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爾濱」的冰一年不化?哈工大教授為你講解冰的取用之道

2024-01-26科學

這個冬天,南方遊客勇闖哈爾濱,一路北上感受冰雪世界的美麗,冰雪大世界成為寶藏打卡地。那麽你可曾想過這麽大規模的冰從哪裏來?網傳「存冰」一年不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哈工大物理學院任延宇教授為我們揭開謎底。

哈工大物理學院任延宇教授介紹,冰雪大世界的冰都是取自松花江的自然冰。松花江產冰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松花江水質清澈,冰塊晶瑩剔透;江水含沙量低、雜質少;松花江冬季水流緩慢,這樣形成的冰塊密度均勻、氣泡少。

因此,采冰需要在松花江水流更為緩慢、水質更為清澈、冰層透明度更高的江段進行,這樣采得的冰塊「顏值」很高!

每年11月份,近萬名冰雕師傅便投入到了這一浩大工程。只是這時,松花江結冰厚度尚未達到建造要求,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智慧的古人早已在古籍中給出了答案。「鑿冰沖沖,納於淩陰」,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人們便已掌握了完善的存冰技術。來自冬天的冰,在當時就可以給夏天送去清爽。

好奇的朋友們可能要問了,這些存冰如何「熬」過炎炎夏日?背後有什麽「魔法」呢?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克勞修斯表述,熱量可以自發地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但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不難想到,為防止冰塊融化,自然需要減少熱量的輸入,延緩熱量的傳輸過程。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的保溫瓶、水壺等正是套用了這一原理。面對數十萬立方米的冰塊,節約存冰成本也成為需要考慮的問題。

圖片由哈工大提供

冰雪大世界的存冰利用了傳統儲冰方式與現代多層保溫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儲存。隔熱層利用了稻草、珍珠巖、塑膠等保溫材料,為壘好的冰垛打造了一個經濟適用型的「保溫杯」。因此,即使經過夏天的高溫,到冬天再來臨時,也可以保證70%以上的存冰符合使用標準。

目前,浩浩蕩蕩的采冰車隊正忙碌於松花江畔,積極「備賽」2025年冰雪大世界,打造世界一流的冰雪盛宴。

龍頭新聞·生活報記者:呂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