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10年只產3台!敲中國竹杠的後果,就是4000噸級起重機搶都沒法搶

2024-06-04財經

有生之年,欣喜相逢,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感謝您的支持。

徐工集團的40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XGC88000如今已成為中國制造業的驕傲和代名詞。這台造價高達2億元人民幣的"巨無霸",擁有超過200米的超長臂展以及驚人的吊裝能力,引發全球矚目。

2019年,XGC88000在沙特一項重大的石油專案中,成功完成了吊裝一座重達2000噸的洗滌塔的任務,其出色的表現贏得了沙特方面相關人員的贊譽和敬佩。

這一舉世矚目的成就絕非偶然,它見證了中國工程機械制造實力的飛躍,也揭示了徐工在該領域的領軍地位。XGC88000這一傑作,背負著中國制造業的至高榮譽,融合了3項國際首創技術、6項國際領先技術以及80多項國家專利。

該產品的誕生,不僅成功解決了中國自身的建設難題,更對國際市場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數據顯示,自從XGC88000問世後,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同類產品價格應聲下跌20%,國際市場的主導權歸屬已經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一切,是中國從不被人重視,到如今的世界強國的生動寫照。

自從2013年第一台XGC88000問世以來,截至目前,徐工已成功生產出3台4000噸級起重機,並正在全力以赴投入第四台的制造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交付使用的第三台起重機,其技術水平較首台實作了進一步提升,操作更加智能化,運輸、拆卸和組裝過程也變得更加便捷高效。

徐工集團作為中國四大重工企業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至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一家兵工廠。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裏,老一輩徐工人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和鮮血,他們堅定不移地肩負起支援前線,為勝利而戰的重任,使得工廠不得不多次遷徙。

1953年新中國成立後,徐工在江蘇徐州終於有了自己的基地。幾年後的1957年,他們成功研制出了國內首台塔式起重機,為徐工在工程機械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新中國的建設浪潮中,徐工人接連攻克技術難關,創作出優秀的產品,為國家的發展打造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那段艱苦卓絕的歷程註定將伴隨著徐工走向輝煌。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徐工人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在1989年組建了一家綜合性工程機械集團公司,邁出了嶄新征程的第一步。

然而,回溯至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如火如荼,工程專案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啟動,但對重型起重機的需求卻無法得到滿足。

那時,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掌握這個尖端技術,如美國、德國和荷蘭這樣的已開發國家,並因此死死地壟斷著技術和市場,使得中國不得不在無奈之下只能租賃或進口器材。

可是,這些已開發國家不僅不掩飾地趁火打劫,還以極高的費用作為條件。盡管我們願意付出高昂的代價,但也未必能夠順利獲得所需器材。

在當時的被動和無奈的處境下,中國人即使覺得自己遭受了宰割和羞辱,也只能強忍憤怒,任人宰割。

曾經有一次,一批中國的技術專家滿懷憧憬地前往德國參加展會,希望能親身了解德國先進的器材技術。然而,德國人對中國專家的需求視而不見,反而嘲笑道:「你們連學都學不會,何必白費力氣呢?」言語之中充滿了對中國制造業的輕視和傲慢。

面對嚴峻的形勢,中國政府和企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並認識到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才能最終改變被動局面。

這一年,中國透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研制出了第一台50噸級的履帶式起重機。盡管與德國當年最新的800噸級產品相比,差距高達驚人的16倍,但這畢竟是實作突破的開端。

在徐工集團自力更生,實作技術突破的過程中,巾幗英雄孫麗的貢獻卓越非凡。

孫麗出生於1972年,來自陜西,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徐工集團。當時國產起重機的水平只限於50噸級,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

2002年,當時年僅22歲的孫麗被派往攻關150噸級履帶起重機塔臂的研發工作。

對於孫麗而言,這項看似平常的任務卻是個巨大的挑戰。她新出生的女兒正處於極度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呵護和陪伴的階段。

