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尼日利亞朋友,為何來中國牧場「打卡」?

2024-02-22三農

法依莎是一位來自尼日利亞的記者,主持著一檔名為【奇妙中國行】的節目。

2023年11月,她與她的欄目組跨越漫長的旅途,來到了位於中國河北衡水市故城縣的認養一頭牛康宏牧場。

她此行的目的,是向中國朋友學習現代化牧場管理和養殖經驗,並將這些經驗透過尼日利亞國家電視台播出,向她的祖國講述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以及中國現代化發展行程中的中國智慧、中國力量、中國精神。

在她面前,一幅位於黃金奶源帶的現代農牧業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兩千年前,亞歐非的農業文明沿著古絲綢之路交流互鑒。如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分享農業新技術依然是重要主題。

尼日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和第一大經濟體,也是「一帶一路」上的好朋友。奶牛養殖是他們國家重要的農業經濟模式,但在當地大部份牛被飼養在小型牧場中,生產效率有待提升。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亞洲非洲地區語言節目中心·豪薩語部(CGTN-Hausa)的組織下,法依莎與認養一頭牛牧場的工作人員開展了深度交流。

在工作人員的介紹下,法依莎了解到,在這座牧場,1個人可以養50頭奶牛,成年泌乳牛一年平均生產超過13.2噸牛奶,每小時最多可以給700頭奶牛擠奶.....數碼背後,是中國奶業高質素發展的縮影。

在現代化智慧牧場裏,奶牛每天吃什麽是一件大事,需要有專門的博士營養師團隊進行科學配比。每個成長階段的奶牛,對營養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剛出生的犢牛要喝牛初乳,提升免疫力;而成年泌乳牛則不僅需要玉米、豆粕等精飼料,也需要苜蓿草、燕麥草等粗飼料,從而更好地提升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

在認養一頭牛的牧場,奶牛一天的夥食費要超過80元,而其產出的原奶品質不僅超過國家標準,還高於歐盟標準。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越來越多傳統牧場管理方式正在告別粗放化,走向「數智化」,養牛方式不斷被重塑。成年奶牛脖子上佩戴SCR智能項圈,方便牧場收集大數據,實作群牛數智化管理;牛舍裏配備了松軟的「床墊」和清糞系統,噴淋裝置能根據氣溫自動工作,讓害怕高溫的奶牛時刻處在適宜的溫度中。

認養一頭牛的牧場運用「數智化」技術,實作了從田間地頭到飼料收儲、奶源追溯再到經營數據呈現的整合。透過全鏈路數碼化和精細管理,2023年認養一頭牛的成年母牛平均單產牛奶超過13.2噸,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法依莎還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牧場的育種實驗室。

在認養一頭牛的胚胎實驗室,研究員們正在突破性別控制、胚胎移植等多項「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提升奶牛的優質基因遺傳潛力。2023年,認養一頭牛牧場裏第一頭胚胎移植牛順利產犢。牧場裏,最優供體牛采卵次數、胚胎生產最高指標、胚胎育種值各項指標都達到領先水平,被中國農業農村部遴選為「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場」。

9年前,認養一頭牛前往全球先進牧場學習;9年後,認養一頭牛用先進的養牛技術打造了9座現代化牧場,2座世界級乳制品加工廠,借由先進的數碼化手段,高效管理著近8萬頭奶牛。

如今,在現代絲綢之路上,認養一頭牛又將這些寶貴的養牛經驗分享給「一帶一路」上的好朋友們,越來越多的中國農作物品種和中國農科技術將跨越山海、生根發芽,在助力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帶動更多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農民「輕裝上陣」、增收致富!

(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