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銀行急了!當年那些高利率也要貸款的客戶,現在都去哪裏了?

2024-06-06財經

現在令各大銀行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客戶究竟到哪裏去了,什麽拓客方式都用遍了,但收效甚微, 銀行真的急了,再這樣下去,老本都要吃光了。

之前銀行大廳每天都是人滿為患,各崗位的員工從早到晚忙到不行,現在廳堂總是門可羅雀,工作人員甚至比客戶還多。

銀行的信貸產品,曾給銀行的利潤做出了巨大貢獻,凈息差普遍在4%以上,而消費分期業務,每個月還本付息,折合年化利率甚至高達10%以上。

今時不同往日,為了吸引客戶,現在多家銀行信用貸款利率已經降至3%以下,還支持隨借隨還,按日計息, 可以說是做一筆虧一筆, 且金融行業同質性太強,各大銀行也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

銀行員工每天的工作簡單且繁雜,就是定時定量聯系客戶,爭取多觸達一些新客戶,而存量客戶已經來回騷擾了好幾遍, 不少同事紛紛吐槽,「真的挖不動了」。

我雖然幾年前就脫離了一線行銷崗位,但也算經歷過銀行的輝煌期,那種客戶源源不斷的感覺記憶猶新,當然目前銀行的困境我也了然於心,經常和一線同事一起分析問題原因。

第一,放棄副業,消費降級,安心掙錢。

我們分析了銀行信貸客戶的職業構成,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大部份申請信貸產品的客戶,都有著正當職業, 想透過借一筆資金,開展其他業務活動。

而這類客戶也對市場的變化很敏感,一旦行情不對,他們就會及時終止貸款,把損失降至最低, 然後安心上班, 等待下一次機會。

當然,絕大多數客戶,都是有買車或者裝修的需求,沒辦法一口氣拿出那麽多資金,只能找銀行暫時周轉一下,可現在大家荷包都癟了, 很多企業都裁員,老百姓的消費欲望自然會下降,誰也不想讓自己背負貸款。

第二,對投資市場喪失了信心。

雖然銀行的信貸產品,本質上是為了解決客戶的消費需求,也明令禁止客戶把資金轉入投資市場,但銀行也沒辦法面面俱到, 有那麽一部份客戶,想透過銀行的錢來生錢,以期實作收益最大化。

我們在過去的十年裏,經歷過了牛市和熊市,也看到了黃金價格再創新高,確實有一部份眼光獨到的朋友, 以小博大, 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最近幾年投資行情大家都心裏有數,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盈利, 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很多人對銀行的「低價」信貸產品,暫時也沒有了興趣。

第三,貸款中介機構被監管嚴查。

銀行的拓客渠道比較廣泛,除了常規的員工自拓業務,還有一些中介機構幫忙找客戶和推介業務,這也是 銀行業約定俗成的模式。

經過了這些年粗獷式的發展,貸款中介機構也給銀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風險隱患, 部份銀行甚至出現了集中性的違約,

我也從多家銀行同事那裏了解到,監管機構正在對貸款中介機構進行嚴查,銀行對於推介過來的業務,也加強了稽核,導致很多資質一般的客戶被擋在了門外, 想要貸款的客戶銀行不敢授信,不想要貸款的客戶銀行卻在惡性競爭。

每當市場賺錢效應太差,貸款風控稽核趨嚴,老百姓的消費欲望被封印,銀行就會發現, 客戶已經大隱隱於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