然而,孫麗深知,這項技術攻關關乎國家榮譽和發展,於是經過深思熟慮,她毅然選擇了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

孫麗從那時起便開始了她的祖國各地的征途,深入一線收集各種復雜的工程數據,利用寶貴的夜晚時間夜以繼日地進行著計算和設計。

經過長達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她終於成功研發出了150噸級的履帶式起重機,這項成就更是被編入教材,以此顯示她突出的研發成果和卓越的研發水平。

孫麗並未就此止步,她反而越戰越勇,不斷挑戰自我,成功攻克了260噸級、350噸級的新高度,像是在一場馬拉松比賽中不斷加速前進。

2010年,這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年代。終於有一天,她受到了重任,成為了近百人團隊的領軍人物,帶領團隊全力以赴地進行千噸以上重型起重機的研發工作。

然而,這就仿佛是一道令人困擾的技術鴻溝。整個團隊都陷入了迷茫,因為在這個全新的領域,他們無法找到可以借鑒的經驗和現成樣版。

甚至在最初的產品概念設計階段,他們就已經感到力不從心,耗費了將近一年多的時間。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孫麗和她的團隊夜以繼日地忙碌,幾乎沒有時間顧及飲食和睡眠,他們的大腦中只有設計數據和圖紙在翻來覆去地想著。

孫麗的身體狀況迅速下滑,短短幾個月時間瘦了將近20斤。

為了攻克技術難題,他們不得不對大型工程施工的具體工藝和流程進行深入研究,並根據現場反饋不斷調整和最佳化設計方案。

在科技攻關的道路上,必須要有十足的決心和毅力,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和妥協,因為成功或者失敗只有兩種可能。

當孫麗和她的團隊們幾乎準備放棄時,一線希望突然出現,孫麗鼓起勇氣,果斷采納了全新的理念和尖端技術,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2013年成功研制出了國產40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XGC88000"。

這一重大突破填補了中國在該領域長期以來的空白,使中國在技術水平上一舉超越美國和德國等已開發國家,成為了該領域的佼佼者。

幾年前,在沙特阿拉伯的一個重大專案中,徐工曾遭受荷蘭同行的刁難。荷蘭公司不僅拒絕讓徐工工程師進入起重機駕駛室,而且提出了一系列苛刻要求,故意拖延工期,這幾乎可以被看作是無理取鬧。

一名荷蘭機長甚至傲慢地對徐工工程師說:「你看,這整個工地上可沒有一台是你們中國制造的吊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9年雙方再次在沙特交手時,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徐工憑借XGC88000卓越的效能和無與倫比的優勢擊敗了荷蘭對手,贏得了這個國際大單。

這一標誌性的重大突破被認為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走向世界的裏程碑,數據顯示,僅僅在2021年,中國就向全球出口了340多億美元的工程機械器材,產品暢銷全球218個國家和地區。

徐工集團已經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佼佼者,其產品覆蓋了該領域的各個細分市場。憑借出色的產品效能,徐工集團已有近20%的產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廣泛的市場份額。

徐工這幾年一直保持著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的領先地位,而且在全球領域裏,已經是行業內一流的前列。

4000噸級起重機是徐工的一大自豪,其世界頂級的技術和卓越的效能已令業界難以匹敵。

徐工集團之所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在技術研發方面持續投入了巨額的資金。目前,徐工已經建立了一支超過6000人的龐大科研隊伍,其中包括一百多位在國內工程機械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和權威地位的頂尖專家。

正是有了這支強大的技術團隊,徐工才能持續不斷地推出行業領先的創新產品,不斷鞏固並擴大自身在技術和市場上的優勢。

徐工集團將在下一階段中,為所有國民帶來更大的驚喜和自豪感。技術創新決定了國家制造業的地位,徐工集團將牢牢抓住這個發展機遇,持續在研發領域大舉投入,為國家制造業的騰飛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