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小米SU7退訂率達40%!小米想把車當家電賣,但中國人的錢包不答應

2024-04-02數碼

SU7退訂率達40%!小米想把車當家電賣,但中國人的錢包不答應

一場典型的雷氏行銷,為小米帶來一場大勝!

一連幾天,全網流量都傾註在小米SU7上,結果已經證明了,這毫無疑問是一場極為成功的釋出會。就連日經中文網也吹起了彩虹屁:

然而,就在一切向著大贏特贏的方向順利前行時,事情卻起了波折。

就在筆者發稿當日, 「小米SU7退訂率40%」的話題登上熱搜。

小米SU7真的如雷軍所說,遙遙領先或者「領先一代」嗎?

還是說,這場行銷帶來的流量狂歡,最終將歸於沈寂,小米將終遭反噬?

01

一場八面玲瓏、霧裏看花的行銷盛宴

3月28日,在近兩個小時釋出會後,雷軍在重重鋪墊後,揭開了最大的懸念,公布小米SU7的售價。

正如我之前預料的,雷軍沒有辜負公眾對小米的心理預期,給出了一個非常有性價比的價格:

標準版售價21.59萬,Pro版24.59萬,Max版29.99萬元。

當價格最終落地後,不僅米粉們陷入狂歡,訂單數更是以極快的速度重新整理了人們的認知,僅僅24小時「大訂」數量就達到了88898台。

也只有小米,能夠聚齊長城、蔚來、理想、小鵬等一眾國內車企大佬。

釋出會當天,眾多國產車企話事人到場為小米捧場,這與當日雷軍在台上全然不顧商業道德,赤裸裸將特斯拉、保時捷等外國品牌放在一起進行參數比較,形成了鮮明對比。

雷軍擺了個「一致對外」的譜,卻沒打出大標語,凡是留有余地,這比起船夫哥一幅儼然自己已是武林盟主的高調姿態,確實是要高明不少。

事後,他又八面玲瓏地表示,「特斯拉絕對值得我們學習,學個三五年最少……」

雖然這種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的伎倆,主要還是想突出SU7的性價比,但給人觀感上至少沒有那麽厚顏無恥。

主打一個 話術全面,滴水不漏。

不得不說,在這場行銷盛宴之中,小米釋出會確有獨到之處。

事前,雷軍等一眾高管曾反復強調「SU7會有點貴」,但明眼人都知道,這都是為了幫助觀眾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心理預期:

小米不可能脫離基本盤性價比的訴求,又要避免陷入低價陷阱。

於是,一場以高配版本效能混淆不同配置效能,瞄準對手定低價的登峰造極行銷盛宴,就此誕生。

有人說,雷軍的演講技術,就是擅長用數碼、百分比或其它的形容詞來對產品進行包裝。

果真是這樣嗎?

是但又不完全是。

用數碼、百分比或其它的形容詞來對產品進行包裝不過是1.0版本的技能,本次釋出會,雷軍的行銷技巧早就已經前進演化到了版本3.0。

除了擅長使用數碼來包裝概念,雷軍補齊了自己過去的短板,不再一味談技術,而是代入使用者使用場景,對小米SU7的很多設計進行介紹。

比如,他在介紹小米SU7的天幕玻璃時,特地拉踩了特斯拉的天幕玻璃,以突出SU7玻璃隔絕紫外線的特性。

此外,雷軍在釋出會介紹的 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特性,實際上只有SU7的Max版本才有,比如他宣稱的自己最愛的HUD。再比如,事前大肆宣傳的所謂「真800V架構」,也是Max版本獨享。

釋出會上大多數亮眼的數據,都只與Max版有關系,而與標準版和Pro版基本無緣。

但是,很多觀眾難免會混淆高低配參數,產生SU7所有版本都擁有這些特性的誤解。

在講到SU7 Max的續航裏程為800公裏時,雷軍脫口而出余大嘴的「遙遙領先」,引來台下一陣大笑。

於是,雷軍立刻換了個說法,「領先一代」。

02

真能遙遙領先?

對於雷軍的這種說辭和種種針對,修養再好的人恐怕也坐不住了。

雖然言語上保持了相當的克制,但馬斯克還是疑似在社交媒體X上針對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給任何一項技術打分的正確方法,不是拿它和競爭對手比較(太簡單了),而是拿它和物理學的極限比較。

隨後,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在其微博上也同樣寫到:

「我們的研發底層邏輯:和物理學的極限進行比較,而不是和已有的產品做對比。」

特斯拉方面彰顯的態度,體現了其企業基因和小米的根本性差別——

特斯拉是技術開拓家,小米則是參數做題家。

從配置上而言,小米SU7的確交出了一份不錯的考卷。事實上,如果你也認同性價比≠低價,那麽最有性價比的版本不是21.59萬元的標準版,而是29.99萬的Max版:

電吸門、HUD擡頭顯示、電動尾翼(Pro可選配)、頂棚麂皮絨材質、800V架構、空氣懸架、懸架軟硬調節等,都是Max版獨占。

除了配置外,小米對車輛的操控也進行了調校,據已經試駕過媒體的評論來看, 提供給媒體試駕型號SU7 Max的調校水平也已經屬於國產新能源的第一梯隊。

那麽,小米SU7就沒有什麽缺點嗎?

