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分析師言必稱「股息率」,「紅利抱團」已成共識?券商熱議紅利資產交易擁擠度水平

2024-07-11三農

今年來,A股整體表現乏力。相比之下,高股息藍籌股可謂一枝獨秀,長江電力、中國海油等多股叠創歷史新高。昨日收盤,長江電力歷史上首次站上了30元大關。

在中報季即將到來之前,一些券商紛紛趁熱打鐵,線上下組織紅利、周期相關主題策略會,而各類相關線上電話會議更是數量繁多。而最近,不少行業分析師在做個股推薦時,幾乎也是言必稱「股息率」。

近期市場有觀點認為,高股息板塊已經成為機構新的抱團方向,堪比以往的各種「茅股」。對於紅利板塊是否已經出現交易擁擠、估值是否出現泡沫跡象,有券商最近釋出觀點稱,經過前期的震蕩調整,大部份紅利資產擁擠度處於中等偏低或較低位置。不過也有券商指出,自4月下旬以後,以銀行、煤炭、交運、公用事業為代表的高股息行業交易擁擠度(近3年成交額占全A比重的分位數)一直在70%分位數水平上方,顯示紅利交易熱度較高。

「紅利」主題成機構追逐方向

7月10日收盤 A股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截圖自:Choice數據

去年4月,A股通訊行業高股息代表企業中國移動首次超越此前多年A股「股王」貴州茅台,成為A股市值最大公司。不少投資者也許沒有意識到,這將是A股市場新格局的一個開端。

今年來,市場整體表現疲弱,相比之下,高股息板塊可謂一枝獨秀。截至今日收盤,在A股市值排行榜中,高股息概念占據了多數席位,貴州茅台的市值已經被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油超越,排名已經降到了第5位。

圖片來自:網絡

得益於這輪「紅利」大潮,高股息概念直接相關的公共事業、交運、銀行、周期等行業的分析師們終於站上了職業生涯的風口,各類路演活動層出不窮。

在中報季即將到來之前,一些券商紛紛趁熱打鐵,線上下組織紅利、周期相關主題策略會。2024年以來,以銅、黃金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曾經歷了一輪行情,今日,天風證券在上海舉辦「紫金礦業·天風證券聯合大宗論壇」。7月16-17日,國盛證券周期團隊將在北京舉辦「時代的周期」周期論壇。7月16日,中信建投將在深圳舉行周期紅利論壇,各周期、紅利內容較強的行業首席將參與,同時還邀請了30多家相關上市公司。

近期,一些券商舉辦的綜合性中期策略會上,紅利周期主題分論壇也是重頭戲。即將於下周舉行的國聯證券中期策略會上,紅利投資、資源品投資都是熱門的話題。

與此同時,近期,各類相關線上電話會議更是數量繁多。在進門財經上,以「股息」「紅利」等關鍵詞進行搜尋可以找到大量各券商研究所舉辦的電話會。

而一些不甘寂寞的非紅利相關行業的分析師也紛紛開始蹭起熱點。據記者觀察,近期各券商的不少行業分析師在進行個股推薦中,「股息率」幾乎都是一大關鍵詞。

比如,一些TMT分析師最近在作推薦時也在想辦法往紅利的方向靠。某TMT行業首席日前釋出推薦觀點稱,中報季將至,配置上重視兩端。一是AI算力代表的成長,相關產業鏈標的將繼續受益,二是紅利方向,核心是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幾只中字頭個股。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之前對紅利策略關註相對較少的量化,現在也紛紛將目光轉向。在某頭部券商上周舉辦的一場量化夏季沙龍上,有多位權益量化分析師對「紅利增長策略組合的構建」「如何更準確的預測分紅增長」等話題做了專題匯報。

某券商金工分析師表示,最近兩年對紅利策略的關註度明顯高了,今年新發的紅利產品,有不少是用量化方法來做的紅利增強。社保也有專門的紅利增強委外產品。

高股息板塊是否已經出現交易擁擠?

電力板塊作為近期這輪高股息行情的領漲板塊,其中的行業龍頭甚至已經被一些機構視作為高股息的標桿個股,比如水電龍頭長江電力。

在經歷連續數月的逆勢上漲後,昨日收盤,長江電力歷史上首次站上了30元大關,一度引發不少關註。對此,某頭部券商行業分析師稱,成功沖破30元的長江電力,從股息率角度來看仍有性價比。

中信證券日前釋出的長江電力研報指出,在電量增長、財務費用節省、投資收益提升等多重因素催化下,預計長江電力業績將步入上升周期,現金分紅有望同步提升。預測公司2024~2026年每股股利將分別提升至1.03/1.11/1.17元,對應7月4日收盤價的隱含股息率分別為3.5%/3.7%/4.0%。考慮到市場利率處於較低水平且仍呈現下降趨勢,我們認為公司當前股價對應的隱含股息率具有吸重力。此外,中信證券在研報中給予長江電力33元的目標價。

事實上,從年線角度來看,不少核心紅利資產已經逆勢上漲了2-3年時間。日前,市場有觀點稱,從持續時間來看,當前本輪「紅利抱團」所處階段可以類比2020年上半年「茅指數」,尤以茅台為代表,由於公募規模持續擴張,在2020年下半年估值仍進一步提升,隨後帶動「茅指數」在2020下半年加速進入泡沫化定價。

對於當前紅利資產是否存在泡沫,最近有多家券商紛紛釋出觀點進行研判。廣發證券策略團隊日前釋出研報指出,從海外主要國家、主要行業歷史長時間序列的估值中樞與ROE中樞的對應關系來看,對比國內穩定價值的龍頭公司來說,大部份仍然是在合理區間內,整體沒有出現明顯的泡沫化水平。

