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利差損已經成為壽險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為了減低壽險機構在負債端的壓力,監管針對保司的渠道端和產品端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在渠道端,實行「報行合一」,對銀保渠道、經代渠道的傭金進行約束;在產品端,下調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上限,停止銷售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型保險產品。
如今時間來到10月中旬,人身險產品的調整也即將接近尾聲。調整後,哪類產品將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保險業又該如何從透過產品創新和調整去實作高質素發展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到友邦人壽產品部負責人陳恒。其表示,此次預定利率下調後,預計保險產品將從單純比拼保證型收益的時代轉向「低保證+高浮動」的設計形態,從產品類別來看,分紅險甚至是投連險或將獲得更多的份額。
「拼」保證型收益的時代將遠去,分紅險、投連險市場份額有望擴大8月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釋出【關於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5%執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普通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此外,【通知】要求,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2.0%執行;預定利率超過上限的分紅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為1.5%,相關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按1.5%執行;最低保證利率超過上限的萬能型保險產品停止銷售。
此後,市場上關於預定利率下調後保險產品的走向充滿了猜測。「2023年,保險行業已經自發下調過一輪預定利率,振幅與此次一樣,也是50個基點。彼時保險產品對比同期的儲蓄及其他理財產品,仍有一定利差優勢,因此去年8月份至今,保險市場仍主要聚焦於增額終身壽產品,主打的還是保險產品長期的保證收益。」陳恒認為,此次預定利率再次下調50個基點後,收益保證型的保險產品相較於其他儲蓄、理財產品的吸重力將有所削弱,這也意味著對保證型保險產品的需求將會相應減少。
陳恒預計,此次預定利率下調後,保險產品單純比拼保證型收益的時代會「逐漸遠去」,產品將更多轉向「低保證+高浮動」的設計形態,分紅險、投連險將會逐漸獲得更多的份額。陳恒指出,「這類產品能更好地適應低利率環境,同時滿足消費者對長期保障和潛在增值的需求。」
據陳恒介紹,9月,友邦人壽已完成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切換工作,平穩過渡至新的預定利率要求下的產品體系。「隨著產品預定利率的下調,我們的產品策略和布局也隨之調整。」陳恒表示,首先,產品類別需要更加多元化,更多轉向分紅險,甚至是投連險等新型產品;其次,我們也會強化產品整體配置的概念,突出產品功能內容,例如養老、傳承等;再者,產品將更多地與服務生態結合,組成一體化地產品解決方案。
此外,友邦人壽也將繼續對保障型產品「精耕細作」,在重疾類產品和醫療類產品中尋找新的增長點。其將結合國家醫保改革、個人稅優健康險等利好政策,開發相應的健康保障產品,給予客戶更多選擇優質健康管理資源,更好保持健康狀態的方案建議等。
保司要結合自身優勢,深耕擅長的細分領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除卻下調產品利率,防範利差損外,國家對於保險業的發展也給出了新的方向。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素發展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檔,透過十條內容對中國保險行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頂層設計,明確了「加強監管、防範風險和促進行業高質素發展」這三條主線,並對行業發展提出了切實的目標和方向。
在產品端,【意見】提出規範保險產品設計和利益相關方權利義務,研究完善與風險掛鉤的保單兌付機制。鼓勵開發適應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新產品和專屬產品。豐富與銀發經濟相適應的保險產品、服務和保險資金支持方式。依法合規促進保險業與養老服務業協同發展。
「從產品角度出發,產品不光是表面的開發和銷售工作,其背後需要有一套系統管理的能力。」陳恒舉例介紹,在醫療險理賠方面,如何與醫院走通支付端、如何設定預授權、如何進行理賠控費,在財富儲蓄產品方面,如何在防範利差損風險的同時,提升產品收益預期和功能性、成長性,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等,都極其考驗保險公司的能力,但這也是保險公司的本源,只有在「台下練好基本功」,才能在防範風險的同時,取得保險行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因此,陳恒認為,高質素發展的保險行業,其產品策略不可能是盲目或「朝令夕改」的,而應該是全面整體考量。好的保險產品亦是如此,其不僅要考慮將長期儲蓄與保障功能相結合,引導客戶從財富型儲蓄逐漸向功能型儲蓄過渡,還要在康養規劃、子女教育等典型場景中,將原本較為單一的資產配置、資產傳承、強制儲蓄等儲蓄理念進行功能型地延伸,在產品責任或產品組合中加入風險保障元素。此外,產品還需要更好地連結健管、康養等服務資源,形成足夠豐富多元的服務生態圈。
「產品策略整體目標,並不是簡單開發一款分紅與保障相結合的產品,而是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化的管理能力。」陳恒表示, 不同保險公司可以尋找到自身的長處,能夠有自己的堅持和擅長的產品領域,在細分市場贏得各自的一席之地 。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