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蘇,在園林行業幹了20多年,做過設計,幹過監理,當過采購,創過業。
閑來無事,借此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見解和苗木行業精彩的故事。
引子
2008年春季,張國泰賣掉了最後一批桂花樹,三年時間裏,他總共賣出去了2500多棵桂花樹,凈賺了900多萬元。
隨後,他又將賺來的錢擴大種植規模,又種了600多畝桂花,準備大幹一場。
但誰能想到,8年後,他的600畝桂花樹竟然滯銷,價格還不到當初的1/10。事情是怎麽走到這一步的?
發現商機:一棵桂花樹賣一萬!
2001年,張國泰還是個在廣東番禺一個園林工程公司打工的普通工人,那時他剛37歲。
一天,工地上的工友無意中提到一棵碗口粗的桂花樹能賣到一萬多元。這話頓時讓張國泰心裏燃起了希望。
張國泰心裏琢磨著:「這樹要真能賣這麽多,幹工地可不如回老家種樹劃算啊!」
於是他打聽了一番,發現隨著房地產的蓬勃發展,城市綠化需求暴增,桂花樹、銀杏、香樟等樹種需求量大,價格也高,尤其是桂花樹,供不應求。
這一發現讓張國泰決定回老家種桂花樹,他回到南充西充縣仙林鎮的老家,租了50畝旱地,每畝60塊錢租金,種下了2600多棵桂花樹。
苦等七年,桂花樹終於開賣
一開始,種樹可不是件輕松的事。每一棵樹苗都需要精心照料,張國泰和父親天天忙得腳不沾地。
可他不怕苦,「這樹苗再難伺候,六七年後說不定能變成搖錢樹!」張國泰心裏盤算著未來的豐收景象,咬牙堅持著。
忙完地裏的活之後,張國泰便跑到成都繼續做他的綠化工,賺錢養家,而桂花樹則交給了父親打理,個把月才回一次。
在父親的打理下,桂花樹長得很好。6年後,到了2007年,這批桂花樹終於長到了11~13厘米左右的地徑,基本符合市場上綠化工程的要求。
這時,張國泰開始試著對外銷售。最開始他定價4500元一棵,沒想到一下子吸引了好幾個苗木經紀人上門。
隨著需求旺盛,到了第二年秋天,他的價格漲到了5500元,第三年春天更是賣到了7000元一棵。短短三年內,張國泰把2500多棵桂花樹全賣光了,凈賺了900多萬元。
不滿足現狀,擴種500畝
掙到了大錢後,張國泰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幹一番大事業。2008年底,他不甘心僅僅賺到這第一桶金,決定擴大規模。
他租下了600畝坡地,繼續大規模種植桂花樹。
他心裏盤算著:「再過幾年,等這批樹長起來,行情好,一棵樹還是能賣個幾千塊,600畝地,起碼能賺好幾千萬。」
於是,他還雇了3個人專門管理這批樹苗,期待著再一次豐收的到來。
市場突變,桂花樹無人問津
可世事無常,到了2014年秋,他的桂花樹長大了,當他期待著桂花樹再次大賣的時候,市場卻早已發生了巨變。
曾經熱銷的桂花樹價格,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直線下跌,如今一棵地徑10~11厘米的桂花樹只能賣700~800塊錢,只有當初價格的10%了。
張國泰並沒有太在意跌價資訊。他想:「我也知道桂花樹在前幾年就開始跌價了,市場行情總有個波動,價格肯定會回升的。」於是,他決定再等等,並不急於賣樹了。
等來的卻是更深的困境
可現實並不如他想象的那麽美好,隨著越來越多的苗農加入桂花樹的種植行列,市場上的桂花樹數量激增,價格不僅沒有回升,反而一年比一年低。
張國泰的桂花樹繼續長大,但買樹的人卻越來越少,價格則繼續在連年下跌,似乎沒有盡頭。
到了2020年春天,國家推行的退林還耕政策讓桂花樹市場徹底陷入冰點,許多人開始大量低價拋售桂花樹,那時候一棵地徑12cm的桂花樹,上車價跌到了200~300元。
那幾年,張國泰的600畝桂花樹,總共26000棵,卻只賣出去800棵,剩下的都無奈地留在地裏,成了一片無聲的「樹海」。
反思:成也桂花,敗也桂花
張國泰看著這一片長得郁郁蔥蔥的桂花樹卻賣不出去,每年還要請人修剪一兩次,怎麽也高興不起來。種樹能讓他一夜暴富,也能讓他一夕敗落。
他終於明白,市場就像風,能送你上天,也能讓你掉下來。
「當初真不該種這麽多桂花!」張國泰嘆了口氣,「這次是我太貪心,太相信市場會一直好下去了。」
如今的張國泰,再也不敢輕易冒險了。
有時候他自嘲道:第一圈種桂花樹,讓我賺了900多萬,第二輪,讓我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啦!
他知道,順應天時,順應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內容源自電話采訪張國泰,白淑婷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