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輪到中國體驗遍地黃金的快樂了?青海盆地發現金礦,儲量超43噸!

2024-08-23科學

當下金價已然突破每克 700 元,當許多人懊悔此前未多囤之時,中國的柴達木盆地竟發現了新的金礦。

許多人似乎在新金礦中尋覓到了希望,此次的金礦是否能夠致使一路飛漲的金價有所下降?

【新發現43.2噸,價值超200億元】

灘間山處於柴達木盆地北緣,五龍溝位於柴達木盆地南緣。此地向來為傳統的金礦區,多年來地質隊的勘查始終未停。

柴達木盆地總面積逾 25 萬平方公裏,乃國內礦產與能源的關鍵富集區域。此次新礦資源被發現的兩個礦區,屬於極具代表性的超大型金礦床。

此次所發現的儲量規模達 43.2 噸,預估經濟價值超 200 億元。據地質勘探人員表示,此前對這一地帶的探測存在認識欠缺,且探測方式單一,進而制約了找礦的突破。

然而,鑒於新的研究及探尋實作突破,勘探人員判定新發現金礦的區域,具備成為世界級金礦床的潛能,國內另一處與之類似的大金礦位於山東。

截至當下,青海省整體已探明的黃金儲量達 481.66 噸,保有資源量為 347.11 噸。就產地而言,全省金礦共計 346 處,其中規模最大的礦位於曲麻萊縣,其儲量達 108.63 噸。

於勘探人員而言,新發覺的黃金儲量,既能夠保障當地原有的金礦企業持續開展生產活動,又能夠促進本地民眾實作就業。

縱觀人類開采及使用黃金的歷程,早在 3500 年前,中國古人便已深知黃金的價值所在。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古代黃金使用的有力證明,與殷商遺址的發掘相關。諸如安陽的小屯殷墟遺址、輝縣的殷商墓群遺址,考古工作者均在其中發現了大量的金葉、金箔乃至金塊。

據此從時間推斷,中國人對黃金進行加工並加以使用的歷史,已然超過 3500 年甚或更久。

現代人對彼時的制金技術感到驚嘆,然而更引人的是,當時的人們究竟是憑借何種方式認識到黃金的稀缺性及其價值的?

此問題顯然已無確切答案,然而依據各類傳說,後人認為黃金的利用歷史,甚至能追溯至更早的 4000 多年以前。

據傳在黃帝以及堯舜時期,民眾已明晰黃金的價值,甚至憑借對黃金的冶煉來煉制丹藥。

盡管此說法缺乏考古遺址作為支撐依據,然而所透露的資訊仍可表明,中國人對於黃金價值的認知,的確由來已久且頗為系統。

在現代人具備系統的化學知識之後,方才明晰了黃金的構成情況。例如,依據黃金的成分與含量,能夠劃分出含銀量低於 5%的自然金,還有含銀量較高的含銀自然金。

在現代的礦產範疇,其通常被統稱為自然金。而在古代,缺乏系統的礦產知識之時,古人對黃金類別的認知水平並不亞於現代。古代的自然金,一律被稱作生金。

並且古人很早就知曉,金子並非獨立成礦,而是摻雜於砂石之內,這與現代礦產學中關於金子伴生的特性闡述相符。

據宋代時期的相關典籍所述,小的生金像麥粒般大小,大的如豆子一般,再大些則似人的手指頭。

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亦曾記載有一種「黃牙」金,此所謂黃牙,乃指自然金之形狀仿若樹枝。除卻黃牙,其在書中亦提及漢江與五溪等地存有麩金。

所謂麩金,亦稱麩皮金,此乃泥沙河流中自然金的形態特征。由其他典籍的記載可知,古人很早便依據金子的特質,區分了挖金與淘金。

挖金指於山中獲取蘊含金子的礦石,經冶煉從而提取出金子。而淘金,如其字面所示,是在河流等區域的泥沙裏,搜集呈碎屑狀的生金。

於河流泥沙裏淘取黃金,亦稱作淘砂金。在唐代,劉禹錫曾親見淘金之艱難:日照使得澄江江霧散開,淘金的女伴布滿江灣,美人的首飾以及侯王的印璽,皆源自沙中浪底。

僅用寥寥數語便闡明了淘砂金的流程與所處區域,並且淘金者為女性,這顯示在金子的產出方式方面,諸如挖金此類重體力工作由男子承擔,而淘洗這種較為輕松的工序,則由女工負責。

遍身綴滿金飾之人,決然不會是辛勤的淘金者。並且古時的王侯貴族,不單生前需享用黃金,就連亡故後也要以大量黃金隨葬。

諸如漢代的金縷玉衣、唐代的純金制成的禪杖等,其中所凝聚的,皆是古代淘金者與匠工的辛勤付出。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金子這種礦物深埋於地下,經人們歷盡艱辛提煉而出,而其中的大部份在被制成首飾工藝品後,卻又被當作陪葬品再度埋入土壤之中。

