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黑土地上蝦蟹肥

2024-06-08三農

黑土地,小龍蝦。看似不沾邊的兩個事物,被科技小院的智慧連結在一起,成為一種有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東北五月,正是插秧時節。走進吉林省公主嶺市南崴子街道南崴子村,距離村子水田不遠的小龍蝦培養池中,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首席專家、吉林農業大學副教授王秋舉正提起蝦籠,將一尾小龍蝦捧在手心細細端詳,「現在蝦苗長勢不錯,已經有小拇指那麽長。插秧結束後,就能投放到稻田中。等到七八月份,人們就能吃上黑土地裏養出的小龍蝦了。」

蝦蟹等水產品養在稻田裏,有著不錯的經濟效益,但也存在不低的技術門檻。王秋舉介紹,農村原始的稻田養殖蝦蟹模式,不適應機械化插秧,且缺乏放養密度、苗種質素等判定標準,農戶以此實作穩定增收並不容易。

瞄準田間地頭的生產需求,圍繞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2018年,王秋舉帶領團隊來到南崴子村,依托公主嶺市藍谷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住在試驗田邊,開展蝦蟹養殖技術攻關。

一開始,當地許多村民對這種嘗試不買賬。王秋舉說:「稻漁綜合種養需要先在田裏挖溝供蝦蟹棲息,不少人覺得這是不幹正事兒,平時見了我都不怎麽搭理。」面對質疑,王秋舉沒有辯解,而是帶著科研團隊撲進稻田、幹在一線,用實打實的成效來「說服」村裏人。

經過幾年的摸索攻關、反復試驗,科研團隊最終創新研究出「雙邊溝+分箱式插秧」稻田養殖蝦蟹模式,還創新摸索出「中間培育技術」,大大提高了小龍蝦蝦苗在北方寒地環境中的成活率,標準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強,不僅適配機械化插秧操作,而且能提高飼料利用率。這一模式在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中獲評特等獎。

「用上新模式,我們農民開展水產品養殖有了底氣,‘錢袋子’更是實實在在地鼓起來了。」水田裏,正帶著合作社成員插秧的藍谷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春雨說,近年來,合作社裏每畝地透過養殖水產品平均能增收800元左右。不僅如此,這種模式還形成了良性的生態迴圈,稻米的品質也得到了提升。「原先一斤米也就賣2元多,現在最高能賣到8元錢一斤,翻了不止一番,市場也很是認可。」趙春雨笑聲爽朗。

好收益是最好的推廣,周邊村民紛紛加入其中。2018年至今,藍谷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由7戶農民、120余畝地,發展到40多戶農民、1100余畝地。與此同時,在吉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的支持下,這一創新模式已經在全省10萬畝水田中推廣實踐。

「目前,我們團隊正在研究對這一模式創新升級,嘗試利用排水渠等原生水道,實作少挖溝乃至不挖溝就能養殖蝦蟹。」王秋舉說,農民對於挖溝的抵觸,源於傳統、成本等多重因素,科技小院要做的,就是讓專家和農民零距離,科研與生產零距離,從田間地頭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作科研與生產需求的精準匹配,讓好模式惠及更多農民。

紮根鄉村的科技小院,不僅推動科技創新更好地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也在田間地頭中找到了學問精進的方向。過去五年間,小院師生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3篇,中國科學院分區一區期刊論文4篇,已有9名研究生從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畢業,繼續在農業領域發光發熱。

在吉林省,把雙腳紮進泥土裏、論文寫在田地上的,遠不止公主嶺市稻漁科技小院一家。據了解,吉林省經中國農技協批復的國家級科技小院現有105家,全國排名第一位,共建高校、科研院所14個,市(州)覆蓋率100%,縣(市、區)域覆蓋率83.6%,涵蓋種植、養殖、農業工程等48個產業類別,形成了具有吉林特色的「小院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