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提高對華關稅,「這可能是一個歷史性錯誤」

2024-07-20三農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近期,西方國家頻頻炒作中國光伏等新能源產品存在所謂「產能過剩」,美國還以此為借口加征關稅。但在美國知名經濟學家、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史帝芬·羅奇看來,西方國家攻擊中國「產能過剩」是虛偽的,提高關稅可能是一個「歷史性的錯誤」。

據香港【南華早報】7月15日報道,羅奇近日對該報表示,在全世界面臨氣候危機的當下,新能源產品的產能不可能過剩。他指出,所謂「產能過剩」的論調極為荒謬,這純粹是一個政治議程,西方政客只是想找借口打壓中國。

美國經濟學家史帝芬·羅奇 彭博社

羅奇認為,西方政客過度關註所謂「產能過剩」,把一個經濟概念變成了一個政治概念,「在世界面臨氣候變遷危機之際,指責任何國家在綠色技術方面產能過剩都是荒謬的。氣候變遷本身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表明我們的世界缺乏解決碳排放問題所需的低碳產能。」

他指出,在當今深受氣候危機困擾的世界裏,新能源產品不可能存在「產能過剩」,西方國家只是想找借口打壓中國。「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能領域,中國以低成本和高質素提供綠色技術,而西方政客想要限制中國,這純粹就是一個政治議程。」

羅奇提到,西方國家指責中國「補貼綠色技術」,但美國自身就出台了一系列產業政策,為企業提供補貼。他舉例說:「我們看到美國透過了【通脹削減法案】,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抵免……美國同樣在積極進取,補貼那些我們認為對未來的競爭至關重要的行業。」

他對【南華早報】直言:「批評中國產能過剩的說法顯然是虛偽的。」

資料圖:寧夏吳忠一處清潔能源發電站 視覺中國

羅奇還表示,西方國家提高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的關稅可能是一個「歷史性錯誤」。「我們在保護我們的產業,這些產業起步緩慢,與中國同行相比,即使在調整了競爭雙方的補貼之後,它們的成本效益也不好。在世界希望我們擴大綠色技術供應以解決生存問題時,我們卻對綠色技術加稅,這也是一個錯誤。」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前總統杜林普和現任拜登將在11月再次對決。但羅奇對兩人都提出了批評,他指出,拜登政府透過制裁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又對新能源產品加征關稅,「他從阿富汗撤軍時承諾結束美國‘永不停息的戰爭’,但在我看來,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也是在冒險。拜登延續了杜林普的政策,令人失望。」

羅奇同時指責杜林普在任期內發動「貿易戰」,並對杜林普重返白宮的可能性感到擔憂。他提到,杜林普此前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這可能會對中美關系和供應鏈造成「淪陷性的後果」。

談及中美關系前景,羅奇表示,炒作反華政策已成為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少有的「共識」之一,新一屆美國政府會采取什麽的政策令人感到擔憂。他認為,只有找到一種新方法,讓中美兩國在信任與合作的基礎上重新接觸,才能緩和兩國關系。

羅奇說,華盛頓正在加劇緊張局勢,他希望地區局勢不要在大選前繼續升級,「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避免從現在到選舉期間的局勢進一步惡化,我們將有喘息的機會,考慮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

美國等西方國家近期頻繁炒作所謂「產能過剩」,試圖借此打壓中國。今年5月,美國動用貿易保護主義工具「301條款」,宣布對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加征關稅。白宮5月14日釋出聲明稱,中國存在所謂「政策驅動的產能過剩」,聲稱這種「過剩」壓低了價格。

但許多批評人士認為,美國政府的說辭毫無根據,作出了錯誤的決定。彭博社6月6日刊發氣候變遷和能源領域專欄作家戴維·菲古連的 評論文章稱 ,「產能過剩」的論調低估了能源轉型的挑戰,可能是個「致命錯誤」,世界需要中國清潔能源技術來應對未來的挑戰。

「如果我們想在有生之年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暖,降低綠色能源成本是世界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菲古連寫道,產大於需有利於市場競爭,應對中國降低太陽能成本表示歡迎。

對於美方炒作中國新能源產業「產能過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中方多次闡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是企業長期技術積累和開放競爭的結果,是在充分競爭當中拼出來的,而不是靠產業補貼補出來的,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中國的新能源產能是助推世界經濟綠色轉型亟需的先進產能,而不是過剩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