上周興業證券策略團隊釋出觀點指出,經過前期的震蕩調整,當前大部份紅利資產擁擠度處於中等偏低或較低位置。其中,中證紅利、煤炭、石油石化、公路鐵路、航運、水泥、鋼鐵、紡織服飾擁擠度處於較低水平;紅利低波、水電、火電、保險、白色家電、出版擁擠度處於中等偏低水平;而銀行擁擠度處於中等水平;只有營運商的擁擠度水平處於中等偏高狀態。(公開資訊顯示:興業證券策略團隊擁擠度指標,由量能、價格、資金、分析師預測四大維度、七大指標合成而來,量化跟蹤市場情緒變化。)

在華金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鄧利軍看來,短期內高股息仍是主要的配置方向之一,當前從換手率和成交額占比來看,並未顯示高股息板塊出現交易過於擁擠的跡象:「以中證紅利指數為樣本來看,當前中證紅利指數的PE(TTM)和換手率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分位數分別在30%、50%左右,處於中性或偏低位置,且中證紅利指數成交額占全A成交額之比僅為5%左右,2005年以來分位數也處於不足20%的低位,從換手率和成交額占比來看沒有出現交易擁擠或者估值上出現泡沫的跡象。」

不過也有券商指出,近期高股息行業的交易擁擠度其實並不低。西部證券策略分析師慈薇薇向記者表示,「在國內經濟修復行程偏弱,無風險利率低位,權益市場表現震蕩的環境下,我們看到市場對於高股息板塊走向了趨同交易。自4月下旬以後,以銀行、煤炭、交運、鋼鐵、公用事業為代表的高股息行業交易擁擠度(近3年成交額占全A比重的分位數)一直在70%分位數水平上方,最高接近90%,反映紅利交易熱度較高。其中電力與公用事業,銀行更為擁擠。」

券商:高股息中長期邏輯並未出現重大轉向

今天,以電力、煤炭為代表的紅利板塊出現了近期較為明顯的調整。其中煤炭指數大幅下跌4.54%,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墊底。有分析認為,今天煤炭板塊大跌主要是受到昨天部份上市公司業績預告的影響所致,引發市場對於板塊業績擔憂。但當前板塊仍然是紅利投資思路為先。

雖然在當前的弱勢格局下,近期紅利板塊的「吸金」效應的確較為突出,但市場對「紅利抱團」的可持續性其實也一直不乏擔憂。廣發證券策略團隊日前釋出研報指出,在路演過程中,「有什麽因素會終結穩定價值類資產跑贏的趨勢?」「如何看待穩定價值類資產的估值,是否存在泡沫?」等是機構較為關心的話題。

慈薇薇認為,「在市場情緒探底過程中,不排除紅利有補跌的可能性,但中長期來看高股息價值方向依然是資金青睞方向。Wind茅指數在21年沖高見頂時,彼時我們看到茅指數交易擁擠度在歷史高點,同時風險溢價處於歷史低點,而當前紅利指數估值情況顯然更為健康。上證紅利指數在上半年上漲了11.3%,取得了明顯的超額收益。」

另外,最近央行出手調控債市對紅利板塊的影響也不容忽視。7月1日,央行釋出訊息稱,為維護債券市場穩健執行,決定於近期面向部份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開展國債借入操作。訊息一出,當日國債期貨波動顯著。近一周時間內,國債期貨總體處於弱勢調整態勢。

就央行此次調控債市對高股息板塊的影響,鄧利軍表示,「從央行賣債對股市影響路徑上看,一是長債收益率可能修復上行,股市情緒可能有所修復:首先,從數據來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與制造業PMI相關性較強,長債收益率上行可能導致投資者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得到一定修正,股票市場的悲觀情緒也可能修復;其次,歷史經驗上,長債收益率上行時A股表現震蕩偏強,核心驅動因素是基本面的修復,而當前來看,前期大力度放松政策後地產銷售可能有所改善、暑期消費旺季來臨疊加政策支撐下後續消費增速可能回升、超長國債發行等財政發力政策下制造業投資和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回升,基本面改善預期上升可能使得A股出現修復走勢。」

「二是長債收益率的上行可能導致債券以及類債券的高股息、防守類資產的配置性價比降低:首先,數據上看中證紅利指數與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呈現一定負相關關系,即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行時,中證紅利指數表現可能偏弱;其次,資產配置角度看,長債收益率上行,一方面,因債券的配置收益率上升,保險等資金配置低估值穩定類的權益資產的相對需求下降,另一方,因經濟和盈利修復預期上升,市場情緒可能有所回暖,在短期產業催化和政策支持下,和盈利相關性更高的成長性權益類資產可能更受基金等相對收益資金的青睞。」他告訴記者。

慈薇薇則向記者指出,「在我們看來,央行買賣債券的主要目的是調節長期國債利率。對A股與高股息板塊的影響來看,長端利率上移的預期會影響債券收益率與股息率之間的比價關系,也就是削弱高股息板塊的類固收價值,但這也會取決於債券收益率的上移振幅。短期來看,市場風格切換可能需要重要會議落地後得到驗證,但低位、低估、超跌方向依然可以關註。今年中美利差不斷走擴,‘穩匯率’是當前政策重心,而在美聯儲政策降息後政策利率調降空間有望開啟,高股息的中長期邏輯並沒有出現重大轉向。」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