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把孩子送進劍橋,她最大的秘訣是「勇敢放手」!

2024-04-29教育

為了讓家長們更有信心堅定教育初心,看見教育的多樣性,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成長路徑。 我們聯合成都家長學校網絡課程開發推廣活動推出【父母圓桌匯】特別欄目, 透過對話有代表性的家長,以他們的視角講述家教故事,把真實、平凡卻珍貴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家庭。

2018年,劉紅燕的大兒子周宸立收到劍橋大學經濟學專業錄取通知。2022年,他進入牛津大學繼續學習,如今,就職於一家很厲害的科技零售公司。

劉紅燕兒子周宸立

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要談起養育「牛娃」的經驗,劉紅燕又很難給家長們分享個一二三。畢竟,在兒子學習這件事上,她不要求報補習班,不過度關註分數,不提倡超前學習,堅決不讓兒子累在「起跑線」。聽起來有點凡爾賽,但事實確實如此。

在孩子成長中,比學習更重要的是什麽?孩子的自驅力如何養成?父母在家庭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希望劉紅燕的家庭教育理念,能給更多的家長們一些養育孩子的新思路。

*劉紅燕,曾任金融、傳媒業高管,【媽媽的勇氣】作者,現家庭教育寫作者、口述歷史工作者。

為孩子的分數和學習操心,是絕大多數家長的常態。

但在劉紅燕看來,知識的習得是一個早晚的事情,有許多事情比學業更重要,例如孩子情緒的穩定,自我管理能力、思考能力、社交能力的養成。 如何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普通人,如何做一個身心自洽的人 ,是兩個孩子一生都要學習的命題。

大兒子的學習幾乎是靠自己。遇到學業上的困難,劉紅燕和丈夫不會要求他上補習班,而是引導他自己進行梳理找到薄弱環節。如果實在覺得自己透過看書、請教老師都不能彌補,再尋找適合的輔導老師。

高中階段後,有小孩詢問關於補習的問題,他甚至會告訴每個孩子: 「要分析自己的情況,不要盲目地去上補習班,或者找所謂的名師,更不要過度地補習」。

小兒子現在六歲了,和哥哥一樣,沒有上過早教班。相比過早地學數學、拼音, 劉紅燕更鼓勵孩子去閱讀,去戶外和大自然,去美術館博物館,去見識更豐富的生活。 一家人從戶外回家時,常常是口袋裏塞裝滿了樹枝、樹葉和各種稀奇古怪的石頭。

去年夏天幼稚園畢業後,外婆希望弟弟上寫字班。但劉紅燕婉拒了母親的提議:「一節課90分鐘的寫字班,對一個6歲小朋友來說有點殘酷。」

在養育兩個孩子的過程中,劉紅燕發現了一個有趣現象:絕大部份的家長特別相信孩子學習的能力,在幼稚園的時候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在小學的時候提前學習初中知識。但他們不相信孩子在生活上有自理的能力,也不相信孩子遇到問題時有思考判斷的能力。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悖論。」她說到。

讓孩子自主安排自己的功課與學業,既需要家長「想得開」,也需要孩子的自驅力。大兒子去年做了一場線下分享, 有觀眾問到自驅力該如何培養,他是這樣說的:

做一個有自驅力的人,首先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我很幸運我的爸爸媽媽讓我的家庭長期處於情緒穩定的狀態下。我媽媽幾乎沒有管我學習,但是她做了三件事情:

● 第一件事情,她從小帶著我去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帶著我去旅行。 小時候在博物館我也偶爾覺得很累,但是長大之後我喜歡上了逛博物館。

● 第二件事情,我媽媽從小就喜歡陪我玩各種遊戲,不是電子遊戲。 比如我們從小就會用撲克牌,或在路上看到車牌號時玩數碼24這樣的數學遊戲。我小時候特別喜歡當老師,經常給父母出各種各樣的試卷,他們都認真完成,很重視我的評分。

● 第三件事情,我媽媽特別會鼓勵人 我弟弟現在也要上小學了,經常他放學回來,媽媽就會問,你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麽新的知識,你教教媽媽,你真的好棒!我也是在這樣的鼓勵認可之下長大的。我可以從一點點小小的認可累積到一個更大的快樂。自我的肯定和父母的肯定疊加在一起,它會形成一個持續的良好的迴圈,會形成所謂的一個內驅力。

教育可真是一件漫長卻又神奇的事情,劉紅燕在孩子幼年時期的每一滴細心澆灌,都在往後的日子裏時不時地長出嫩芽,開出花朵。

盡管我們難以找到一套普世的育兒方法論,但 尊重、陪伴、愛和信任 一定是孩子在成長中,父母可以給予的寶貴財富。

經常會有朋友問劉紅燕: 你的孩子經歷過青春期嗎,他有叛逆的時候嗎?

她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仔細回想大兒子的成長過程,似乎他和自己的所有分歧都能很好地解決。

小升初的時候,兒子讓她和爸爸去旅行,不要陪自己考試;初三上學期,他在一所非常好的學校且有希望高中進入很好的班級,但卻提出不想參加中考,要去上海的某國際學校就讀;申請大學時,告訴她自己不會因為名校offer放棄自己喜歡的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又明確表示不願繼續讀博士……

當這些問題出現在她面前時,她也會焦慮,家庭成員間有不同的意見,但可以怎麽做?

