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漢江只是長江支流,為何南水北調卻可著「漢江」薅?

2024-08-14科學

中國貫通南北的調水工程,為何要以漢江作為核心?原因來自多個方面。

首先,漢江的位置堪稱是得天獨厚,在中國境內,幾乎所有的主要天然河流,都是以東西走向,從西部的青藏高原起源,一直向東流入大海。

唯獨漢江截然相反,雖然漢江也是屬於長江的主要支流,但是,它的流向呈現出南北態勢,地理位置正好處於中國版圖的正中央。

在調水的過程中,漢江堪稱是最完美的水源,它是長江流域最靠近北方的河流,距離南水北調的主要受益地華北平原距離很近,向西還能輻射關中平原。

同時,漢江的中上遊屬於是河谷地帶,有一定的海拔落差,只需要打通河道,便能夠大振幅節約成本。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雅魯藏布江、瀾滄江在內,這些大江大河水流量極度充沛,不僅可以供應水利發電,也能滿足調水需求。

但是,這些河流距離北方缺水地區太遠,調水工程難度更高,成本難以控制。

其次,漢江的水流量非常充沛,漢江河谷位於秦嶺南部的迎風坡,除了可以接受長江流域的巨額水流量,而且秦嶺迎風坡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達到了577億立方米。

而南水北調中,漢江流域供應華北平原的水流量每年平均700億立方米,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不僅可以滿足華北平原廣大省市的城市、工業用水問題,還能夠極大緩解漢水流域的水浸災害。

第三個方面,漢江的水質其實在中國各大水系中,處於上乘,漢江起始地區秦嶺大巴山,森林茂密水流清澈,是非常難得的高品質水源,丹江口水庫更是被譽為「亞洲天湖」。

因此,陜西為了長遠發展,將秦巴山區定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發源地,水源引進至漢中平原後,輻射商洛、漢中、安康三市二十八縣,為了不讓水源汙染,廣大群眾以及當地廠企,犧牲了大量短期經濟利益。

然而,即便如此,如此大量的調水工程都將漢水視為核心,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據近些年報道,旱季漢江下遊缺水問題已經開始凸顯,甚至網絡上出現一種聲音,漢江變「旱江」。

過去,漢江不僅可以提供流域內城市用水、灌溉等功能,還可以承擔航運功效。由於水量下降,航運價值也開始大振幅削弱,近些年,尤其是陜西「引漢濟渭」工程開始後,對於漢江的影響更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峰,也在當地引發了激烈的爭議。

為了解決漢江水流不足的問題,中國提出了兩項解決方案,首先是「引江濟漢」,從長江的荊江河段取水,引入漢江高興隆河段,每年可以輸送37億立方米水量,同時改善這一河段因調水導致水流不足,改善當地居民用水、灌溉、航運水流的不足。

此外,還要進行「引江補漢」工程,與第一套措施相比,不同的是,前者從長江支流調水,後者則是直接從三峽水庫調水,與丹江口段連結,對漢江下遊進行補貼。

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的淡水儲備,包括現有供水與工農業發展需求嚴重不平衡,再加上自然環境造成的影響,未來北方地區對水資源的需求還將繼續上升,國家層面的水利工程,還將繼續構建。

水利工程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多重要?例如,很多人不會想到,坐擁亞馬遜河這個淡水流量之王的巴西,也是一個缺水國家。

原因非常簡單,亞馬遜河流域的水量幾乎全部集中在亞馬遜叢林地帶,巴西東南部的人口聚集區,沒有大河潤澤,造成了常年缺水的窘境,而且巴西的基建能力相對有限,造成了捧著元寶討飯吃的尷尬局面。

相比之下,中國的情況就完全不同,原本我們也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水資源分配不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裏,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開始了戰天鬥地的變革,不僅僅是本世紀初開始全力推進的南水北調工程,還包括教員領導時期,全國數億人民在號召和領導之下,建起了八萬六千多座大中型水庫,極大改善了中國缺水局面。

當然這一切的背後,都是「江淮河漢」的默默貢獻,其中本文主角漢水,更是付出了超乎想象的貢獻,讓我們為這條華夏民族的母親河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