毋庸置疑,一部有關金子的運用史,實乃「折磨」勞動者以及黃金自身的歷史。

值得的是,鑒於淘金技術愈發先進,古人在知曉黃金的價值之後,也曾施行過禁止開采黃金的舉措。

一方面,在中國古代長期的發展歷程中,主要貨幣由銀與銅組成,民間私自采挖金子的行為,會對朝廷及國家的貨幣流通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在古代缺乏先進技術的情況下采挖黃金,需要眾多勞動力。這對於以農耕為核心的國家而言,大規模的勞動力轉移,對穩定發展不利。

此外,采挖黃金會對地貌環境和河流造成大規模破壞,因而針對眾多特定區域的金礦,古代朝廷在某些時候會施行嚴格的禁采舉措。

盡管朝廷不時明令禁止,然而民間自發的采挖行為從未被完全遏止。故而千百年來對於金子的認識,借由使其重現於世得以逐步延續。

【國內金礦的分布特點】

依據當下的研究成果,國內的金礦床主要涵蓋石英脈型、蝕變碎裂巖型、糜棱巖型等等。

其中,石英脈型金礦床所占比例居首,規模達 55.6%。蝕變碎裂巖型規模位列第二,占比為 23.6%。

簡單而言,金礦的分布主要存在於各類巖石類別之中。民間所傳的金脈或者金勢,實則為金礦於巖石內的分布狀況及走向。

就金礦的地域分布而言,不同區域間的類別分布存在顯著差異。以東北地區為例,存在數量各異的金礦分布,其類別差異亦較為明顯。

在清代興起的闖關東潮流中,眾多人員乃是沖著淘金與挖金前往。而東北恰好為滿清貴族的發祥之所,采金塊礦極易損毀當地的水土景觀。正因如此,清代有關禁止采挖黃金的律例極為嚴格。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昔日闖關東的人群裏有諸多為山東人,而透過現代地質勘探得知,山東地區的黃金儲備量於國內屬最為豐富之列。

除東北地區與山東外,西北各省以及南方眾多地區,均存在金礦的分布情況。據不完全統計,至本世紀初,國內 727 個縣級行政區皆有金礦,處於開采狀態的金礦床達 4000 余處。

盡管整體規模分布較廣,然而國內單個礦床的黃金儲量有限。多數地區的礦床規模偏小,多為小型礦與中型礦。

過往的勘探表明,僅有山東以及西北的甘肅存在為數不多的幾處超大型金礦床。

然而就近日於柴達木盆地的發現而言,當地金礦具備成為超大型礦的潛質。且勘探人員指出技術的單一性,這意味著國內或許尚有超大型礦,只是迄今尚未被發覺而已。

截至當下,已勘探的金礦資源地逾 7000 處,具規模的金礦床約 1000 個。

此外,中國金礦分布的另一顯著特征為伴生金,其規模在金礦總儲量中占比 28%。多數伴生金源於銅礦,少量出自鋅礦。

伴生金礦數量居於前列的省份為江西、甘肅、湖南、湖北以及安徽,這 5 省的規模在伴生金總儲量中占比達 67%。其中,江西在國內屬於伴生金礦數量最多的省份。

黃金的形成時間跨度頗為漫長,國內超半數的金礦資源形成於前寒武紀時期,另有 36%左右的規模產生於中生代和新生代時期。而在古生代時期形成的金礦規模最小,僅占 5.7%。

【國內的主要金礦有哪些】

當下,國內的黃金年產早在十年前便超出 420 噸,此產量多年來一直雄踞世界榜首。主要的金礦計有 10 個,其產量占總產量的 45.65%。

紫金山銅礦地處上杭縣,其既產出銅,亦產出金,起初的年黃金產量僅約 8 公斤。至 2010 年,此規模已達 16000 公斤。

焦家金礦地處掖縣,於上世紀 70 年代進行開采,迄今累計采金達 33 噸。

三山島金礦地處萊州灣,自上世紀 80 年代起,其累計采金量已逾 48 噸。

貞豐縣的爛泥溝金礦,儲量規模達 110 噸,遠景規模超 130 噸。

位於鶴慶縣的北衙金礦,此前探明規模達 151.28 噸,其儲量規模在雲南省位列第一。

除了前述的 5 個金礦,國內尚有長山壕金礦、夏甸金礦、新城金礦、大柴旦金礦、玲瓏金礦等,其儲量與采挖規模亦頗為可觀。

【結語】

然而,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嚴峻的現實,即便柴達木金礦的儲量頗為可觀,卻也無法一次性完成開采,將其全部開采完畢至少需歷經十年之久。

換言之,一個金礦的被發現對於世界金價的影響近乎於零,多數人所期望的黃金價格下降,恐怕難以實作。

這便是黃金,人類對其的鐘愛,一直難以停止。

【中國黃金礦業的歷史源流、資源特性及主要分布狀況】 中國礦業網 2017 年 3 月 23 日

【中國十大金礦——國內金礦資源與分布狀況】 中國礦業網 2017 年 9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