當然不是。

首先, 標準版SU7和Pro版本的SU7是什麽情況,基本處於未知狀態。 如果說網絡上還有極少數對標準版SU7的不完全評測的話,那麽關於Pro版本的評測幾乎可以說是0。

從當前網絡上為數不多的標準版試駕體驗來看,標準版相比頂配的Max版的差距並 不僅僅只是在一些高級配置上,而是各方面都進行了減配,除了價格低以外,可能跟性價比已經不沾邊了。 另外在我看來, SU7 Pro版本可以說是三個版本中最沒有性價比的版本。

另外,從手機發家到逐步布局智能家居生態的小米,此次透過SU7主打的優勢特性,便是 人車家全生態。

然而,拋開透過手機也能遠端遙控家中智能器材這一點不談, 智能化的小米可靠性如何,實在是要打一個問號。

以我和我周圍的經歷來看,我曾經購買過小米手機和小米的路由器。其中,小米手機在使用兩年後便出現了卡頓的情況,這與我另一台國產一加手機在經歷了長達5年使用時長後,依舊順滑無比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的兩位同事,都曾經是小米電視的購買者。令人遺憾的是,兩位也同樣都是小米電視的受害者,現在都已更換別的電視,其中一位所購買的小米電視,甚至精準地在過質保期3天後就壞了。

小米SU7的車內智能化器材非常完善,但在長時間使用後,是否會出現車機卡頓等情況,目前來看仍然不得而知。

此外,小米車內過多的繁冗設計,在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意味著 易損件更多,這會導致其零件損壞的概率,要遠大於像特斯拉Model 3這樣做減法的車型。

其實,即便我們把身邊的事例當作個案,僅從小米SU7自身的宣傳文案來看,其可靠性恐怕就要大打折扣的。

在當今電動汽車行業,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因為消費者普遍對鋰電池可靠性的疑慮,大多數廠商都會提供較長周期甚至是終身期限的「三電」質保。

以裝配標準續航版電池的Model 3和Model Y為例,其三電系統的質保期為8年或16萬公裏。

再看BYD,雖然對質保範圍設定了諸多限制和責任免除的坑,但好歹名義上提供了「三電終身質保」的服務。

而小米SU7的質保清單中,所列的則是「關鍵零部件質保8年/16萬公裏」,整車質保「5年10萬公裏」,並沒有提到業內通行的電池、電芯質保問題。

這是多沒有自信,才對電池、電芯的質保問題只字未提?

從宣布造車到SU7釋出,小米僅僅只用了三年的時間。

這意味著小米和BYD這樣有過多年造車經驗的車企不同, 在造車這件事情上屬於初體驗。初次造車再加上這是第一輛造的車,其前期經驗為零。

一輛車的外型可以借鑒友商,配置可以選更好的,但工程開發經驗如果沒有造過車,經過長時間的市場反饋,是無從吸取和借鑒的。

所以,小米SU7的可靠性究竟如何,恐怕只有留待時間來檢驗,讓子彈飛一會兒,我們才能最終對其作出一個公允的評判。

03

小米,時代終結者

世上從來沒有一家完美的企業,小米的品牌號召力,正是建立在性價比之上的。

當然,如果能夠有自知之明,不要學寡廉鮮恥的友商,厚顏無恥地說什麽50萬以內最好,遙遙領先就更好了。

在小米展台的一側,展示著莫德納平台架構,雷軍聲稱這是小米自研的由小米全自研的平台。

這個平台的命名,和小米SU7這輛車一樣,充滿了小米內心的野望:

莫德納的英文是Modena,通譯為摩德納。它是一座意大利北部城市,也是法拉利總部的所在地。

雷軍並不忌諱外界說小米SU7外形像保時捷,因為這樣一來不僅讓小米SU7給消費者留下更加具體的印象,還可以在消費者內心植入小米SU7是保時捷平替的想法。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小米SU7也的確是靠模仿保時捷、特斯拉、邁凱倫等前輩,才有了更優秀的對標參考物件。

小米三年無中生有的造車故事,還從另一個方面揭示了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真實作狀:

相比於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這個品類將造車難度降到了一個空前低的門檻。在生產端,電動汽車制造已經家電化。

正如小米手機當年徹底擊潰山寨機,終結一個時代一樣,小米汽車的出現,也讓神話中國電動汽車制造故事的時代徹底終結。電動汽車今後將陷入更加瘋狂的白刃肉搏戰。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小米這樣零積累的企業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得以速成,雖然有其多年的整合供應鏈能力加成,難道蘋果、索尼、三星等電子巨頭就沒有能力整合供應鏈造車嗎?

之所以不造,不是巨頭們沒有能力造電動汽車,而是相比造車這個日益內卷的賽道,它們有更好的盈利方式罷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米造車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中國企業故事,它和特斯拉一樣,分別代表了中美兩大工業國截然不同的特點:

特斯拉追求的是和物理學的極限進行比較,而不是和已有的產品做對比;而小米偏偏是要在A4紙上雕花,然後在中國市場「師夷長技以制夷」。

這兩種特點代表了兩種成功的路徑,而他們在各自的市場裏,都應該有美好的未來。

現在最大的問題恐怕是,小米的入局,已經將電動汽車生產端家電化,但消費者在購買汽車這樣的大型消費品時,依舊要思慮再三,人們根本無法像消費家電一樣去消費汽車。

因為一場流量的狂歡就沖動購買的,恐怕只是極少數。

在人均GDP只有10000美元出頭的中國,這裏的人距離以購買家電的方式購買汽車,恐怕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