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深耕未來謀新質,廣東如何「起承轉合」?

2024-03-25三農

最是一年春好處,嶺南春耕正當時。在早稻主產區廣州從化,機械化育秧生產線開足馬力趕制秧盤,履帶自走式旋耕機已經取代了牛耕人犁……今年春耕,無人農場、早稻種植「全程機械化」正在重新整理人們對「耕作」這一古老行業的認知。

位於南海中北部大洋深處的「實驗6號」科考船則在進行另一場「春耕」:該船搭載的中國首套7000米級水下遙控航行器,成功在這裏進行海試。

無邊光景一時新。這兩場發生在不同領域卻「未來感」十足的耕耘,都在演繹著南粵大地上新的「春天的故事」。

就在不久前,廣東釋出五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計劃,瞄準未來電子資訊、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領域,培育發展新經濟增長點。

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為何卻著力「深耕」在未來?當此全球產業競爭白熱化之時,廣東又將如何發力當下?

如何起步:產業科技互促雙強中尋找「節奏感」

起步姿態往往積蓄著向前奔跑的勢能。要全面觀察廣東新質生產力發展格局,就要先看當下廣東起步發展的態勢。

作為全國首個GDP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廣東經濟總量已連續35年居全國第一,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7年全國第一。與此同時,在全球創新指數「科技集群」排名榜上,深圳-香港-廣州集群已連續第四年排名居全球第二位。不難看出,廣東發展新質生產力「勢能」已具。

去年年底,新一代國產超級計算系統——「天河星逸」在廣州釋出,不僅計算能力大幅提升,還能實作AI大模型訓練等眼下多個行業領域急需的超算套用需求。

在超算領域,計算能力每提高一個量級,都需要體系結構的創新和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研發團隊「十年磨一劍」,卻能「精準」踩中當下產業發展熱點。看似巧合的背後,正是廣東對如何布局新質生產力的深遠把握。

技術更新日新月異,身處全球產業前沿的廣東更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而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不在朝夕之間,一項基礎研究往往就要積蓄「十年之功」。在這場以未來為終點的長跑中,尋找發展快與慢之間的「節奏感」至關重要。

「我們將堅定不移把創新落在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龔國平在廣東「新春第一會」上的發言,點破廣東在這場事關發展「快」與「慢」抉擇中的態度:培育新質生產力,廣東必須因地制宜,與產業發展實際緊緊結合在一起。因此,要讓企業「上場」,在產業技術攻關中「唱主角」,透過企業在創新中,時刻感受產業變化的冷暖,從而培育契合廣東實際、時代發展的新動能。

怎樣承接:企業登台亮相 政府夯基築台

原始創新、源頭科技、根技術……在廣東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這些熱詞成為政府和企業共同的話題和焦點。

實作顛覆性的創新,就要有前所未有的勇氣。對於企業而言,敢於勇闖無人區,不僅要擁有試錯的底氣,更在於能有「試一試」的機會。

就在3月22日,粵港澳合作發展三大重大平台之一的廣州南沙宣布將推出第一批套用場景清單。一些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先進技術和套用創意,今後能夠在這裏找到「小切口」開展驗證,進而從這裏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這片在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土地,或許更能體會「先行」的艱辛和意義——為了力挺企業和科研機構安心培育「從0到1」的基礎研究能力,廣東將1/3以上的省級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投向基礎研究,實施基礎研究與套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以此催生更多原創成果。今天,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國家套用數學中心……一批面向未來的基礎科學中心初見規模。廣東布局10個大科學裝置之外,還有129家深植產業線上的企業技術中心。產教相融、政企合力,向前沿和未知領域探索新質生產力的「廣東路徑」正在形成。

何以轉化:在實踐中「試水溫」 泛起「產業漣漪」

「以學校為圓心,這個‘半小時創新圈’裏集聚了高校、科技企業、供應鏈資源、創投基金等關鍵創新要素,為科技創業者提供了一片沃土。」深圳科創學院院長李澤湘推開窗戶,向訪客逐一介紹林立於「創新之城」深圳的校園周邊,這些知名科創企業和科研機構。

半個小時,這是學校到企業的時間。而一項發軔於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要真正轉化為推動市場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又有多長的距離要走?

「要用市場育動能!」在今年廣東「新春第一會」上,廣東省委主要領導談到新質生產力在廣東的轉化之路——用活超大市場的優勢,為各類新技術、新業態提供試驗場。將推出一批新的套用場景,讓更多新技術、新產品在廣東市場率先套用推廣,讓新質生產力在實踐中加速叠代升級。

直面市場,不僅意味著能汲取更多來自市場的「靈感」,更意味要承受來自市場波動帶來的挑戰。為了呵護萌發於大灣區的創新之火,廣東開放市場讓新質生產力自由馳騁的同時,又集中在集成電路、新型儲能、生物制造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中試驗證平台。平台上小批次試生產、材料裝備驗證、生產工藝驗證……企業得以「試試水溫再下水」。

依托市場優勢吸聚創新資源,運用市場機制兌現創新價值。廣東正在摸索「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的「新質」轉化之路。不斷由實驗室產出的成果,正快速投入,在市場上泛起陣陣漣漪。

如何集聚:「灣」有重力如何激發「鏈」式反應

「大家對數碼工匠的需求越來越急切,行業一線非常需要數碼化人才幫助企業進行智能化產業升級。」深感新質人才培育之迫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教師楊登輝帶來了培育「數碼工匠」的建議。

楊登輝之思,正是廣東新質生產力發展眼下之急——今天,廣東就業人員總量已經達到7000萬,但產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依然存在「結構性短缺」。

「過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創業快樂,體會到了夢想成真的成就感。」一年前,在海外任教的知名學者顏寧到深圳籌建深圳醫學科學院。這一年間,顏寧的實驗室從無到有,還吸引了數十位來自相關領域的頂尖人才匯集。「灣區速度」讓她感受到粵港澳大灣區吸引人才的「灣」有重力。

如今,廣東正在打造「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鏈,更要匯聚形成產業鏈上下遊發展共識。依托「鏈主」和單項冠軍企業,廣東推動5家國家級和40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串聯起1600多家遍布珠三角和粵東西北的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超過4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創新鏈的大生態中蔥蔥郁郁,在市場激蕩中不斷用創新創造驚喜。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廣東產業與創新互促雙強正從「新質點」到「新質面」,再到「新質鏈」的躍遷,新質生產力就在這樣門類齊全的產業脈絡中不斷奔跑,加速延伸。

面對未知,向「新」而行。「敢為人先」的歷史精神賦予廣東一馬當先的勇氣和不畏浮雲、立馬陣前的超然遠見。錨定未來,以新提質,在打造新發展空間中謀求戰略主動,這正是「起承轉合」間廣東肩負起的歷史使命。

編輯:謝哲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