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河南00後女孩請一個月麥假回家收麥:想像哥哥一樣繼承父業,將一路向北去商丘跨區作業

2024-05-31三農

5月29日,河南平頂山天朗氣清,陽光下麥浪翻滾,農機轟鳴,駛過之處揚起蒼黃的麥塵。

00後女孩辛夢真是平頂山人,在洛陽一家食品公司上班。她向九派新聞介紹,其父親和哥哥是專業的農機手,每年「三夏」期間都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今年天氣好,麥子收成好,為避免像去年那樣遭遇「爛場雨」,導致小麥受潮發黴,村裏的麥收工作比往年提早了近半個月。

辛夢真在麥田間接受九派新聞采訪。圖/九派新聞 武菲菲

【1】搶收小麥最忙的一天連續工作17小時

「5月中旬,我父親就打電話問我,‘麥收即將開始,家裏人手不夠,能不能請假回來幫忙’,好在領導通情達理,同意我請一個月的麥假。19號到家時,他們已經收了2天麥。」

她解釋,麥收是河南人從小到大的記憶,每年這個時候,網上都有很多人發影片喊「河南人回來收麥」。當地一些企業還有「三夏」福利,讓有夏收需求的員工回家「帶薪搶收搶種」。

九派新聞在現場看到,一望無垠的金黃麥田裏,兩台插著紅旗的收割機不停作業,留下一截截密實的麥茬。或縱或橫地割完幾圈後,三輪車入場,駕駛室的農機手熟練地操控方向盤,調整收割機滾筒與三輪車車鬥的間隙。轟鳴聲中,顆粒飽滿的小麥被盡數傾倒出來,卸畢歸倉,一氣呵成。

割完小麥的收割機正在卸糧。圖/九派新聞 武菲菲

辛夢真介紹,聽哥哥說,用收割機收麥需要很多技巧,並不像看上去那樣簡單。每塊麥田地形不同,小麥長勢也有區別,收割時要註意觀察地形和小麥高度,有的可以一刀直割,有的則要回刀。卸糧則考驗平衡,要把握好收割機與收糧車的距離,註意小麥下落的位置。

「5月中旬那幾天,淮河以北大部地區出現8到10級大風,當時小麥還未完全成熟,比較輕,容易倒伏。我們今天收割的麥田裏就有部份小麥被風吹倒、壓彎,這種情況收割機較難作業,需要把速度放慢,用扶禾裝置輔助撥禾,把麥子卷進切割裝置。」她說。

辛夢真說,除了主要操縱收割機的農機手,在地面上配合的人也很重要,通常承擔著找地線、量地、拉布和卸糧的工作。尤其收割機的作業速度很快,旁邊的人需要密切關註其進度,一旦發現周圍有石頭、樹枝,便需要及時透過對講機,指引農機手避開障礙物。

她說,趁著天氣晴好,這半月來農機手、農民都在加緊搶收小麥。「大家都是每天早上五六點下地,在田裏夜以繼日地收麥,接近淩晨才回家,最忙的一天我們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哥哥一天都沒從收割機上下來過。」

辛夢真稱,為了不耽誤搶收進度,自己和家人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吃飯和休息上,中午就隨便對付幾口,一般都是買來涼皮、肉夾饃,囫圇吃一半,擱下另一半就繼續作業,大家一心只想著盡快把麥子收完。

「截至今天,我們已經差不多收了七八百畝小麥,兩台收割機同時作業,一天最多能割完兩百畝麥田。」她說。

在麥田裏作業的收割機。圖/九派新聞 代夢穎

【2】麥收進入尾聲,將沿著小麥成熟的路徑一路向北

辛夢真告訴九派新聞,目前平頂山的麥收進度已接近尾聲,他們已與商丘當地的領車人聯絡,接下來的半個月將跟隨家人前往外地跨區作業。

「如果沒有確切的目的地,我們一般就直接開著收割機上路,開到哪裏就在哪裏收麥。若已經確定了位置,則會收拾好行囊、被褥,坐在收割機的駕駛艙內,再搭乘17米長的拖板車運至當地。」她說。

跨區作業的農機手就像遷徙的麥客,沿著小麥成熟的路徑一路向北。她還稱,到了外地不講究食宿條件,為了看守收割機,基本上都是在村委會門口或路邊露天「打地鋪」過夜。「就像那些在路邊晾曬小麥的大爺大媽,他們晚上也會就地睡在麥子旁。」

辛夢真說,她父親是開了二十余年收割機的老農機手,哥哥在其熏陶下「從小就想學收割機幫父親收麥」,後來如願地子承父業。現在農機手算是一個熱門的職業,最多的一回,30畝的地有8台收割機同時作業,其中不乏從湖北、安徽等地趕來的農機手。

「我也想過要學開收割機,以後當個農機手,不過還沒考駕照。」她說。

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29日17時,全國已收獲冬小麥8368萬畝,收獲進度達24.69%,比去年同期快約12.3個百分點。今年「三夏」期間,全國各地預計投入各類農機具超1650萬台(套),其中聯合收割機60多萬台,在小麥主產區河南,已收獲小麥3251萬畝,麥收進度近三成,大型智能化農機的套用加快了麥收的行程。

九派新聞記者 代夢穎 武菲菲 河南平頂山報道

編輯 辜子旋 王佳箐

【爆料】請聯系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