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不少行業都不景氣。在鄉村領域,文旅、民宿行業受消費形勢影響,普遍收入大降。往年常見的圈內招聘也銷聲匿跡,我的朋友圈中,最近幾個月還在發招聘啟事的,只有幾個做農業的朋友:有招農學的,有招育種研究的,有招中小學研學帶課的。
外出調研,也發現民宿和文旅業主普遍信心不足,一面是消費降級趨勢下,主打中產、家庭親子消費的民宿和文旅受到較大沖擊,另一面則是行業經過前些年快速增長,熱點地區產能已出現過剩,開始內卷。
新一批下鄉的城市投資者,也敏感地感受到這一變化,不再盯著文旅、民宿行業,一些人就將目光轉向農業領域。
比如我們「城鄉投資人俱樂部」的一位會員,他是前頭部房企高管,跟隨我們走訪鄉村一年半後,並沒有選擇其熟悉的沿海發達地區和文旅熱點地區,而是一頭紮進廣西最北部的資源縣,並選擇了最偏僻的山區民族鄉,利用自己的資源,一面在深圳高端社區開發優質農產品市場,一面直接面向農戶,按訂單和標準種植,發展精準的訂單農業。
|桂北資源縣,世外有桃源
他說:「規模雖小,但風險可控……慢慢做嘛,農業本來就是慢的。」他能從急哄哄、高大上的城市房地產思維,切換到慢一點、接地氣的鄉村農業思維,令我感到開心。
消費為什麽遲遲難升級?
衣食住行,民生之本,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的工業化、城市化,衣、住、行都得到了巨大發展,需求已經基本滿足。今天,在收入趨緊的情況下,老百姓很難再花更多錢去進行衣、住、行的升級,相關行業的消費品和資產價格,也在下行。顯然,從這三方面去破題,消費升級就難有答案。
民以食為天,反倒是食品、飲料、餐飲行業,一直較為堅挺。中國飲食文化也淵遠流長,國人喜歡吃、擅長吃,誰能在吃的方面做出新花樣,一般都會有收獲,而我在縣域調研中也發現,不少傳統制造業出現困難,只有食品、飲料行業受影響較小,還在發展。
因此,「食」方面的創新,與衣、住、行等方面的創新,同樣重要。
再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消費發展,大致來說:
第一個十年,主要解決「食」的問題。 70年代末、80年代前半期,國家將地分給農民,調動了農民積極性,以及化肥、農藥的大力推廣,實作了「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成就。同期,鄉鎮企業大發展,產出年均增長率30%以上,到90年代初,全國工業產值「三分天下有其一」。在此情況下,農民恢復在地化「半農半工」的經濟方式,收入增長較快,80年代中期曾連續四年超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農村消費額一度占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60%以上,並掀起一股「建屋熱」,中國一度出現「內需拉動型的黃金增長」。
第二個十年,主要解決的是以「衣」、家用電器為代表的輕工業消費升級。 80年代末開始,國家將經濟重心轉向城市及其國有企業,國企改革、城市高新技術園區(80年代推行扶持鄉鎮企業的「星火計劃」)迅速推進,1993年,國家正式取消糧票,標誌著限制農民進城的國家政策取消,民工潮興起,輕工業迅速爆發。
第三個十年,進入21世紀後,國企改革結束,中國加入WTO,工業品走向世界,以房地產為代表的「住」和基建投資成為經濟發展主旋律。 第四個十年,2010年代的經濟亮點轉為流動互聯網和新能源,流動互聯網拉近了空間關系,新能源汽車則解決了普羅大眾「行」的問題,汽車真正普及。這段歷程大家都很了解,無需贅述。
簡要回顧中國的消費升級歷程,呈現了明顯的「食-衣(輕工業)-住-行」的逐步升級。 今天,中國人的基礎消費需求已滿足,誰最有可能是下一個消費升級的點呢?
顯然,住房太貴,短期很難再升級,中國的公共交通很發達,汽車也剛剛普及,也不能承載,「衣」與大量輕工業產能過剩,更難以承載。只有「食」,最有承載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可能!
另一面,相比衣、住、行較高的滿意度,中國人的食品消費升級需求遲遲得不到滿足。
首先是基本的食品安全問題。
光今年,「槽頭肉事件」「拉煤油的油罐車拉食用油」「硫超標枸杞」「單位點黃燜雞米飯集體中毒」熱點難點敏感事件,以及各大直播帶貨平台頻現食品安全問題等等,各種新聞層出不窮。
長期以來,各種添加、保鮮劑、膨大劑、化工處理,及食品安全犯罪成本低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中國人的生活,但又一直沒有建立有效的機制。
其次是化石農業依賴問題。
現代農業一大特點是大量使用化石資源,如農藥、化肥、激素的大量使用,雖然保證了產量和賣相,但落到田間地頭及運輸中,均缺乏有限監管,導致濫用情況大量存在。
一來,危害消費者健康;二來,過度施用,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為維持作物產量,又不得不繼續加大施用量,造成惡性迴圈;第三,化石農業模式下,農藥、化肥、種苗,以及人工成本不斷提升,造成農業作業越來越賺不到錢,越來越依賴國家補貼,但最後的競爭力卻越來越低下。
中國人對此民怨不止,但又無可奈何。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日益成為消費者的呼聲。
然後才是吃好的問題。
食品除了色香味的體驗,內在主要是蛋白質如何從植物到動物,最後到人的吸收,中間如何高效轉化的問題。這些,最終都要推導到源頭的植物和土地,「有什麽樣的土地,就會有什麽樣的人,也就會有什麽樣的社會」。
顯然,我們的土地和農作物生產,在過度強調產業化、追求產量的過程中,被長期破壞,許多食物本身擁有的營養、元素已被化工大量改造,最終的營養,源頭轉向了化工和化工添加。
吃永遠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剛需。在此背景下,安全、高效、優質的現代農業,正日益成為消費升級,以及鄉村振興的下一個風口!
這裏我們要區分一個誤區,即將農業現代化,過度等同於農業產業化。 事實上,除了東北、華北、黃淮等大平原,以及草原畜牧業地區,中國大量地區的農業作業方式,由於地形、水土等自然條件限制,很難推行產業化。
|故鄉丘陵地區農業
另一方面,從國家視角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並非純粹市場內容,而一直是國家「半公共品」,因此必須控制量價,將主要農產品控制在微利狀態。
現實中,疊加化石農業和人工成本急劇上升,及不可控的市場和天災風險,農民很容易虧本。糧食與主要農產品,一直介於商品與公共品定位之間,這個事實無法改變、不能找到市場突破路徑,中國農業與農民,發展前景就依然有限。
正如談到三農問題就想到城市化一樣,中國農業發展的另一個陷阱,在於將農業問題簡單化為糧食問題、增加農業投入問題。
保障糧食安全是必須,但只強調「以糧為綱」,持續擴大供需失衡,也將帶來額外負擔。90年代就曾一度「糧食四連增」,從而導致國家財政補貼及庫存費用過高、銀行占壓等一系列宏觀問題。
進入新世紀後,又把三農問題簡單化為加強農業投入,出現「糧食十二連增」,以致於財政部不得不宣布減壓農業補貼。
今天,除了糧食,中國許多大宗農產品產量都是世界第一:我們生產了全球70%左右的淡水產品、67%的蔬菜、51%的生豬、40%的大宗果品。但由於片面追求效率、產量、規模化和低成本,濫用農藥化肥、催長素、保鮮劑、防腐劑,導致的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水源汙染問題(中國農業是水資源汙染最大來源)和種子芯片等問題不斷在累積,從糧食到主要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始終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