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姚艷梅在靜樂縣農村長大,大學學的是農學類專業,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2019年,她放棄了大城市舒適的生活回鄉創業,成立靜樂縣靜禾創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此,紮根鄉村,與泥土為伴,奮鬥在田間地頭,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新農人」。
「大學生回鄉創業,還是一個女娃娃」「在大城市生活多好,非要回農村」「創意農業是啥,真是個新鮮事」姚艷梅回鄉創業這件事,別說村裏人想不通,就連她的父母也不支持。
「從小到大,只要我認準的事,一定會努力把它做好。」姚艷梅說,「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雖然他們不明白什麽是創意農業,但看到我堅定的眼神,他們還是發動親戚和鄰居來幫我幹活。」
靜樂縣是農業大縣,但大部份是小面積、零散的耕地,傳統種植效益並不高。經過長久的思考和走訪調研,姚艷梅決定另辟蹊徑搞創意農業。
五家莊村坐落在汾河邊,地理條件優越,自然環境好,氣候適宜,水源豐富,完全契合水稻成長的基本條件。姚艷梅投資20多萬元,在村裏承包了120畝土地種水稻,把靜樂縣傳統的非遺剪紙民俗文化融入稻田,建起了創意農業「剪紙稻田畫」試驗基地,設計種植出了剪紙稻田畫。
「當時許多人說我的水稻苗子是黑的,黑苗子肯定是死了。他們不知道,那是種‘稻田畫’的優良種子。」姚艷梅說。
面對村民質疑的聲音,姚艷梅暗暗下定決心:「種地也要種出美!」在她的堅持下,試驗基地種植效果驚呆了眾人,也證明將創意農業融入傳統種植當中的路子是可行的。她敢想敢試,又利用山西小雜糧品種,設計種植了「五谷雜糧迷宮」,吸引眾多遊客前來「打卡」。
姚艷梅把辛苦和汗水獻給了這片稻田,也換來了鄉親們的認可,他們紛紛伸出大拇指誇這孩子能幹。漸漸地,田間幫活的人也多了起來。
「我挑選的‘稻田畫’和‘雜糧迷宮’是對傳統農業的一次挑戰。靜樂縣是剪紙之鄉,正契合我的農業文創思路。我要把靜樂剪紙文化融入農田中去,把傳統農業與文明旅行結合起來。」姚艷梅介紹。
姚艷梅的稻田裏共有四個區:五谷遊覽區、稻草人遊憩區、福田畫遊憩區、果蔬采摘區。最讓姚艷梅得意的創作是「七彩福」稻田栽培。「‘七彩福’這幅稻田畫使用不同色彩的水稻種類把剪紙文明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大地上,把地域特征與農耕文明完美結合,豐富了農業生產體驗,是‘文化+農業+旅遊’的新探索。」姚艷梅告訴記者,從空中往下看,這片稻田呈現出一個「福」字,它就像一個工藝品,美觀、震撼。
唯有永不止步,方能有所進取。姚艷梅的稻田栽培專案成功後,又計劃將創意農業和鄉村民宿、傳統手工技藝、直播電商等資源進行有機地融合,利用自媒體平台透過直播、短影片更好地將鄉村的風土人情、傳統技藝、民風民俗傳播出去,為鄉村振興事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說幹就幹。2022年,她透過整合與統籌更多資源,探索新的發展思路,在繼續發展創意農業的基礎上融合發展鄉村民宿、農耕研學、農產品深加工、農產品電商等專案。還透過開展技能培訓、推介專案、發展婦女合作組織等措施,積極為廣大村民搭建平台參與新農村建設,挖掘創業潛能拓展就業空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建設家鄉,姚艷梅號召50多名創業青年及團隊參與到鄉村振興隊伍中來,成立了靜樂縣青年創業互助協會,並組織了兩次直播電商培訓活動,為村民充電賦能。「越深入農村,越感受到一名返鄉創業帶頭人更多的責任與擔當,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鄉村振興的隊伍,為建設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姚艷梅說。
本報記者閆書敏
(責編:李琳、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