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為什麽一定要救樓市?因為有8000多萬吃財政飯的人,在張嘴等著

2024-07-25財經

「關註」我,更多精彩搶先看

樓市的風雨飄搖,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近來,各路"救市"政策頻頻出台,但房價卻依舊高居不下。有人不禁要問:為何不讓開發商直接降價促銷,而要絞盡腦汁打造"政策底"呢?答案或許藏在一個驚人的數碼裏——8000多萬。這個數碼代表著什麽?它又為何與樓市命運緊密相連?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個謎底,看看背後隱藏的驚人真相。

說起樓市,咱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房價了。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房均價還在每平米9837元的高位徘徊。這個數碼比起咱們普通人每月3456元的平均薪金,簡直是天上地下啊!

政府也沒閑著,使出渾身解數來救市。降利率、降首付、降稅費,可謂是招招都在為買房的老鐵們著想。但是,你有沒有覺得奇怪?為啥不直接讓開發商降價呢?這不是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好辦法嗎?

別急,咱們慢慢道來。要理解這個問題,得先搞清楚一個概念——土地財政。別以為土地財政就是政府賣地賺錢那麽簡單,這裏面的門道可多著呢!

明面上的收入就不少。去年光是賣地,政府就進賬57996億元,占了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大頭。再加上各種稅收,比如契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等,2023年這塊的收入就有18538億元。雖然占比不算高,但別小看這個數碼,將來房產稅全面推開後,這可是個香餑餑!

還有些不太容易看到的收入。比如那些"國字號"的房企,它們上繳的利潤也是政府收入的一部份。就拿萬科去年給大股東深圳地鐵上交了33多億元利潤呢!

還有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收入來源——公攤面積。這個"公攤"啊,說白了就是你買房子時,除了自己住的地方,還得多掏錢買公共區域的一部份。問題是,這個面積到底多大,怎麽算的,很多人都是一頭霧水。但不管怎樣,這部份面積也要交稅,也能給政府創收。

說完了收入,咱們再來看看支出。這裏就要提到那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數碼了——8000多萬。這是什麽概念?這是全國"鐵飯碗"的大軍啊!包括公務員、事業編制和一些國企職工。這些人的薪金、福利,都得靠財政來養活。

光是退休人員,截至2023年底就有14196萬名。這些老同誌們可不是普通退休工人,很多都是享受高額養老金的。有的每月能拿六七千,甚至上萬元!你可別小看這筆錢,養老金每年還得漲3%呢。

再說說在職的"鐵飯碗"們。雖然沒有官方數據,但據一些網友估計,至少有8000萬人。這麽多人,吃喝拉撒睡都得花錢啊!就拿最基本的吃飯各級機關單位的食堂可都不是一般的便宜。"幾塊錢吃到飽"的自助餐,營養還得跟得上,這不都得靠財政補貼嗎?

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連農村學生的餐補都能挪用來還債,但是從沒聽說過哪個單位因為經費緊張把食堂給關了。這不得不讓人感嘆,"鐵飯碗"的福利可真是雷打不動啊!

結語

所以啊,樓市為什麽不能直接降價?因為這背後牽扯的利益太大了。8000多萬張嘴等著吃飯呢!土地財政就像是一根支撐這個龐大系統的頂梁柱,一旦動搖,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長此以往下去,房價高居不下,普通老百姓買不起房,市場萎縮,最終還是會影響到土地財政的收入。這就像是一個死結,越系越緊。

要解開這個死結,恐怕需要更深層次的改革。如何最佳化財政結構,減少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如何精簡機構,提高效率?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如何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讓普通百姓也能安居樂業?這或許才是解決樓市難題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