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國慶獻禮丨河南日報關註新鄉縣:「三名工程」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4-10-02三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袁楠 通訊員 余曉建 王秀宇 嶽舒萍

開啟新鄉市的全域地圖,可以看到,新鄉縣以橫貫東西、縱跨南北的布局,對如今的新鄉市區形成了半包圍的陣勢。

數十年來,隨著新鄉市城區不斷「生長」,新鄉縣的北部邊界一步步南移,曾經的縣城早已成為市區的一部份。

如此便造就了新鄉縣的獨特之處——有縣無城。

面積不到400平方公裏的新鄉縣是全省第二小的縣,人口也僅有35萬,但發展勢頭卻不容小覷——

2023年,新鄉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63億元,在新鄉市下轄的15個縣(市、區反功能區)中排第3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3億元,同比增長17.3%,稅占比達80.2%,稅占比在全省排第3位。

這些成績的取得,遍布在全縣各個鄉鎮的7800余家民營企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鄉鎮的企業多、鄉村的人口多,新鄉縣這一空間特點也成為其各項政策的出發點。

去年年底,新鄉縣啟動實施了「三名工程」,以培育更多「名書記」「名村莊」「名企業」為目標,聚焦的正是如何壯大企業和鄉村發展新動能的問題。

立足自身實際,新鄉縣正著力打造工業強縣、農業強縣、幸福美縣,塑造高質素發展新優勢,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突出工業立縣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最近這幾年,是新鄉縣產業發展亮點叠出的幾年。

化工園區擴區穩步推進,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營收再創新高,新鄉縣相繼捧回了「中國封頭之都」「振動之都」兩塊金字招牌,特色產業叫響全國,新鄉縣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工業強縣」聲勢重振。

事實上,新鄉縣很早就是知名的工業大縣,特別是鄉鎮企業表現亮眼,上世紀90年代,新鄉縣就形成了醫藥、化工、造紙、機械、建材、食品等6個行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並在當時與另外17個同樣經濟發達的縣(市)有著「十八羅漢鬧中原」的響亮名頭。

也正是得益於良好的工業基礎,為後來民營企業百花齊放提供了土壤。脫胎於新鄉縣七裏營化肥廠的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經是新鄉市年營收最高的民企。

近年來,新鄉縣堅持「工業立縣、產業強縣」理念,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素發展的首要任務,既依托心連心集團這樣的「大塊頭」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產業,同時也十分註重培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振動機械、封頭等特色優勢產業表現亮眼。目前,該縣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7家、上市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70余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3家。

據了解,作為全國重要的封頭生產基地,新鄉縣共有各類封頭企業41家,總數占全國封頭廠家總數的35%以上,封頭產業產值超60億元,占全國封頭產業總產值(約180億元)的33%。

振動機械產業方面,全縣共有振動器材生產企業334家,配套生產企業110余家,規模以上振動企業18家,振動產業總產值占全國振動產業總產值的30%,可生產1000多種規格的振動器材。

為了引導特色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兩年來,新鄉縣持續深化與「國字號」行業協會、高校院所專家團隊合作,走好「政產學研用」融合發展新路徑,抓創新、搭平台,推動企業向「賣服務」「定標準」轉變,全力打造行業領跑、國內領先的智能裝備產業「旗艦」。

特別是兩屆中原農谷振動機械產業博覽會的舉辦,讓新鄉縣邁出了從0到1的關鍵一步,也奠定了新鄉縣在全國振動機械產業版圖上的中心方位。

目前,新鄉縣正發揮「中國封頭之都」「振動之都」品牌效應,堅定不移走好科技創新「華山一條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主導產業、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計劃,新鄉縣將全力推動化工園區擴區進度,深入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心連心集團與上海交大合作共建化工產業中試基地,支持威猛股份與東北大學、中傑藥業與鄭州大學、瑞豐新材與河南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等開展深入合作,強化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平原實驗室等研究所對接,全力支持研發平台專案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建設農業強縣 鄉村振興示範引領

雖然新鄉縣講「工業立縣」,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在農業方面大放異彩。

如果將糧食增收的原因簡單地歸為兩面,一面是種子,另一面就是化肥。而這兩方面都是新鄉縣的強項。

新鄉縣每年麥播面積30.5萬畝,有20萬畝都是「種子田」。每年生產小麥種子約2.2億斤,按每畝25斤播種量,全國每年有近千萬畝耕地播下的都是「新鄉縣牌」小麥良種。

