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農業測產謹防數據失真!"畝產萬斤"靠的是實幹和技術,而不是浮誇

2024-02-22三農

近期,關於農業測產數據的」今天這裏水稻畝產達到1200公斤,明天那裏也許就突破了1300公斤」 「高產神話」頻頻見諸報端,令人咋舌。從某地水稻畝產破千公斤,到另一地「海水稻」產量再創新高,這些看似振奮人心的成果背後,卻隱藏著令人擔憂的數據失真問題。農業試驗作為科研的重要環節,其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至關重要。那麽,這些「一測就破紀錄」的現象究竟是如何產生的?我們又該如何防範數據失真呢?

達到高產的目的,不惜采取不正當手段

據了解,一些農業企業在試驗過程中,為了達到高產的目的,不惜采取不正當手段。例如,在播種環節故意將水稻間距留得很開,等到收獲前幾天,再將相同品種的水稻移栽到試驗田裏,從而使得數據變得好看。此外,還有企業將提前準備好的稻谷藏在溝渠、收割機或地布裏,趁現場忙碌之際悄悄混到測產稻谷中。這些行為嚴重影響了試驗結果的準確性。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態室主任李建武表示,該中心在全國多地都有試驗點。試驗之前,中心會公布一個目標產量,並讓試驗點在水稻即將成熟前報一個預估產量。然而,有些地方為了吸引測產安排在當地,會將數據報得特別高。未被選中進行最終測產的地方,甚至會打著研究中心的旗號,自行提前開展測產,並組織媒體前去報道造勢。

此外,一些農業企業還在種植過程中違規作弊,例如在「海水稻」試驗中,對淡水灌溉、阻隔劑使用的規定被一些企業置若罔聞。一位科研人員表示,一些超高產量雖然真實,但因為追求數據好看,投入大量化肥、增產劑,安排多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材料和人工成本水漲船高。這樣的超高產是否有推廣意義,值得懷疑。

還有一些地方在測產報告中玩弄文字遊戲。例如,有些企業將測出來的產量稱為「生物總量」,也就是把稭稈、葉子都算在內,而實際稻谷產量很低。這種做法使得「巨型稻」等品種在農田裏的直接糧食生產價值十分有限。

警惕政績工程滲透科研領域:農業測產亂象亟待整治

農業測產,這一看似嚴謹的科研活動,在現實中卻頻頻被異化,成為了政績工程的一部份。半月談記者深入調查後發現,過度的測產活動以及監管的缺失,不僅損害了科研的權威性和嚴謹性,還為政策制定和形勢判斷帶來了嚴重的誤導。

據了解,一些省份每年進行的測產活動多達數十次,而這些活動的實際效果卻令人質疑。有受訪者直言,這樣的測產不僅對提升糧食生產力的貢獻微乎其微,甚至可能誤導實際農業生產。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玉燭透露,雖然國家對於測產有著明確且科學的規定,但一些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仍樂此不疲。他們希望借助研究中心的名聲在當地設立試驗田,然而對於種植方案的執行卻並不嚴格。

除了地方政府,企業和育種家也紛紛涉足這一領域。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原主任鄧啟雲表示,部份企業和育種家透過測產活動為自己打廣告、爭取專案和積累人氣。有企業負責人坦言,一次成功的測產所帶來的宣傳效果,有時甚至超過了在電視台的廣告投放。

據說半月談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有門路」的企業和育種家甚至會自行組織測產活動。在這些測產中,邀請的專家往往與測產企業存在利益關聯,甚至有的專家是透過支付高額「咨詢費」而被請來的。這種追求高產和漂亮數據的做法,給科研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李建武認為,這種「先出成果再說」的心態,加上違規成本較低,使得一些農業科研工作者不得不采取作弊、玩文字遊戲等手段,從而扭曲了科研心態。

全國農業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湖南農業大學教授陳立雲指出,當前的測產活動中,追求「漂亮數據」成為了唯一目標。這導致一些試驗在完全不具備普遍性的種植環境下進行,甚至不惜投入巨大的成本。然而,這些看似風光無限、數據漂亮的試驗,最終往往被農民所拋棄。

綜上所述,農業測產活動的亂象已經嚴重影響了科研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為了保障農業科研的健康發展,必須加強對測產活動的監管,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防止政績工程侵蝕科研領域。同時,科研人員也應堅守科研誠信,以真實、有效的數據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市場為尺,農民為秤:農業科研的新標準

在農業科研的浪潮中,測產數據曾一度被視為衡量一個品種優劣的「金標準」。然而,當農民的實際經驗遭遇這些冰冷的數據時,他們往往會選擇相信自己的眼睛和雙手。那麽,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評價一個農業品種的優劣呢?

首先必須承認測產數據在科研中的價值。這些數碼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嚴格實驗得出的,它們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品種潛力的寶貴資訊。然而,數據並非萬能。正如一些種植戶所說:「報告一大摞,比不過農民一張嘴。」在實際種植中,農民更看重的是品種的適應力和穩定性,而不僅僅是實驗室裏的高產數據。

測產不應僅僅是一個數碼遊戲,而應成為連線科研與市場的橋梁。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將話語權交給市場和農民,讓真實的種植環境和種植者的經驗成為評價一個品種優劣的重要標準。

為了實作這一目標,我們需要收緊測產的口子,避免「一測就破紀錄」的浮誇現象。鄧啟雲教授建議,測產主體應公布包括品種數據、農業投入品數據和田間管理數據在內的關鍵資訊,並在省級行政主管部門登記備案。這樣不僅可以確保測產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還能增加科研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同時,還應該建立重大農業專案攻關的測產核準機制。對於涉及政策制定和形勢研判的重大科研專案,必須從專案初期就開始進行全環節記錄,確保試驗數據、條件和結果的可追溯性和可復制性。這樣才能形成一套科學完整的核準機制,避免「一錘子式測產」帶來的誤導。

此外,陳立雲教授和張玉燭研究員等人認為,與其大張旗鼓地搞測產,不如鼓勵地方政府和種子企業踏踏實實地做示範。他們指出,測產不僅要展示產量,還要介紹品種特點和種植技巧。這樣可以讓農民看到種植過程,並學會如何種植。只有市場認可、農民會種的品種,才是真正的好品種。

總之,市場是檢驗一個品種優劣的最終標準,而農民則是這個標準的忠實執行者。在農業科研中,我們應該將話語權交給市場和農民,讓真實的種植環境和種植者的經驗成為評價一個品種優劣的重要標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選出真正適合市場需求、受到農民歡迎的品種,推動農業的持續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