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商業模式,從產品型轉變為服務型應該有的思路

2024-06-09財經

說明

目前的經濟形勢迫使各類企業都要尋求各個層面的突破,其中商業模式的突破尤為重要,畢竟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否正確是決定企業能有發展的根本。以目前的網安行業的相關企業看,以售賣產品為主的商業模式還占主流,那些所謂的提供服務的企業大都還是為售賣產品做鋪墊。雖然行業內大家天天都在高呼「以服務為主」,但在實操層面依然抱著產品這個樹不放,細想想也挺有意思。其實不是大家意識不到服務的價值,關鍵問題以作者看來還是 大家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做服務!

前兩天作者接觸了一個國家級供應鏈平台,其中很多的思路可以幫助企業做商業模式的轉型,對典型的就是 如何從產品型轉變為服務型

首先,強調幾個服務觀念:

1、服務的主旨是主動給予、主動投餵,絕不是被動響應

2、服務的本質是能做的,我都幫你做!

3、服務的方向是我做的,都是你實際需要的!

4、服務的態度是和服務物件在一起,共進退!

5、服務在能力上是需要體系保障的,建立服務生態是必要的!

大家可以從如下的論述中嘗試性理解上述四個觀念。

產品功能竭盡辦法以主動的方式交付給使用者

在產品型商業模式中,產品功能大部份是需要使用者主動來取的,也就是說 產品功能提供是被動的 。大家都知道,越透明、越無感的功能交付越容易獲得使用者的認可,所以,在服務型商業模式中必須把產品在功能交付層面做到對使用者的 相對透明和相對無感 。要做到這一點,原有的C/S B/S的產品結構都需要調整為 SC/CS (互為客戶端和伺服端)結構。

產品可化整為零,服務更多的場景需要

隨著產業的細分、需求實際適配性的發展,功能的提供和實際場景越是匹配越是能發揮價值,這就要求產品需要做大量的客製,或者提供豐富多樣的版本,但這對企業來講卻是災難性的。所以,對於企業而言唯一的出路就是 把產品化整為零 ,走元件化、樂高式、量化的道路。這也是服務型商業模式對產品的一種要求。

產品在設計能力層面進行交付,確保套用者可進行自適應設計

場景適配性是考驗一個產品發揮價值的重要方面,現在看已經是最核心的方面。對於產品型企業而言,做到產品在任何場景的適配性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場景只有使用者最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能做的就是 將自己產品的設計能力交付給使用者 ,使用者基於自己的實際場景進行適配,這樣,最終產品才有可能達到適配的效果。對使用者進行設計能力的交付,是產品型商業模式轉化為服務型商業模式最必要的環節也是企業最不容易理解的環節。

產品實作數碼化,相關元件、整機可為使用者提供適配實情的工程化調整

數碼化轉型已經成為當下所有企業需要重視的工作,細想一下,數碼化轉型一方面是能提升企業自身的各項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方面是更有利於將企業的能力對外進行交付。而對外交付能力的大小恰恰反映了企業的競爭力。對於產品型公司而言,有必要 將產品進行數碼化處理 ,在設計能力保障的前提下,更容易讓使用者結合自身需求做工程化落地。產品數碼化程度越高,越能體現對使用者的服務能力。

產品經理、研發經理等技術部份,實作知識能力的服務交付

服務型商業模式,最根本的環節在能力交付上,而「人」又是能力交付最大的主體,所以,在產品型轉向服務型過程中,相關 「人」的服務方式必須推向前端 ,並要建立必要的服務機制和服務手段,和使用者待久了、交流多了,服務的效果也就有了。

產品需要作為自身與使用者建立連線的管道

產品是部署在使用者環境中的,在進行必要業務功能交付的前提下,還應該發揮使用者和自身 溝通管道的作用 。這一點作者在以往文章中也有所提及(請參見【提升產品價值:幾點建議 】)本處就不再做詳細說明了。

建立生態鏈,整合上述所有的服務交付能力

對使用者、對產業的服務是需要綜合能力的,任何企業都不能具備全方位的能力。鑒於服務是基於一切為使用者考慮為出發點的,所以任何企業在進行服務化轉型過程中都應該主動 加入和建立服務生態鏈 ,並將上述所有服務能力掛接在生態鏈上。這樣,一方面能讓產業的上下遊找到你,一方面能讓客戶找到你,一方面能讓信用和資金找到你,更重要的還能讓你的品牌達到更大範圍的關註。以上的前提是你做得好,否則都僅僅是幻想而已。

。。。。。。

最後要說

當下的形勢,任何企業日子都不好過,網絡安全工作更是如此,更需要做出改變

商業模式的改變是最快速的也是相對更容易一些的,而其中將 產品型商業模式轉變為服務型商業模式一定是對的 ,並且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服務型商業模式具備拓客成本低、客流有保障、發展韌性強等優勢特點,但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

本文基於對網絡安全產業的理解,給出商業模式如何產品型轉變為服務型幾個簡單的思路,僅是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從業者的深度思考

網絡安全產業, 轉型勢在必行

產品型商業模式 已經走到盡頭

服務型商業模式 必然成為主流

從業者能做的已經不再是未雨綢繆,而是必須 身體力行了

【註:以上僅是作者膚淺認識,僅供參考!】

來源:與智慧做朋友

作者:李誌勇 ( 微訊號:qichelaba )

聲明:文章中部份圖例來源於網絡,版權並不屬於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