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二道河:糧食增產「加速度」的科技密碼是→

2024-06-07三農

耕地面積60.73萬畝,水稻平均畝產1263斤、大豆321斤、玉米1349斤……這些數碼的背後,是二道河農場2023年交出的農業增產答卷。日前,筆者來到農場,走進這座充滿魅力的小城,探尋糧食增產「加速度」背後的科技密碼。

科技賦能點燃引擎

「去年,我對200余畝耕地進行了格田改造,將40余個小面積、不規則的地塊改造成了8個標準化、規模化的大格田。 改造後大幅提升了農機作業效率,插秧進度也較往年早了2天時間。 」提起格田改造帶來的好處,二道河農場種植戶孫軍政樂得合不攏嘴。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近年來,二道河農場結合7個管理區實際制訂改造方案,將原本「大平小不平」的小池子改造成為「田成方、埂取直、渠相連」的大格田,實作糧食增產7%。改造後的規模化格田,在最大限度發揮耕地潛力的同時,還有效推動了疊盤暗室、側深施肥等節本增效技術措施的深度套用,提升了農業種植標準和糧食綜合產能,可謂一舉多得。

格田改造專案現場

除了農田的「華麗變身」,農場在技術套用方面也十分「硬核」。 「硬碟結合暗室育秧的優勢在於盤底平整、播種均勻,暗室育秧出苗快,可以縮短育秧時間7天左右。 」在不久前農場舉行的農技培訓中,種植戶於興龍積極地向大家推廣硬碟暗室育秧新技術。 同樣在新技術上吃到紅利的農場第一管理區水稻種植戶費洪山也激動地表示,「我去年套用的就是這項技術,育出的苗返青快、分蘗早、抽穗齊、穗大,產量也增加了,明年我還要擴大使用面積。 」

套用疊盤暗室育苗技術培育的秧苗

目前,農場已建設疊盤暗室育苗基地7處,引進暗室器材100套、育秧硬碟116.14萬張。而這,也只是農場促進新技術推廣,推進糧食單產提升的一個縮影。經過這幾年的大力發展,農場共落實「轉方式、調結構」專案22項,推廣旱平免攪漿、密播稀植、變量施肥等農藝新技術,落地並試驗示範總面積25萬畝,建設核心區3000畝。

「智慧農機」大顯身手

今年,二道河農場圍繞智慧農業發展思路,在全程機械化基礎上,制定了水稻生產全程智能化方案,利用智能攪漿整地、智能插秧、智能植保等智慧農機作業,為智慧農業發展探路,讓智慧農業賦能高質素發展。

智能農機正在進行插秧作業

「我今年安裝了智能駕駛導航系統,僅需一部手機就能高標準完成路徑規劃和啟停操作,使機械不再依賴於駕駛員,有效緩解了農忙時節雇工難、雇工貴的問題。 」第六管理區種植戶孫軍政是農場推進農機智能化的受益者。 這種透過對傳統農用機械進行智能改造的舉動,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力成本,還能顯著提升作業標準和效率,獲得了種植戶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農場大力推廣農機智能駕駛技術,先後引進和改裝履帶拖拉機、插秧機、植保機及其他各類智能農機57台(套),實作了讓更多種植戶腳不沾泥、手不碰水就能完成農業作業。

成果轉化落地生根

為提高水稻標準化種植技術水平,助力種植戶科學種田、智慧種田。二道河農場建立了「公司、管理區、農戶」技術交流平台,透過農戶自願與公司示範推廣、核心區與示範區階梯對比、親身宣講與現場觀摩相結合的方式,實作新技術廣泛推廣,重點技術示範推廣,在全域範圍內形成崇尚科技、信任技術、示範引領的良好氛圍,讓科技成果落地生根。

套用旱平免攪漿技術現場

往年到了4月份,種植戶忙於水田播種和大棚秧苗管理,還要進行集中攪漿平地,人工、農時、電力、水資源都十分緊張,而套用旱平免攪漿技術就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

這項技術是農場自主研發的一項節水環保、保護黑土、提質增效的新技術,也被北大荒集團建三江分公司列為農業「三減」重點推廣專案之一。2022年,透過審定成為北大荒集團企業標準。

「旱平免攪漿技術真是不錯,不但省時省工省水,地也有勁了,產量也增加了不少。今年我家種了1300畝地,全都套用這項技術,預計能增加效益15萬元。」農場第八管理區種植戶李長彥對這項技術的套用感受頗深。

與此同時,農場還積極推廣葉齡智能診斷服務技術與病害智能預報服務技術,透過在田間安裝物聯網采集終端數據和影片處理器材、物聯網采集器材、寒地氣候小型氣象裝置以及建立數碼化管理控制中心,實作了水稻生產過程的即時監管和葉齡診斷智能判別,讓現代科技造福更多種植戶。

未來,二道河農場將持續強化農業生產標準化,引進新型科技打造農業智慧化,深度探索現代農技助農發展路徑,書寫智慧農業發展的二道河新篇章。

文圖:李琳

文字編輯:劉小雯

稽核:趙陽 張永剛

平面編輯:遲慧

統籌:張永剛

監制:劉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