不要每所學校都建心理咨詢室。當然對所有教師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特別是班主任和家長還是十分必要的。

要說到社會支持,我建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聯動醫衛系統形成一套預警應急機制,這個技術上是完全能支撐的,很多孩子一旦有相關的病歷病情上傳,學校老師就能及時提前介入幹預。

其次更重要的社會支持,是全社會病恥感的觀念要去除。現在社會對心理疾病的人群還是有歧視的,需要更多的寬容度,給他們更多的機會,這才是一個現代社會文明應有之義。

基礎教育對創新人才培養最大的貢獻讓學生的大腦更多樣化,希望我們的社會對那些天賦異稟的孩子在課余給予更多的機會和寬容,讓他們的興趣堅持多一條路可走。——上海科技館館長倪閩景

采寫:南都記者 呂虹 蔣小天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