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鞏宇:讓抽水蓄能電站用上國產「大腦」

2024-07-25財經
原標題:
鞏宇:讓抽水蓄能電站用上國產「大腦」
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黃昉
炎炎夏日,成群的白鷺飛到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在碧波蕩漾中消暑納涼。電站器材有條不紊執行,基本聽不到什麽噪音。在背後指揮這一切的,是一個國產「大腦」。
國產「大腦」是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也是抽水蓄能電站的關鍵器材。長期以來,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的主要元器件依賴進口。
為了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檢修試驗分公司副總經理鞏宇帶領研發團隊,開展元件比選適配、技術功能研發、控制邏輯最佳化、偵錯試驗等科研攻關。如今,在這位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全國產化專案總工程師及其團隊的努力下,廣州、惠州等地的抽水蓄能電站已經用上了國產「大腦」。
近日,鞏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講述了他帶領團隊潛心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實作整套器材自主可控的創新歷程。
鞏宇(左二)在和團隊成員討論技術方案。受訪者供圖
「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2007年,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鞏宇,接到了國內第一個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的電腦監控系統改造任務。
當時,廣州抽水蓄能電站使用的是進口核心控制系統,備品備件更新難,相關控制程式由外方掌握。
「核心技術不在自己手裏,長期以來在器材檢修、更新等方面我們比較被動。」鞏宇說,他至今都記得,檢修器材時外國技術團隊常遮蔽工作區域,中方人員只能在外面幹著急。有時,一兩小時就能解決的電腦控制程式修改問題,外方公司可能叫價上百萬元,還無法保證按時完工。
「我經歷過好幾回這種事,雖然心裏憋屈,但沒有辦法。」鞏宇感嘆,「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
這些經歷敲打著鞏宇。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廢寢忘食地鉆研,逐一解決技術問題,鞏宇一步一步往前走。他喜歡隨身帶一本工作筆記,隨時記錄研究心得。憑著日積月累的學習和實踐,鞏宇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帶頭人。
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21年2月,鞏宇勇挑重任,成為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全國產化專案總工程師。
「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全國產化專案不是別人指派團隊做的,而是我們主動要做的。總是受制於人,我心裏著急。」鞏宇回憶,曾有人勸他慎重,萬一專案失敗得不償失,但他沒想那麽多。「總得有人先邁出這一步,團隊上下很信任我,我不能辜負他們。」
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組建了專案研發團隊,並以廣州、惠州的兩座抽水蓄能電站為平台。
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由電腦監控、調速、勵磁、繼電保護4大系統組成。鞏宇要帶領團隊開展4大系統的元件級國產器材研發。
「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的國產化水平大致可分為器材級、部件級和元件級。其中,元件級自主可控水平最高,要求關鍵技術元件,包括控制芯片全部實作國產化。專案啟動時,我們團隊上下壓力巨大。」鞏宇說。
「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做了」
「雖然一直盼望擁有國產‘大腦’,但真邁出這一步時,心裏特別虛。」團隊成員楊銘軒說,「‘大腦’由206種器材組成,涉及近12萬個元件。」
當時,鞏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團隊成員鼓勁。「創新不僅僅是創造新事物,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為使用者、企業或社會創造價值。同時,創新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做了,要敢為人先。」他說。
器材選型、尋找制造商、數據分析……鞏宇帶領平均年齡只有32歲的團隊,在創新路上披荊斬棘,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他們把系統調速器頻率采樣精度從0.001赫茲提升到0.0001赫茲;自主設計出成套控制軟件程式,創新開發了40余種功能,最佳化提升了320個控制模組的效能……
隨著專案推進,鞏宇和團隊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累計完成了40項重大技術創新,21項成果填補國內空白。
2023年初,廣州抽水蓄能電站在投產30年後,第一次用上了國產「大腦」。截至目前,國產「大腦」已經安全啟動超3200次,累計執行時長超26500小時,效能穩定可靠。
今年,鞏宇有了新身份——廣州啟鳴數智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這是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承擔科技成果轉化任務的子公司。「成立新公司,是為了加快推動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的產業化套用。」鞏宇說。
有了新身份的鞏宇更忙了,幾乎全國各地「飛」。他笑稱自己是「推銷員」。
「在推廣過程中,我得跳出科研人員的思維定勢,用市場眼光審視科技成果。」鞏宇說,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他希望和行業內外企業展開合作,讓國產「大腦」有更多用武之地。
「希望年輕人少走彎路」
鞏宇總有一種緊迫感。國產「大腦」研制成功後,很多人都勸鞏宇「喘口氣」,他卻加快了前進的腳步。出差途中,他見縫插針鉆研新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他把這些「新同事」逐一「請」到公司,看看它們能為器材研發做點什麽。
最近,鞏宇和團隊成員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平台2.0版本上線執行。「2.0版本的演算法體系更豐富,能夠對機組進行即時‘體檢’。」鞏宇說,借助這個平台,抽水蓄能電站工作人員可以更快地掌握器材的健康狀況,90%的巡檢工作由機器替代,大幅減少機組停電檢修時間,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約3500萬元。
工作中,鞏宇常把自己積累的知識和技能分享給年輕人。「希望年輕人少走彎路,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環境,改進工作方法並提高工作效率。」他說。
以鞏宇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是他培養後備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們定期開展針對性的技術技能培訓,組織技術研討、技能競賽等活動,鼓勵大家分享研究心得。」鞏宇介紹,工作室把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工作,搭建了各類實驗平台,采用「傳、幫、帶」的方式,使新員工提升業務水平。
同時,依托公司「蓄銳」人才培養工程,鞏宇引進大量優秀人才,建立了人才培養體系。他喜歡透過專案鍛煉團隊成員,提升他們的動手和協作能力,讓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習和成長。在研制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的過程中,鞏宇培養了20多位年輕技術人才。
鞏宇特別提到,公司長久以來形成的鼓勵創新的文化,對於團隊建設、技術傳承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采訪中,回憶攻克技術難題的艱辛,鞏宇很平靜,語氣中透著堅定。「沒有團隊的默契配合,專案就不可能推進得如此順利。最難忘的就是和團隊成員一起並肩作戰的時刻。漫漫長夜,大家誰都不知道太陽何時升起,但我們是彼此心中的一束光。」他說。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