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導波股份的獨特自救:手機中的戰鬥機是怎樣活下來的?

2023-12-23手機

作者 | 範亮

編輯 | 丁卯

封面來源 | 視覺中國

在80後的記憶中,「黑手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時間回溯到20多年前的功能機時代,中國手機市場的故事也十分精彩。與當下國產手機高產品力、高品牌聲譽的強勢局面不同,彼時剛起步的國產手機正處於鄙視鏈的底端。不過,在前有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洋品牌」的超強口碑,後有華強北山寨機的高性價比夾擊之下,國產品牌手機在銷量上也曾有過短暫的輝煌。

透過廣鋪線下渠道、大搞品牌行銷、專註中低端路線的形式,導波手機在2003年以1175.59萬台的銷量,約15%的市占率一舉超過摩托羅拉,登頂中國手機市場銷量榜首。 而正如那句經典的廣告詞「導波,手機中的戰鬥機」一般,導波手機的生產商:導波股份,也成為當時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明星企業,並早在2000年就登陸A股市場。

然而,好景不長。

在隨之而來的智能電話浪潮中,導波手機與很多功能機廠商一樣都沒有抓住時代的機遇,隨著主業的日顯頹勢而逐漸泯滅為時代的記憶。

但是,與導波手機的際遇不同的是,母公司導波股份卻活了下來, 並依然活躍在資本市場中。

2023年,在A股大盤回呼近3%的背景下,導波股份卻逆勢上漲10%,市值落在38億元。雖然這個市值水平與20多年前剛上市相比幾乎沒有什麽變化,但相比A股歷史上200余家因行業波動等種種原因退市的企業,導波股份無疑是幸運的。

那麽,導波股份為何會在錯失智能機時代後仍屹立A股十余年的呢?

收縮戰線,先活下來

2003年的巔峰時刻,導波股份的手機銷量同比增長73.25%,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0.26%,但扣非凈利潤卻僅增長3.34%。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在於,導波股份毛利率從2002年的23.84%大幅下滑至17.17%。

這背後反映出的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是,中國手機市場在急速擴容的同時,行業競爭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為了在這樣的市場中獲取高市占率, 導波股份只有犧牲部份價格和利潤去換取市場空間。

很快,公司的經營業績就有了印證。2004年導波手機賣出1365.66萬部,同比增長16%,但營收下滑5.5%,毛利率更是從17.17%繼續下滑至15.40%。

雪上加霜的是,2005年中國手機行業又在政策端出現巨變。

1998-2004年,中國對手機企業實施牌照稽核制。 這一階段手機生產的準入門檻較高,期間約30-40家企業獲得生產資質,導波股份也是透過引入寧波電子才成功取得這張入場券。

2005年,手機生產牌照則從稽核制變更為核準制。 這意味著手機牌照獲取的難度大大降低,僅2005和2006年兩年,就又新增了大約30多家手機生產商,華為、步步高等企業也是在這一階段進入手機市場。

行業參與者的激增,意味著競爭激烈程度也大大增加,中國手機行業的第一圈洗牌正式拉開帷幕。

2005這一年,導波手機營業收入繼續下滑11.67%至90.5億元,扣非凈利潤則由1.99億元的盈利變為巨虧4.74億元。當然,導波並不是唯一由盈轉虧的手機企業,另一家手機生產企業東方通訊同樣虧損3.59億元。

同樣是在2005年左右,搭載各類作業系統(如塞班、Linux)的智能電話雛形開始在市場大放異彩,消費者對手機的需求從能用逐漸轉向好用,手機廠商們紛紛拼起了拍照、音質和遊戲等功能, 國外手機品牌則憑借強大的研發能力開始重新攻城略地

然而,巔峰時,導波股份每年要投入超10億元的銷售費用,但管理費用(含研發費用)僅2-3億元,分攤至研發則還要再少一截。 一向以銷售見長的導波股份,隨著市場對手機企業研發能力的要求日益提升,逐漸在市場中掉隊。

2007年,導波手機的營收不及巔峰時一半,並巨虧6.89億,一把虧掉了上市以來積攢的所有利潤。

面對巨額虧損以及可能面對的退市風險,導波股份開始壯士斷腕,主動收縮手機業務規模以減少虧損。

2008年,導波股份營業收入降至20.25億,2009年又進一步下降至11.54億元,營收僅大約為2003年的十分之一。在收入持續收縮的同時,導波的凈利潤端卻終於扭虧為盈,有效避免了退市風險。

業務規模和銷售渠道大幅收縮後的導波,基本失去了自營手機品牌的能力。同時,伴隨著智能電話時代的到來,剛從泥潭中掙紮出來的導波也無力再參與其中

於是,公司在2010年轉型為一家手機主機板方案設計和生產商,由To C變為To B,向其他手機廠商供應主機板和ODM整機產品。

導波手機的失利也是有意義的,這讓智能電話時代新秀們明白了研發投入的重要性。華為、小米、OPPO、VIVO等企業將研發提升到了與銷售同等重要的位置,這也讓國產手機在智能機時代,逐漸從跟隨轉變為引領全球。

