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暢談改革(二)面對來自輿論的壓力,需要有主心骨給農民撐腰

2024-07-20三農

安徽滁州沖破禁區搞「包產到組」「包田到組」的行動, 看似「秘密武器」,無奈長在地裏的莊稼還是透露了這個「秘密」。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張浩寫的讀者來信,並加了標題為【三級所有,隊為基礎應當穩定】的編者按。 編者按指出:「已經出現分田到組、包田到組的地方」,應當「堅決糾正」。這對雙包到組後正在忙春耕的農民來說,無疑是潑了一瓢冷水。

這時候,如果沒有一根主心骨,這項已經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利益、讓農民從「包」字中嘗到甜頭的改革,就會戛然而止、偃旗息鼓。 此後,要想再讓農民包幹種地、包幹種糧,也就難了。 即便願意,也要等紅表頭檔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聽到報紙、廣播反復宣傳、反復播放。

這時候,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裏同誌,於【人民日報】讀者來信發表後的第2天,也就是3月16日來到滁州地區,出現在憂心忡忡的農民面前,他說,「作為報紙,發表各種不同意見都是可以的」,「究竟什麽意見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靠實踐來檢驗」,「只要今年大豐收,增了產,社會財富多了,群眾生活改善了,你們的辦法明年可以幹,後年還可以幹,可以一直幹下去」。

省委書記這麽講,也就讓滁州雙包到組的農民放心了,包幹到戶這個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也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了。 試想一下,如果安徽滁州的「秘密行動」,沒有萬裏書記這個主心骨,怎麽可能繼續幹下去,並最終推廣到全國各地,從而讓廣大農民種地種糧的積極性得到充分釋放,讓中國的農業生產率得到大幅提升,讓中國的糧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