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京津冀技術合約成交1.2萬億元
2023年8月5日拍攝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 河北日報記者劉光昱 攝(資料照片)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璐丹、宋平 通訊員辛波)4月27日上午,2024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京津冀技術交易成果對接會在北京舉辦。記者從對接會上獲悉,2023年,三地技術合約成交額達1.2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20.0%,京津冀技術市場協同發力跑出「加速度」。
「技術合約登記是技術市場管理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統計物件包括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特許、技術咨詢五類合約。」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技術合約認定登記情況直觀反映技術要素市場活躍程度,高成交額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三地科技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有較強的內生動力。
據統計,京津冀技術交易以企業為主體,主體數量及合約成交額占比重均達九成以上。
在技術交易成果路演環節中,作為河北企業代表,河北飛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振彪亮出自家的「絕活」——氣液相變蓄能技術。該技術套用於消防救援領域,破解了20層以上建築火災救援難題,已獲得19項專利。
「對接會上,收獲了幾個意向合作者。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對接,共同開發高層滅火裝備。」王振彪定下了「小目標」,「今年,爭取實作年產值2000萬元以上。」
在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看來,河北企業在技術市場上日益活躍,一方面,表明企業與京津冀高校院所、企業等聯系日益密切,參與技術交易市場的信心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省的創新環境不斷最佳化,技術轉移體系日趨完善。
企業參與技術交易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升至100%,技術交易享受稅收優惠,向中小企業發放創新券……近些年,一系列鼓勵企業的創新政策「大禮包」陸續送出。
技術創新也有了較為完善的服務體系支撐。河北建立了168家技術轉移機構,透過市場化手段為科技成果供需雙方提供精準篩查、精準辨識、精準對接和精準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此外,我省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台不斷增加,2023年,由技術轉移機構挖掘企業需求,搭建校企研發機構和服務平台數量42個,同比增長21.5%。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還搭建了目前全省唯一的服務成果轉化的綜合性網站——河北省科技成果轉化網,形成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轉化、產業化全鏈條服務體系,匯集科技資訊資源12萬余條。
為提升技術轉移隊伍專業化水平,我省還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2020年以來,已培育初級、中級、高級技術經理人3000余人。
「借助京津資源優勢,我們正加快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建設,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制,暢通‘京津研發、河北轉化’通道。」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該廳將進一步最佳化政策環境,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技術交易和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水平,為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