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全球谷物被拖入價格戰?美國為奪回昔日輝煌竟敲響戰鼓

2024-03-11三農

財聯社3月11日訊(編輯 馬蘭)過去十多年之中,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憑借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模式在玉米、大豆、小麥等多個谷物貿易中獨占鰲頭。

但現在的美國農民已經陷入焦慮,因為疫情打亂了物流供應之後,美國正在逐漸失去農業出口優勢。

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農業出口額比進口額少200億美元,十年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此外,該機構預測2024年農業部門逆差將進一步擴大至300億美元。

而美國農業出口占到美國整體出口貿易總額的約20%,是極為重要的一大支柱。因此,美國農業出口優勢被不斷削弱同樣也意味著美國的經濟安全出現了警報,並代表著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

美國農產品出口紅燈

美國最大的奶油和芝士廠家之一,擁有7000多名生產者和1300名明尼蘇達州合作成員的農業合作社——藍多湖自去年來一直在發出警告。

藍多湖行政總裁Beth Ford敦促白宮幫助美國的農產品向外輸出,並向政府提出了四項振興農產品出口的計劃,得到了美國數十個農業貿易團體的支持。

美國出口委員會隨後批準了這些建議,其中包括加強聯邦合作,鼓勵美國生產化肥等農業相關投入品;制定農業貿易議程,擴大促銷並消除關稅和貿易壁壘;執行現有貿易協定並改進解決爭端的程式;領導國際可持續發展和氣候努力。

這些措施一方面是在重新建構以美國為主的國際農產品貿易體系,消除新冠疫情留下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在彌補杜林普時期貿易戰殘留的副作用,該政策至今還在損害美國的對外貿易形象。

據【喬治城國際事務雜誌】一篇評論指出,貿易戰除了讓美國農民遭受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之外,還改變了大豆和其他農產品的生產和貿易結構。

從貿易流向上看,由於作為美國曾經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中國持續增加從巴西進口的玉米和大豆,從而導致美國失去了對中國一些谷物的最大出口國地位,進一步證實了全球農業貿易供應鏈的變化。

藍多湖辦公室主任Tina May指出,巴西超越了美國,且美國很難追上巴西。而美國四分之一的玉米,三分之一的大豆,18%的牛奶及27%的豬肉用於出口貿易,95%的美國農產品消費者位於美國境外。這就是美國農業為何重視出口的原因。

賠錢也要搶份額

挽救美國農業出口的行動正在火熱開展。據美國農業部預測,美國農民今年將維持較高的種植面積,並導致有史以來的最大供應擴張。

這代表著,庫存充足的玉米和大豆期貨價格在三年低點之後,還將繼續承壓。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美國農業凈收入在供應增加的情況下削減26%,但這或許能幫助美國奪回出口份額。

荷蘭合作銀行負責谷物和油籽的副總裁Stephen Nicholson指出,農民們建立庫存並出售非常便宜的玉米,這樣就可以吸引買家來到美國,這是讓美國玉米更多運往海外的準備之一。

與此同時,美國的農業設施商也開始動作。在農業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市場不斷要求提高效率,並控制成本。

知名農機公司迪爾為刺激農業市場推出了入門套裝,以吸引因控制預算而不打算購買頂級器材的農民。種子商和化肥商也開始打包實惠的產品組合,向其客戶提供更多的盈利可能。初創公司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則向其客戶提供了零利率的融資。

美國伊利諾州農場主兼AgMarket.net分析師Matt Bennett直指核心,降低生產成本的最快方法是提高產量。

且不論美國農業最後能否從全球農業市場中「卷」回自己的地位,其應對方法指出了一個明確的結果:美國供應的農產品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出現明顯增長,從而沖擊全球農業貿易。

南美谷物聯盟

去年8月,巴西正式成為玉米的出口之王,打破了美國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主導。一方面原因在於去年巴西與美國在玉米產量上的此消彼長,給了巴西攫取更多市場份額的機會;另一方面,美國貿易戰帶來的摩擦不斷讓其他市場轉向巴西。

然而,復雜多變的天氣因素讓這場商戰變得莫測。由於過去幾個月降雨量低於正常水平及天氣過熱,巴西的大豆率先下調其產量。

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2023/24年巴西大豆的預計產量將從預計的1.6億噸降至1.55億噸,同比下降4.3%。玉米產量也從去年的1.37億噸降至1.24億噸,同比下降9.49%。這似乎給美國農產品突圍提供了一些空間。

但另一個國家與巴西輪替上場。據預測,阿根廷將在2023/24年度迎來一個不錯的收成,其玉米產量將增加近2000萬噸,同比猛增55.56%;大豆產量翻一番;大麥、高粱等粗糧也將迎來百分比兩位數的增長。

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保證了阿根廷在播種期間的充足降雨,這使多年幹旱的土地重新形成了有利的種植條件。Ingeniero Agronomo分析師Javier Preciado Patino表示,目前阿根廷作物的長勢非常之好。

而市場一向將阿根廷與巴西同視為南美洲市場。Safras & Mercado分析師Luiz Fernando Roque指出,即使巴西今年遭受一些損失,巴阿兩國的大豆產量也將達到2億噸,高於去年的總和。

也就是說,南美今年的大豆產量仍將看到上漲,而國際需求並未提振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將難以避免地成為最新受害者。其他谷物也將出現類似的風險。

農作物產量概覽

今年是極不穩定的一年,可能讓農業市場瞬息萬變。一方面,氣象學家們預測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將在年中轉換至拉尼娜,從而改變全球的氣候條件;另一方面,美國大選可能將貿易戰狂熱愛好者杜林普再度推上總統寶座,這將會加劇貿易保護主義。

從主要谷物的生產上看,小麥繼續由俄羅斯主導。根據美國農業部報告,預計今年俄羅斯小麥產量將在9150萬噸上下,距去年的歷史高位9200萬噸只略有下降。而烏克蘭則繼續受困,耕地面積進一步削減至505萬公頃,小麥產量也保持在2300萬噸出頭。

與此同時,全球小麥產量同比去年將下降0.31%。美國則逆勢增長,產量預測達到4931萬噸,一大原因在於耕地的擴大及畝產提升。

粗糧市場也將看到美國的反彈,預計今年總產量將上升13.03%。美國與阿根廷和土耳其,將成為今年國際市場上粗糧產量增幅最明顯的三大生產者,與墨西哥、加拿大和澳洲的大幅減產形成鮮明對比。

其中,全球玉米產量將在今年上漲6.28%,美國玉米產量增加12.39%,預計產量占到全球產能的31.67%,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亞洲主食大米產量則預估平穩,兩大產國中國和印度今年產量都將出現小幅下跌。油籽方面,全球產量增長主要集中在南美洲,其中阿根廷又是主要貢獻者。

本文源自財聯社 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