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吳曉求:中國可能成為第三個金融強國

2024-06-08財經

頂端新聞記者 楊桂芳 郭丁然

6月6日,2024中原創投交流會在鄭州高新區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在做「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重點」主題分享時提到,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處在一個轉型的迷茫期,我們必須要研究、思考、分析原因究竟在哪裏。

但他同時還提到,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市場經濟之路,我們將可能成為第三個金融強國。

中國可能成為第三個金融強國

2023年舉辦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份,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

這也是中國首次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在吳曉求看來,實作金融強國是一個艱難而偉大的目標。因為金融強國比建設貿易強國、軍事強國、甚至經濟強國都要難得多。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之路,堅定不移地走市場經濟之路,「我們將可能成為第三個金融強國」。

在邁向金融強國建設的目標道路上,到底有哪些難點?

吳曉求提到,需要兼具有硬實力和強大的軟實力。硬實力包括科技創新、強有力的實體經濟等;強大的軟實力體現在完善的法治,並進而推動很好的契約精神。

金融強國需要構建兩大支柱

在主旨演講中,吳曉求提到,金融強國有兩大支柱,一是人民幣成為可自由交易的國際貨幣之一,另一個是金融市場或者說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進而形成強大的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中心。

「人民幣在未來一個恰當的時候,必須完成它的自由發展,以達到國際化的目標,成為全球重要的、可自由交易的國際性貨幣。」吳曉求說,如果這個目標實作不了,我們金融強國的實作就會大打折扣。

吳曉求用「這對我們而言是未來要攻堅克難的重要目標」,來形容人民幣邁向自由化和國際化之路,並指出科技創新和雄厚的實體經濟支撐以及完善的法治,是人民幣自由化和國際化的重要基石。

他還提到尊重市場經濟的問題,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市場經濟道路有很好的基礎和很大的韌性,也蘊藏了很大的活力。只要我們把現代市場經濟的一些常識和原則牢記心中,尊重市場,尊重企業家,讓資本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取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在邁向現代化過程中的所有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對於金融強國的另一個支柱建設,吳曉求建議,中國的資本市場要建設成全球新的金融中心,這是金融強國實作的重要載體。如果我們的資本市場不能成為全球的金融中心,只停留在一個融資的市場,我們的金融強國也很難實作。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是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全球交易和配置中心,是人民幣計價資產的財富管理中心,如同美國市場是美元計價資產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一樣,我們必須朝著這樣一個目標前行。

未來資本市場的四個改革重點

吳曉求提到,中國資本市場在過去相當長時期不明確我們將成為一個什麽樣的資本市場,一度被簡單定位為一個融資市場,而這就會讓這個市場不可能具有成長性,並演變成一個投機市場。他希望人們轉變對資本市場的傳統觀念,因為資本市場是一個財富管理的市場,而不能簡單的將其認為是一個實作融資的市場。

「在各級政府的報告裏經常會提到,今年我們透過股權融資上市IPO融了多少錢,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這個說法,但沒有提到說今年我們的上市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為社會貢獻了多少財富。」吳曉求舉例說。

他著重講述了「資本市場是一個以透明度原則為基石的市場」,認為需要在這樣的市場裏實行嚴刑峻法,同時建立配套的獎懲機制,促進觀念轉型。針對當前資本市場亂象,首先要嚴刑峻法,透過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對違規違法者嚴厲處罰,杜絕造假現象。其次要做好政策的配套,針對上市公司虛假資訊披露建立嚴峻的懲罰制度,對於大股東違法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違規減持套利等行為嚴肅追責。此外觀念轉型同樣重要,股市上漲並不是風險,約束機制應當主要聚焦於資訊披露的透明化,市場工具的設計不能抑制市場的成長。

未來資本市場有哪些改革重點?

吳曉求認為,一是在IPO階段就應該確立正確理念,重視企業成長性,實作由融資性市場向投資型市場轉變;二是完善減持規則;三是完善退市機制、ST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要盡快建立因大股東控股股東違法占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披露虛假資訊而被ST的救濟和賠償制度,發揮投資者保護基金的專業作用,進一步保護投資者利益並維護市場信心;四是繼續引入長線增量資金。

「走法治之路,走改革開放之路,沿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目標前行,我們對中國的未來、中國的金融和中國的資本市場是抱有信心的。」吳曉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