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水中撈油」的攻關之路——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油四廠發展綜述

2024-10-18財經
從面臨「資源稟賦差」的先天缺陷到闖出「油氣並舉」開發新模式,從陷入原油產量跌破百萬噸的困境到實作連續12年穩產百萬噸以上……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油四廠的發展道路充滿荊棘,卻也一路生花。
尤其是油藏進入高含水階段後,綏靖油田綜合含水高於其他兄弟單位,開發難度常被業內戲稱是「從磨刀石擠油滴,從水裏面撈油花」。挑戰當前,采油四廠如何突出重圍,成功走出高含水油藏的效益開發路?行動見真章——
截至9月30日,采油四廠油藏自然遞減降控至9.9%,在長慶油田排名第3位,此項指標已連續多年排名公司前列。
采油四廠管理的綏靖油田已經走過23個年頭,老油田進入高含水開發時代,可供開采儲量連年遞減。除此之外,資源稟賦差、後備儲量嚴重不足等諸多困難,也一直是制約采油四廠油田穩產上產的「絆腳石」。
垮的是困難,不垮的永遠是石油人的意誌。立足高液量、高能耗等開發困境,采油四廠聚焦「勇當高含水效益開發典範」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重點攻關壓艙石工程、硬穩產示範區建設,令低產低效油井摘掉「貧困」的帽子,不斷夯實油藏穩產基礎,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交出了油氣報國的精彩答卷。
面對資源稟賦差的缺陷如何「破局」?
——使勁「挖」!激發原有儲層「內生動力」
初秋的綏靖油田,天朗氣清、層林盡染。在羅平一口水平井生產現場,成群的「紅工衣」們穿梭於梁峁上的井場間,聚精會神、埋頭苦幹,致力於解決油井見水問題。目前,經過前期開展智能找堵水實驗,單井日增油量達4噸。
對於石油行業來講,產量就是高質素發展的最大「底氣」。在接替資源匱乏的情況下,要想緩解資源稟賦差帶來的穩產上產壓力,必須把可持續開發高含水油藏的工作重點放在挖掘老油田增產潛力上來——激發原有儲層「內生動力」。
采油四廠地質研究所油田管理室主任劉永川說:「自2022年以來,我廠老油田年增油效果較好,占到每年產量遞減的11%以上。」
如何讓「老枝」發「新芽」?采油四廠周密部署、精心規劃,深入挖掘儲層開發規律,探索形成以「拓展老區資源、精細加密挖潛」為重要抓手的老區挖潛實施方案,全力解決「儲量資源有效動用與科技供給能力不匹配」的重要矛盾,持續築牢「油氣並舉」高質素發展基礎。
——老區評價再深入。針對一個區塊地質儲量大,但采出程度很低的現狀,采油四廠重點挖掘這個老區塊的增產潛力,開展油藏深化研究、措施精細實施,經過前9個月深入探索高水飽油藏效益開發模式,該區塊今年增加原油產量效果明顯。
「對於我們這個綜合含水偏高的單位來說,這樣的增油效果已是全廠170余名技術人員廢寢忘食、加班加點分析研究、試驗推廣的結果。」地質研究所技術員李康感慨地說。
——挖潛舉措再精細。采油四廠技術人員透過量化油田各區塊剩余油分布規律,分析當前區域油藏開發現狀,研究制定以最佳化井網排布、精選油井類別為主的精細加密挖潛舉措,對4個老區實施分階段推進、分思路挖潛。
白於山局部區塊套損井見水多、采出程度低,令一眾技術人員頭疼不已。如何挖掘這個低效油藏開發潛力?主管該區的技術員蔡文傑最有發言權:「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我們分步驟開出‘藥方’,經過前期大量開展儲層研究、構造分析,為側鉆井、大斜度井找準開發層位,精準盤活地下失控儲量。」
面對開發效益低的瓶頸如何「破困」?
