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三文、螃蟹、龍蝦……走進新疆看「沙漠海鮮」火爆背後

2024-07-13三農

近幾年,新疆出產的海鮮供應到全國各地餐桌上。遠在天山南北,竟然能夠量產海鮮,讓很多人為之驚奇;有網友調侃「除了沒有海,新疆到底是沒有什麽?」新疆海產為什麽突然火「出圈」?在沙漠、戈壁的內陸養海鮮,背後有哪些技術加持?未來新疆海產品市場有多大?讓我們跟隨記者鏡頭去看那裏是如何產「海鮮」的↓

遠離海洋的新疆擁有4600余萬畝宜漁水域,特別是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冷水資源,水質優良,溶氧豐富,為三文魚的生長繁育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總台記者 蔔鵬:這裏是位於新疆伊犁州尼勒克縣的三文魚養殖基地,由於天山冰川雪水不斷匯入到水居里,使得這裏的平均水溫能夠常年保持在12℃左右,並且水質清澈,流速緩慢,十分適合三文魚的生長繁育和規模化養殖。

優質的水源和適宜的溫度是三文魚養殖的基本要素,這裏養殖的三文魚從魚卵到成魚捕撈大概需要三年左右的時間。捕撈三文魚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魚的新鮮,因此,保鮮工作在捕撈船上就要做。

總台記者 蔔鵬:三文魚出水後保持低溫狀態,才能夠保證魚的品質最優。剛剛捕撈上來的三文魚,經過吸魚管道輸送到冷卻裝置裏,把魚的體溫降到5℃以下後,然後就可以裝到這個布滿冰塊的箱子裏,之後快速運往岸邊進行粗加工和包裝,來進一步保證魚的新鮮度。

三文魚的捕撈和保鮮有講究,同樣養殖也是一門技術活。在這裏,大小不同的生態環保網箱分布在水面各處,利用遠距離自動投餌器材給魚餵食,實作精準投餵,大大節約了人力和成本。

總台記者 蔔鵬:依托自動化的加工包裝器材,一條新鮮出水的三文魚在24個小時內便可以完成加工、包裝、運輸等過程,送達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今年,當地三文魚年產量預計可達7000噸左右。在新疆,除了發展冷水資源水產養殖,也在探索鹽堿水特色養殖。

總台記者 蔔鵬:利用鹽堿水養殖海產品,在新疆就有實踐案例。這裏是新疆圖木舒克市紅旗農場,當地養殖戶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和鹽堿水優勢,因地制宜,在鹽堿地上建魚塘,探索利用鹽堿水發展水產養殖,讓多種海產品在這裏成功「安家」。

新疆圖木舒克市紅旗農場因地勢低窪,匯集了周邊的地下鹽堿水。當地養殖戶充分利用鹽堿水資源,采取「棚塘接力」的養殖模式,冬季在大棚裏讓海水魚苗種逐漸適應當地鹽堿水的養殖環境,適應周期大概是在一周到兩周之間。等到溫度適宜的時候,再把這些海產品放到外塘養殖,同時向鹽堿水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調配出適合海產品生長的「人工海水」。

近年來,新疆不斷為水產養殖業提供產業支持,探索實踐「海鮮陸養」技術,讓新疆大量的鹽堿地變為「養殖池」,在新疆,豐富多樣的「海鮮」正在躍出天山,走向全國。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