二次斷腕

2010-2015的這段時間裏,導波股份逐漸形成了智能電話主機板的設計能力,主攻低端市場,並透過繫結營運商合約機的形式站穩腳跟。2016年,導波股份的營業收入恢復至31.90億元。

然而,又是在新的巔峰之時,導波股份的新危機又來了。

2017年,中國智能電話市場接近飽和, OV華米等企業憑借持久、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和品牌建設,在智能電話市場形成絕對領先的地位 ,並針對低端手機市場推出大量的高性價比產品,這使得曾經具備價格優勢的合約機陷入尷尬境地。

在這種背景下,導波股份的營收再次腰斬並陷入虧損。但這一次,導波股份的動作非常果斷,迅速將主機板和ODM業務裁撤,只保留簡單的OEM和貿易業務。

自此,導波股份的營業收入就一直維持在5-7億元的區間並持續至今,雖然收入已經處於非常低的水平,但導波股份也再一次擺脫了虧損而被退市的風險。

2018年以後,經歷過兩次大風大浪的導波股份選擇躺平,僅在2020年小規模開啟車載中控板業務。

除了維持上述剩余業務外,導波股份做起了投資,開始將賬面積累的資金投向短期理財產品,加上公司出租辦公樓獲得的租賃收入, 導波股份每年可以獲得約2-3千萬的投資和租賃收益。

總之,在經歷過兩次手機市場的重大波動後,盡管主營業務不復從前,但導波股份奇跡般地又活了下來。 從資產負債表的情況來看,導波股份2022年總資產12億,資產負債率低至12%,可以說穩到了極致。

高估值,市場到底看好什麽?

2022年,導波股份營業收入5.35億元,凈利潤3250.16萬元,歸母凈利潤1822.58萬元,這個業績對應的市值則為37.48億元,靜態市盈率超100倍,市凈率3.72倍。

我們統計了一下當前A股處於30-40億市值區間企業營收、凈利潤、毛利率、PE的平均和中位數情況。不難看出,導波股份的業績水平整體低於平均,但市盈率明顯偏高。

圖:30-40億市值區間企業營收、凈利潤、毛利率、PE的平均和

中位數情況

資料來源:Wind、36氪整理

從業務角度來看,當下能支撐導波股份估值的業務板塊只有一個:汽車電子。

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飛速發展讓曾經造過汽車的導波嗅到了一線生機。沒錯,早在2003年, 導波股份大股東導波科技集團就開始進軍汽車領域 ,並組建團隊用於整車研發。2006年,波導來集團還與長豐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

至今,波導來集團官網顯示公司仍從事汽車業務,並銷售新能源物流車、垃圾車等專用車型,因此,導波是有造車的基因。

於是,2020年7月,導波股份宣布以370.66 萬元的對價,從關聯方導波投資手中 收購易聯電子51%股權,易聯電子主要經營機動車定位器、車載中控板等業務

這是一筆還算劃算的收購,根據導波股份披露,易聯電子在2020/2021/2022年的營業收入為1.56/2.54/2.21億元,凈利潤則為0.1/0.2/0.2億元。

目前,申萬汽車電子電氣系統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大約在50倍左右,PS在兩倍左右,由此測算易聯電子的估值最高可達5-10億元,分攤至導波股份估值大約為2-5億元。

上述的汽車電子業務估值,再加上導波股份目前約10億的凈資產, 公司當下整體業務的估值約在12-15億元,與實際市值仍有比較大的差距

那麽,市場願意給導波股份高估值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在透過抽絲剝繭之後,我們認為,這可能是華大北鬥股權增值、殼價值、以及小市值股票的流動性溢價。

具體來看,小市值股票由於流通盤較小,往往相對大市值股票會享有更高的市盈率水平,從前述我們對30-40億元市值區間企業的估值統計就能看出來,這些企業的平均估值水平遠遠高於滬深300和中證500。

另一方面,從2021年底至今,每年都有傳言稱榮耀將借殼導波股份,畢竟,導波股份的資產輕、負債率低,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借殼物件。 為此,導波股份曾多次澄清傳言不實,但是在這樣的炒作預期下,導波股份還是可以享受一定的估值溢價。

最後,我們認為導波股份享有高估值的另一大原因,來自其持有的華大北鬥4.635%的股權。

華大北鬥主要從事導航定位芯片、演算法及產品的研發銷售。目標面向民用消費類電子市場和國家命脈行業、汽車領域、物聯網領域等專用終端市場,提供芯片及套用解決方案。

目前,華大北鬥已申請上市輔導備案,若公司成功上市,導波股份持有的股份也會迎來較高的增值。

綜合來看,導波股份的估值,主要來自於汽車電子業務的估值分攤、原有凈資產賬面價值、華大北鬥股權增值,以及因炒作而產生的殼資源價值及流動性溢價,而其中高估值的基礎,我們認為大概率仍然是殼資源溢價。

但不管怎麽說,經歷過兩次大風大浪的前國產手機王者,雖然產品已經在市場雕零,但公司到如今依然可以保持體面,實際上也已經相當不易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看法。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決定投資前,如有需要,投資者務必向專業人士咨詢並謹慎決策。我們無意為交易各方提供承銷服務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資質或牌照方可從事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