而之所以能成為省內的「制種大縣」,甚至還立下了「國內全域制種第一縣」的目標,絕不僅因為這裏氣候好、土壤好,更在於其科研方面的「底氣」。

1957年,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團隊來到新鄉,建立了20萬畝棉花治蟲保產示範區。從那以後,60多年來,院地合作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如今新鄉基地有6個國家級研究所的100多位各領域農業頂級科學家,帶領100多個課題組或創新團隊,長期在此開展科研工作,育種就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與此同時,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省科學院、河南科技學院等也都有培育的小麥品種常年在此繁育。

除了「國家隊」,常年耳濡目染的新鄉縣農民也逐漸對育種產生了興趣。在專家「手把手」的指導下,新鄉縣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土專家」和農民「育種家」。目前全縣有種子企業24家、「農民育種家」10多名,已培育小麥品種70多個。

而在化肥領域,作為龍頭企業的心連心集團,其主營產品便是高效肥。

多年來,心連心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所進行聯合攻關,相繼推出控失尿素、控失復合肥,使氮肥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另外,心連心還與德國巴斯夫集團合作,開發新型脲酶抑制劑超控士尿素,使心連心的尿素氨揮發抑制率達50%以上。心連心推出的新型腐植酸尿素,不僅可以在減量20%的施肥情況下實作增產10%左右,還具有活化土壤、強壯根莖、提升作物品質等作用。

一手抓種子,一手抓化肥,新鄉縣掌握了糧食高產的兩大密碼。

建設農業強縣,新鄉縣也給自己制定好了短期路線圖——

圍繞中原農谷西區良種繁育和高新技術轉化的定位,深入研究制定全縣種業發展規劃,在資金、政策、組織等方面提供精準服務,整合提升縣域種業科技創新力量;全力抓好20萬畝種子田建設,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的高新技術轉化整合區;推動中國農科院新鄉試驗基地、茹振鋼小麥試驗基地等科研院所與哥連、金蕾等縣域種業企業協同發力,實作種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積極爭創國家級制種大縣;加快推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二期、五得利面粉擴建二期等重大專案,培育壯大喜世食品等23家規模化農產品加工企業,推動形成集群發展、帶動有力的良好局面。

聚焦幸福美縣 「三名工程」添活力

走在新鄉縣廣袤鄉村,你既能看到獨具豫北民居風格的特色村落,也能看到成排的現代化別墅坐落其間,甚至還能在仿古庭院中感受傳統書畫魅力,千村千面的獨特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對「有縣無城」的新鄉縣來說,相較於城市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做好鄉村建設的意義更大、分量更重。

新鄉縣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實施「三通一規範」工程為抓手,堅持「微改造、精提升」和「花小錢、辦大事」建設理念,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打造「千萬工程」的新鄉縣樣板,讓農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從「環境美」向「生活美」,從「外在美」向「內涵美」轉變。

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得益於新鄉縣良好的工業和農業基礎,2023年新鄉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35萬元、人均GDP達到7.8萬元,穩居新鄉市八個縣(市)第一。

東大陽堤村、大召營村、西陽興村、楊堤村、興寧村等一大批先進村湧現而出,以及依托於「名村莊」走出的「名書記」,成了全縣178個村子共同學習的榜樣。

東大陽堤村由文化建設入手,提升村民精氣神;村黨支部書記陳來勝引進13家企業,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300萬元,建成了花園式新村;

大召營村是遠近聞名的書畫村,村黨委書記姜磊借助名人效應打造「畫家部落」,發展文旅產業,走出了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秉承「當幹部就要幹實事」的信念,西陽興村黨支部書記郭德永33年來建學校、修道路、辦企業、蓋新房,把一個小村打造成了省級文明村;

……

「辦好農村的事,要靠好的帶頭人。」幾個月前,透過基層申報、聯合評審、縣委研究、結果公示,該縣評選出了首批「名書記」「名村莊」各5個。大家現身說法,分享了如何成為村民心中的「主心骨」、致富的「領頭雁」故事。

「典型是標桿是旗幟,蘊藏著無窮的力量。我們實施‘三名工程’,既是傳承紅色基因、夯實基層組織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作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又是推動新鄉縣高質素發展的有力支撐。」新鄉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當前,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著新的更高要求、更大挑戰,新鄉縣作為新鄉先進群體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將把「三名工程」作為營造幹事創業氛圍的重要抓手,將榜樣的力量轉化為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強大動力,激發全縣上下推進改革發展的拼勁兒韌勁兒,全面落實各項改革部署,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鄉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