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鄉村旅遊火出圈】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袁家村方案」

2024-02-15三農

2023年是鄉村振興關鍵之年,也是特色文旅遍地開花的一年。而鄉村旅遊經濟作為一種復合型經濟,能夠有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對提振農業發展、改善農村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農林衛視新媒體春節期間推出「火出圈的鄉村遊」系列圖文,選取優秀鄉村文旅產業案例,展現各地火爆的鄉村旅遊現象,進一步感受農文旅融合發展帶來的鄉村新風貌。

鄉村旅遊最早脫胎於農家樂牌,農家樂牌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2007年前後,鄉村旅遊開始脫離農家樂牌的標簽,正式成為一種創新的旅遊產品和有品質的生活方式,這其中標誌性的事件是袁家村、莫幹山等一批旅遊目的地的崛起。

不靠山不近水,關中平原上一個只有62戶人的小村子——袁家村,透過發展鄉村旅遊,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小小鄉村,為何能贏得如此大的流量?

袁家村小吃街人頭攢動、熱鬧非常。

小吃街,是袁家村最「出圈」的招牌。

涼皮、泡饃、甄糕、桂花醪糟、粉湯羊血……一條街集中了幾乎所有的關中特色小吃。一路走下來,空板凳竟屈指可數。正應了那句俗話,「濃縮就是精華」,坐下吃一口,保證豎起大拇指。

值得一提的是,街上數百種小吃,品類竟無一重復,並全部為村民手工現做。在店裏,你能看到食材變為食物的全過程——記者點了一碗饸絡面,眼看著和好的面團被放進饸饹機,軋好的面條躍進開水鍋,再撈出上料,澆滿湯底,最後香噴又熱乎地端上餐桌。

袁家村發展鄉村旅遊,起步於2007年。當時村裏修建了一條50米長的民俗文化街,鼓勵村民在家辦農家樂牌,可時間一長,業態同質化嚴重,浮現出許多問題。

小吃街在建設時,便吸取了農家樂牌同質化的教訓,村裏規定「一店一品、絕不重樣」。如果好幾個村民都想開肉夾饃店,就廚藝比武,讓做得最好吃的那家開。

而在同一條街上,總有幾家門庭若市,幾家無人問津,但其產品對於整個關中民俗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為此,袁家村將整條小吃街做成了一個合作社,從商戶到保潔人員,全員持股,共商共贏。村民的利益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避免了「爭紅眼」的現象。

這些「巧思」尚不足以構成完整的袁家村。除了小吃街外,村中還有康莊老街、作坊街、回民街、祠堂街、書院街、酒吧街和藝術街等街道,美食文創娛樂一應俱全,遊客能看表演、住民宿、體驗非遺文化,沈浸體驗關中生活方式。

袁家村中的鄉村民宿。

如今的袁家村人流如潮,卻一直免門票開放;這裏有全國第一家開在農村裏的星巴克,進駐了網紅奶茶「茶話弄」、網紅甜品「陜拾三」,不遠處就是財神廟與老戲台,年輕與古樸在這裏融洽共生……

這也正是袁家村發展文旅產業的底層邏輯之一。「保留原真鄉土文化,引進新生代要素,做沒有門檻、無關男女、不論老少都能暢遊的業態。」

袁家村一隅。

目前,袁家村已建成32家農民股份合作社,實作了「人人是股東、戶戶有分紅」。袁家村的原住民只有286人,而現在已經吸引了3000名—4000名外地人在這裏就業創業。

如今的袁家村已然成為全國「鄉村振興」的樣板村,這裏既有民俗風情,又有創意文化,既有田園鄉愁,又有都市時尚的鄉村旅遊和休閑度假勝地。走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袁家村」 高質素創新發展之路,為中國脫貧致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為世界其他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參考案例。

來源:中國日報、澎湃新聞、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