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雖然聽上去很離譜,但淋點雨再被雷劈可能更「安全」

2024-03-13科學

防走失,電梯直達 安全島 報人劉亞 東A

圖片來源:pixabay


存活率從30%提升至50%!

撰文 | 黃雨佳

審校 | clefable

每年,全世界大約會出現30億次閃電。這種自然界的強烈放電現象既絢麗又危險,尤其是當放電發生在雲層和地面之間時,就可能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氣象局的數據顯示, 僅2007年一年,中國共發生雷電災害事故12 967起,造成827人死亡、718人受傷 。華南地區和西南部份地區是雷電多發區,廣東、海南和雲南等省份尤其嚴重。

如果遇見雷暴天氣卻忘了帶傘,不得不冒著大雨出行,此時你的心中可能會升起隱隱的不安:渾身都是能導電的雨水,會不會更容易被雷劈死呢?一項最近發表於【 科學報告 】( Scientific Reports )的研究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結論: 相比於沒有淋雨的情況,淋雨可能將雷擊後的存活率提升70%~90%

淋濕的頭顱

為了探究淋雨對人被雷劈的後果的影響,研究人員根據電腦體層成像(CT)的數據精心制作了兩個人頭模型。 他們用瓊脂糖仿制出了人大腦、顱骨和頭皮的結構 ,還透過摻入不同比例的氯化鈉、碳黑和石墨,使相應結構具有了與真實情況相同的電導率和相對介電常數。

然後,研究人員把人頭模型放在一種特殊的電極裝置上,這種裝置具有4個獨立的電極,分別檢測「人頭」受到電擊後內部不同結構的電流大小。隨後,研究人員對每個人頭模型以最大電流42kA和電壓12kV的強度施加了10次電擊。兩個模型分別代表頭部幹燥和淋雨的情況,因此, 在每次電擊前,研究人員都會給模擬淋雨情況的模型噴灑一定量的鹽水

受電擊的人頭模型(圖片來源: 原論文 )

研究人員發現,幹燥的人頭模型受到電擊後,頭部的平均電壓會迅速上升至12kV,相應地,大腦、顱骨和頭皮內部的電流首先上升至約110A,隨後出現了快速下降,頭皮表面的電流在此時開始快速增加。 表面潮濕的人頭模型在受到電擊後雖然也會經歷類似的過程,但模型內部的電流上升速率相比於幹燥的人頭模型有所減緩。

不僅如此, 潮濕條件似乎改變了電流在頭部的分布 。無論是幹燥還是潮濕,在頭部受到電擊後的初始階段,電流均主要存在於頭皮,其次是大腦和顱骨。幹燥情況下頭皮中的電流占到總電流的81.3%,而在潮濕情況下,這一比例則升高到了90.3%,平均電流更是從733.4A升高至1410.3A,提升了接近一倍。因此, 雖然淋雨使得雷擊時頭部的總電流強度大大增加,但這種電流分布的改變卻使流經大腦的實際電流反而變得更小了 ,平均電流降低了12.5%,比能量平均降低了32.5%。

除了這些抽象的數據記錄,研究人員還在結束對模型的10次電擊後,檢查了兩個人頭模型的外觀。他們發現, 相比於「淋雨」的模型,幹燥的頭部模型的確在電擊後受到了更多損害 :不僅出現了9個肉眼清晰可見的電擊痕跡,還出現了4條裂縫,「人頭」摸上去的手感也變得又幹又坑坑窪窪,而這些瓊脂糖模型最初時摸起來應該是柔軟而潮濕的,就像潮濕的皮膚那樣。

相較而言,「淋雨」模型的損傷程度則更輕,只出現了4處小穿孔。因此,研究人員推測, 「淋雨」後被雷擊,頭部的燒傷將主要出現在頭皮部位而非大腦之中,危害程度更低 。可見,同樣是被雷劈,相比於幹燥情況,淋雨能對大腦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不僅降低了電流,還減少了熱損傷和機械損傷。

幹燥(左)和淋雨(右)情況下受電擊的人頭模型(圖片來源: 原論文 )

在1986年的一項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就曾發現潮濕可能有助於被雷擊後存活: 皮膚幹燥的動物被雷擊後的存活率僅為30%,而皮膚潮濕的動物存活率則「高達」50% 。研究人員認為,「淋雨」可能以多種方式提高了存活率:除前面提到的因素外,皮膚上的水還會透過蒸發帶走熱量,從而降低體表的溫度;這些水蒸氣還可能將電弧稍稍帶離人的體表,從而減輕傷害。

預防雷擊

正如前文所述,人體被雷擊後,體內的電流首先會迅速增加,而後快速下降。我們可以把人體看作一個電阻,電流從被擊中的部位一直流入大地。在電流進出的兩端,存在著電勢差。根據歐姆定律,隨著體內電流增加,這一電勢差將迅速增大。當電勢差達到某個臨界值時,就會沿著人體皮膚表面形成一條電阻遠小於人體內部的放電路徑,此時絕大部份電流將沿體表進入大地,透過人體內部的電流迅速減小。這種現象名為「 表面閃絡 」(surface flashover)。


表面閃絡的產生(圖片來源: 原論文 )

濕潤的體表正是透過降低發生表面閃絡所需的電壓,來減小流經體內的電流。 類似地,佩戴金屬物體也可能降低這種電壓,將電流轉移至體表,進而減輕雷擊傷害。不過,千萬不要以為把自己淋濕並戴上大金鏈子,就能在雷雨天高枕無憂地漫步了。

雖然表面閃絡能將部份電流引到體表,但 雷擊仍能透過高溫、電解、擾亂電訊號等其他方式造成嚴重損傷 。特別是心臟這種由電脈沖指導工作的器官,最容易受到影響。而且,在心臟規律運動的不同階段(P波、Tp、P-R間期、QRS、J點、ST段、T波、Q-T間期和U波),電擊造成的損傷大小也不相同。處於左右心室快速復極的T波階段的心臟對外界電流最敏感,電擊造成傷害的可能性也更大。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科學地預防雷擊呢?除了直接雷擊,雷電還可能透過旁側閃擊、接觸電壓、跨步電壓、引線連通和沖擊波這5種方式對人體造成傷害,其核心在於雷電會尋找阻抗最小的路徑抵達地面。無論是躲在樹下或是未安裝適當防雷系統的建築物內,只要人體成為更佳的路徑選擇,就可能被擊中。因此, 遇到雷雨天,我們要盡量減少室外活動,哪怕在室內也要遠離墻壁、門窗以及可能引入雷電的金屬器材

遇到雷雨天,在找一棵樹躲雨和冒雨狂奔之間,後者可能是更「安全」的選擇。

參考連結: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4-017-8938-7

https://www.cma.gov.cn/2011xzt/20100728/2010072808/201208/t20120801_180383.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3-50563-w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如需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