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太空人登月後不敢回看地球,他們為何不安?在害怕什麽?

2024-08-08科學

月球離地球最近,它還是地球的保護星。

1969 年 7 月 20 日,岩士唐成功登上月球,帶著全人類的希望。

岩士唐登月後受訪時竟說自己不敢回看地球,這是咋回事?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都登上了月球,可他們都說在月球回望地球時,心裏會感到不安。

月球環境到底如何呢?

月球人眼中的地球啥樣?

太空人們在探索的時候又有啥新發現?

究竟是啥原因讓太空人登上月球後就對地球感到不安呢?

今天就帶大家從陌生的月球環境、恐怖的母星、渺小的眾生這三個方面來一探究竟。

【陌生的月球】

自古以來,人們都愛夜晚看星星,一擡頭先看到的就是披著銀色光芒的月亮,大家都用特別美好的詞誇它。

然而太空人登月後,看到的卻是坑坑窪窪的月球表面和灰白色的土壤,周圍一片漆黑。

這跟神話裏月宮的瓊樓玉宇相比,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也難怪太空人們會感到失望。

太空人得適應月球的重力,畢竟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地球上可以舉起 60 斤的東西,那麽在月球上就可以舉起 360 斤的東西了。

所以在影片裏我們可以看到,太空人穿著厚厚的宇航服,拿著沈重的器材,卻依然能在月球上輕松地行走。

不過,適應月球重力是需要時間的,稍不註意就會「一跳千裏」,這讓人擔心自己會不會直接跳出月球,哪還有心情看地球呢?

另外,月球上沒有大氣,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都非常低,這導致月球表面的晝夜溫差特別大。

要是太空人恰好也要著陸,那他們就得面對零下 183 攝氏度的黑夜了。

在這兒,他們得忍受極度的嚴寒和漫長的黑夜。

不是有那麽句流行語嘛,「到點了,網抑雲啦!」,這說的不就是人在晚上的時候更容易胡思亂想嘛!

更何況,都說「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雖然月球上的時間沒有神話裏說的那麽玄乎,但跟地球相比,差異還是很大的。

因為地球自轉,一晝夜是 24 小時,人們也習慣了晝夜交替的生物鐘。

不過月球的一天差不多等於地球的一個月,要是一直處於漫長的黑夜,太空人們心裏可能會感到不安。

在自然環境和情感的雙重影響下,太空人們雖說不會對地球感到害怕,但他們難免會對周圍的情況感到壓抑。

好嘞,現在就請大家跟著本文去瞅瞅「月球人」眼裏的地球吧。

【恐怖的母星】

地球就像一位母親,孕育了無數的生命,人類也是她的孩子。

在太空裏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空間站拍的地球老好看了。

哇塞,那巨大的雲層、湛藍的海洋、鬼斧神工的地貌、巍峨聳立的人造景觀、還有華麗的燈光夜景,簡直讓人沈迷於地球的美奐絕倫之中啊!

這麽美的地球咋就讓登月的太空人害怕了呢?

那就得講講人類基因裏的巨物恐懼癥了。

巨物恐懼癥是指人們看到比自己大很多的物體就會害怕,比如老虎、大象,還有很大的雲團之類的。

他們會有這樣的錯覺:要是一直盯著巨物看,就會從它們身上看出臉來。

只是看到地球上的一個龐然大物就會害怕,更別說偌大的地球了!