——三重「奏」!發掘低效油藏「實際效力」
效益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實作長遠發展的前提。面臨長期存在的質效提升與經營效能不相適應的矛盾,實作效益開發成為采油四廠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
效益從何而來?采油四廠把重點放到推進「壓艙石」工程上來,科學調配人力、物力等資源,嚴格落實重新評價油藏、重調油藏流場、重選技術類別「三重」舉措,奠定高含水油藏效益開發基礎。
為找準阻礙油藏高效開發的「病理」,采油四廠透過油藏精細描述和生產動態監測兩種「體檢手段」,將單砂體連通模型分析與定量化沈積微相辨識相結合,實作油藏目標精準評價。目前,該廠在生產動態監測中開展壓力測試、分層調配工作,為重新評價油藏提供了有力數據支撐。
面對水驅矛盾突出問題,采油四廠用好用實重調油藏流場這一改變油藏滲流特征的技術舉措,打出了一套涵蓋措施挖潛、調剖調驅、註采調整、分層註水的「組合拳」,實作水驅方向的最佳化和水驅效率的提升。采油工藝研究所油田註水室主任初立國介紹說,隨著油井措施力度不斷加大,開展低效油井實驗效果比較明顯,每天恢復油量達到3噸以上。
針對高含水率、低采出率等開發「頑疾」,采油四廠加大三次采油技術實驗套用力度,重選油田開發技術類別。因地制宜開展「深部調驅+多級暫堵壓裂」以及烴類氣體微泡驅的新技術、新工藝試驗,積極探索降遞減、提單產的有效方法。其中,烴類氣體微泡驅是技術人員鑒於其良好套用效果,透過嚴格篩選、最佳化提升,在重點油藏北部2個井組開展技術試驗,預計提升井組采收率5%以上。
「正是‘三重’舉措的精細運用,讓我廠‘壓艙石’工程取得良好成效,實作油藏自然遞減降控1.4個百分點,相當於多產了2000多噸原油。」地質研究所所長南北傑興奮地說。
面對穩產基礎弱的難題如何「破題」?
——三連「擊」!提升開發工藝「發展潛力」
油藏高含水不僅帶來了效益開發難題,也成為動搖油田穩產基礎的開發難點。為打通這一「腸梗阻」,采油四廠把油田註水、地面最佳化、井筒治理三大工程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精細註水、場站最佳化、混烴提產、套破治理等重點工作,穩步夯實高含水效益開發基礎。
精細註水是油田開發的靈魂。按照「管生產必須管油藏、管油藏必須抓註水」穩產思路指導,采油四廠把「四條註水」原則作為破解水驅矛盾的「金鑰匙」,透過現場調研、動態分析,有計劃地實施註水消欠、水質提升、分註測調等3大類13項工作,為油田持續穩產集聚「水驅動力」。
采油工藝研究所油田註水室技術人員代鵬波在介紹消欠治理時說,「今年,我們透過抓水源保障、抓井筒治理、抓隱患消除,提升配註合格率1.1個百分點,增註效果顯著。」
最佳化地面流程是提升油田開發質素的重要舉措。為適應油田發展需求,采油四廠堅持把握深化企業改革這一主線,全面推進「關停並轉減」、常控溫集輸、伴生氣利用等措施,健全「扁平化、簡約化、智能化」地面新模式,為油田開發效益打牢基礎。采油工藝研究所隋曉東圍繞常控溫集輸介紹說,「實施這項工藝以來,全廠累計減少天然氣用量316萬立方米。若以每立方米3元市場價格計算,相當於直接創造經濟效益近1000萬元。」
井筒治理是保證開發質素的有效途徑。為了把開發效率提上去,采油四廠透過「防治結合」的方式,同步推進高頻區塊治理、井筒工藝配套等4項治理手段以及智能間開、防腐工藝等4項治理措施落實落地。截至目前,該廠每年降低單井作業頻次0.05井次,節約維修成本超100萬元。
財務資產部負責人劉仕傑介紹說:「目前,局部區塊產出投入比上升到1.2,這是技術人員用精細註水、混烴提產、套破治理來做大經營效益分子,用場站最佳化來降低投入成本分母的結果。」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在共繪長慶新發展圖景征程上,采油四廠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鬥誌,奮勇爭先,再攀高峰,勇擔長慶油田高含水油田開發「試驗田」,為長慶油田高質素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趙奇 劉永川)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