首先,不要立即否定孩子。

她會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傾聽孩子真實的想法。再全家一起溝通,如果這樣去做,最壞的結果是什麽,家庭是否能夠承擔?

比如當兒子提出不參加中考後。母子倆約好在虹橋機場集合,去了上海某國際學校參觀,記錄下所有的問題,然後進行了家庭會議。為了討論這件事,一家人前後大概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最終根據兒子的學習計劃和目標,選擇了成都的一所國際學校。

「尤其當孩子越來越大的時候,父母要放棄所謂的權威感,勇於承認自己的局限性」 ,劉紅燕說到:「不要試圖去掌控他,要用開放的心去和孩子交流。」

當然,媽媽們也不必陷入「瀟灑媽媽」「勇敢媽媽」的焦慮,劉紅燕的勇敢放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擔心孩子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她也曾努力壓制心中那股想「管」的沖動。

例如兒子進入初中時,周末和朋友們約了在西餐廳聚會。劉紅燕與丈夫把兒子送到西餐廳門口時,因為不放心,爸爸便問到:「我和媽媽可不可以進去,我們坐在相隔幾桌的地方,裝作不認識你。」

這一請求被兒子拒絕了。 劉紅燕只能給自己做心理工作:「我們知道西餐廳的位置,他有電話可以隨時和我們聯絡溝通,平日裏和他做了很多關於安全的溝通,我們應該相信他的能力......」

勇敢放手的基礎,在於日常培養的安全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父母的要求更高。

大學以前,劉紅燕幾乎都聽從父母安排:「我花了30多年的時間去嘗試做自己,推翻不適合自己的路徑,撕掉自己身上的標簽。」當她回觀自己的成長經歷時,也會反思什麽樣的家庭教育是適合兩個孩子的—— 不是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做好孩子的腳手架,默默地為他們托底。

盡管有過養育孩子的經驗,但劉紅燕並不覺得面對小兒子時自己是一個「得心應手」的媽媽。

「對於孩子的成長可能更有底氣一些,我會知道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間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用去那麽卷的」,劉紅燕開玩笑: 「體力上會辛苦一點,但精神狀態上更輕松 ,本來我已經夠淡定了,現在可能 ‘躺’得更平。」

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引導方式,但家庭教育的底層邏輯依舊不變: 尊重、平等、信任和支持。

大兒子在學業上取得的好成績,足以成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但6歲的小兒子甚至不太清楚哥哥讀什麽樣的學校,那所學校意味著什麽。

劉紅燕和丈夫有一個約定,不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也不把自己家的兩個孩子拿來比。

在家裏,相比哥哥的成績,劉紅燕更喜歡給小兒子講哥哥會幹活做家務的事。

哥哥在弟弟心裏一直是一個很優秀的存在。 他偶爾會和老師講 「我長大了,要成為哥哥那樣的人」 ;或是在婦女節給媽媽寫了賀卡後,一定要拍下來發給哥哥,告訴他自己會寫很多字了;又或是給小夥伴們「炫耀」哥哥很厲害,個子很高。

哥哥於他而言,是溫暖,有力量,又願意陪他玩的人。 「他對哥哥有向往,但我們從沒有在學習上讓他和哥哥去比較,這對他來說太不公平了。」 劉紅燕說到。

在小兒子出生後,劉紅燕從北京回到成都,辭掉工作,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這是她人生中做過最困難的一件事。

從職場到家庭,生活上的巨大轉折,讓她時常覺得自己被困在家務的瑣事中。大兒子曾很認真地問了她一個問題:「媽媽,你的生活就這樣了嗎?」這讓她覺得惶恐,她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在生活的壓力瑣碎中,它可以掌控的事情不多,寫字算一件。從大兒子出生開始,她一直在為孩子們寫成長日記。最早寫在筆記本上,後來寫在電腦文件裏。

寫作像一個情緒出口。

只要孩子睡著,無論她在書桌前,還是坐在嬰兒床前的地上,當開啟電腦,螢幕亮起來的時候,世界就安靜了。

後來,常有家長朋友問她教育問題,她覺得即便育兒公式很難復制,但養育上的問題還是有一些相通性。索性以以孩子的成長日記為基礎,把問題做一個梳理集合。

當寫到四五萬字的時候,朋友勸她,或特許以嘗試把它出版出來。 【媽媽的勇氣】就這樣誕生了。

書裏記錄了劉紅燕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成長故事。她曾把書稿分享給大兒子,兒子並不排斥她如此詳細地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因為這能幫助媽媽的事業。她開玩笑到:「 6歲的弟弟希望媽媽不工作,能多一點時間陪他玩。但23歲的哥哥希望媽媽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挺有趣的。」

在家裏,不僅孩子的個性被家長看見,母親的需求也被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看見——不只是一名母親,也是女兒,更是自己。

或許現在的她,面對兒子當初提出的問題——「媽媽,你的生活就這樣了嗎」時,不會再感到惶恐。自我的追求與家人的支持融洽無間,生活的無限可能性早已在 尊重、平等、信任、支持 的家庭土壤裏生根發芽。

文丨嘻 排版丨阿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