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 6371 千米,體積約為 10832 億立方千米,跟浩瀚星河比起來,地球就是個小不點。

但對於月球和在月球上的太空人來說,地球可真是個大家夥。

月球的半徑約是 1737.1 千米,它的體積大概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而太空人的身高通常在 175 厘米左右。

從地球上看月亮,它宛如散發著銀白光芒的白玉盤;而在月球表面看地球,半邊天空都會被它占據。

而且,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月的升起和落下,但在月球上我們只能看到靜止不動的地球。

這是由於潮汐釘選的原因,我們無法看到月球的背面。

一樣的道理,因為重力的影響,我們站在月球上,也只能看到一直懸在天空中同一個位置、不會移動但又在自轉的地球。

況且,在漆黑的宇宙裏,地球的光芒非常耀眼,就像一只一直不動的大眼睛註視著月球,太空人當然不能長時間直視這永不落下的地球。

曾經有個很熱門的說法——地球人類是高等文明養的,月球就是高等文明監控地球的監視器。

要是這麽想的話,太空人們在月球上看地球的角度,會不會就是高等文明監視地球的角度呢?

更何況,對於高等文明來說,登月的太空人們就跟放大鏡下的螞蟻一樣,這真讓人毛骨悚然。

看到那個懸在空中發光、一動不動,還不斷變換場景的大家夥,再想想那些讓人熱議的各種猜測,誰能不激動呢?

另外,太空人們身處神秘宇宙之中,再次感受到了人類的渺小。

接下來本文將從第三方面和大家深入探討太空人們不敢回看地球的原因。

【渺小的眾生】

太空人都是經過嚴格訓練,從優秀的人裏面選拔出來的。

可他們猛然登上這陌生的月球,直接面對之前只在畫面裏出現過的那神秘莫測、一無所知的宇宙,失神也是在所難免的。

更別說宇宙環境變幻莫測、危機四伏,太空人們在宇宙中實在太渺小了,萬一在執行任務時遇到危險,隨時都會喪命。

常言說「月球是地球的守護星」,這是因為它曾幫地球擋住了很多次隕石的撞擊。

實際上,月球,就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它的表面布滿了坑洞。造成這些坑窪的原因,一方面是月球的火山活動,但更多的是隕石的撞擊。

宇宙裏不僅有各種恒星、行星、衛星,還有很多宇宙垃圾和隕石。

這些隕石時常會出現意外,失去控制地撞向其他星球。

恐龍滅絕那是因為小行星撞地球。

恐龍跟人類比起來確實大得離譜,但跟宇宙一比,簡直連螞蟻都不如。

而且啊,太陽系裏的隕石多得很,木星周圍還有一圈小行星帶,這些可都是隱藏的風險啊。

很難保證這些隕石不會在太空人執行任務時砸到月球上。

當性命受到威脅時,太空人們才深深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自然也就無法一直盯著地球了。

而且啊,聲音是種機械波,這機械波只能在介質裏傳播,在真空裏可傳不了,而宇宙裏大多都是真空的。

這表示宇宙不僅廣闊無垠,而且毫無生機。

空曠、寂靜、陌生的環境,總是讓人感到不安。

既然人類這麽弱小,宇宙環境那麽危險,月球上還有那麽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為啥還要探索月球、探索宇宙呢?

好呀,那我們就來聊聊探索宇宙的意義和中國的探月工程唄。

【探索仍在進行】

打從人類知道宇宙的存在,探索就沒停過。

古代欽天監觀察月亮、星星還有太陽,以此來推算歷法和天氣。

但如今科技發達,人們可以借助高科技探索更遼闊的天空。

毫無疑問,探索宇宙意義重大,載人航天至關重要。

航天科學能揭開宇宙形成與演化的面紗,幫助人類探索生命起源,尋找未來新家園。

此外,航天科學離不開高技術的支持,像電子技術、電腦技術、遙控探測技術、新能源技術等。

與此同時,航天技術也對高科技技術起到了反哺作用,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月球是人類邁向宇宙的第一步,很多國家都開展了探月計劃,中國也不例外。

中國在 2004 年啟動了月球探測計劃,取名為「嫦娥工程」。

嫦娥一號到七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科學家也發現了月球上有很多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很有用的礦產和資源,這些都是地球資源的重要後備力量。

探月和探索宇宙的腳步不會停歇,而這背後需要足夠的科學技術和經濟支持。

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能讓不可能變成可能。在多個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在探索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