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實習生 崔馨月 魏燦
「這些蜂窩狀的石頭神奇嗎」「我們滴上鹽酸看看有什麽反應」「誰來測一測pH值」……7月15日上午,鹹寧市通城縣雷吼村一座小山上,通城縣第一小學教師易忠,正帶著幾名學生研究「奇怪的石頭」。
在周末和寒暑假開展這樣的戶外科學課,易忠已堅持了近40年。從年輕小夥幹到頭發花白,他還沒有幹夠——退休後又返聘回學校,繼續帶著孩子們探索身邊的奧秘。
今年2月,通城一小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5月,教育部工作群組來校調研時,看到滿桌的各種成果和榮譽證書,對學校科學教育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學校領導們都說:「一大半功勞是易老師的。」
「山水之間是最好的課堂」
也許是因為大學時學的是農學,易忠對大自然和動植物產生了天然的親近感。畢業後到高中任教,他就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學生去戶外學生物。
30年前,他調入通城一小,成為一名「自然」老師後,他的山水課堂開課更頻繁了,幾乎每個周末和寒暑假,都會帶著自願報名的學生去「遊學」。
從起初的認識植物、種植植物,到後來了解昆蟲、觀察鳥類,再到研究地質現象、建築原理。從以發現和觀察為主,再到如今的以探究和實驗為主——經歷從「自然課」升級到「科學課」的易忠,也不斷改進自己的戶外授課方式。
通城一小副校長李九紅說:「孩子們特別喜歡跟著易老師‘跑’,他們在黃袍山、黃龍山研究奇特的巖石,去百丈潭探秘特殊地貌的成因,到大溪山觀察鳥禽的自然習性。學校周邊的大山他們都爬遍了,河流湖泊岸邊也都留下了足跡。」
比如,前些年做「延緩黃薯糖化」的專案時,易忠帶著兩個學生研究了兩年多,經常跑進易家老屋背後的薯窖裏。有時候做完實驗灰頭土臉地鉆出來,家長還以為孩子們打架了。「黃薯的保鮮當時是個難題,學生透過自己堅持不懈的觀察對比找到了好方法。」易忠說,最終這個專案獲得湖北省第二十四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易老師每次做專案都要親自到場。他年紀越來越大,但爬山一點不顯吃力。比如這次,天這麽熱,我們開車過來半個多小時,還要爬一會兒山,他一直走在隊伍最前面。」7月15日,易忠的徒弟、通城一小副書記柳紅衛說,雷吼村這塊石頭是易忠多年前無意發現的,為了帶孩子們來看,之前他們在山上繞了大半天才找到。
這一次,同學們帶來了鹽酸和pH值試紙,透過實驗基本可以判斷,這些蜂窩狀石頭是石灰巖,受到酸雨等環境影響形成了目前的狀態。下山後,易老師又帶著孩子們去了塘湖鎮的南虹橋,探尋古橋屹立不倒的奧秘。
柳紅衛說,帶小學生外出責任重大,易忠每次都會提前準備好實驗器材,還會自費購買應急藥品和飲用水,返程時則會把學生送到家門口。
李九紅說,一開始學校對這些課外活動是沒有補貼的,這些年條件好了,才能補貼一點油費,「易老師經常貼錢帶孩子們出去。他不顧風吹日曬雨淋,全是憑著興趣和執著」。
這些年,易忠主導的8項實踐活動獲得了省級以上科創活動獎勵。其中包括,2017年組織開展的「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獲評全國優秀科技實踐活動。
為什麽要在課余時間做這些?易忠的想法很樸實,「通城有山有水,都是學科學的最好課堂。我希望孩子們從身邊開始探索世界、認識世界,將來就多一條走出去的路。」
「空手進教室怎麽能上好課」
當然,易忠老師的育人主陣地還是在課堂上。
柳紅衛對師傅說過的兩句話記憶最深刻:一句是「科學課一定要做實驗,你要是空手進教室怎麽能上好課」,另一句是「我的課,老師和領導可以隨時來聽,要提前準備的課那都是做樣子」。
該校六個年級每個班,每個月都有兩節科技創新課,易老師的課總是最受歡迎。柳紅衛說,他總能用大白話把知識講透徹,還會用自制教具當場驗證,「我們其他科學老師,每次去聽他的課都有收獲。」
用乒乓球粘上紙講解月相,用粗管子套細管子演示植物管胞,用牙膏盒制作潛望鏡,用廢棄水瓶制作小風車……易老師的課每節必做實驗,他制作的這些教具便宜又實用,學生還容易復制。
學校搬遷新校區後,易忠的大部份教具都沒有保留,「教具也要與時俱進,新學期再設計更好的。」盡管如此,易忠留下的小玩意還是很多,校領導專門給他的辦公室添置了一個大櫃子。
更復雜和專業的實驗,則針對3-6年級每年級一個的科學探索實驗班開展。作為總負責人,易忠說:「這些班每周一節探索課,最終是要出成果的。」
今年剛畢業的葛芷晗同學,曾是科學探索實驗班的一員。她說:「探索課很有意思,我學會了電池正負極的套用、砝碼的使用、開關和電路,還有液體緩沖等科學知識。」
正是受液體緩沖原理的啟發,葛芷晗在一次坐在媽媽的電動車被減速帶顛得不輕後,想到了利用非牛頓液體制造新型減速帶,「車子快速透過時,管子就是硬邦邦的,緩慢透過就不會顛,也不會傷車。」
易老師對葛芷晗的想法提出肯定,還帶著她到戶外進行驗證,並提出了改進的思路——在軟管兩端加裝氣球,緩沖車輛碾壓時的壓力。她把這些設想寫成了小論文,獲得市級比賽一等獎、省級銅獎,並被【少年發明與創造】雜誌發表。
近些年,易老師的學生在青少年科學雜誌上已發表科學小論文52篇。同學們說,每篇作品背後都是少則兩個月,多則一年以上的實驗和改進過程。
「科學精神會讓人終身受益」
易忠這樣的「老科技」,不只讓少數學生受益。
近年來,該校師生在各類科創大賽中獲得國家獎項13項、省級獎項99項、市級獎項137項。其中,魏伊念同學制作的「防爆內胎」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意大賽一等獎,周黎錦同學發明的「一種吸發器」成功申請到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易忠牽頭編寫了學校【科技創新教育】校本教材、【知識產權教育】校本教材,學生人手一冊。他還帶著學校科學老師一起,每年操辦幾項全校大型活動:每年4月的「科技讀書月」連辦了24屆;每年10月的「科技提案月」連辦了23屆;每兩年一屆的「科技節」,已舉辦了8屆。
「參加的學生越來越多,作品水平也越來越高。」易忠欣慰地說。
「易老師從副校長任上退休後,又返聘回校繼續帶科學課,帶學生戶外做研究,更重要的是帶領年輕老師成長。」通城一小黨總支書記杜開南介紹,易老師不僅是學校科學教育的領軍人物,還引領了全縣科學教育發展。
如今,通城一小已搬遷新校區,計劃投入200萬元打造科創教室、操作室、實驗室等,還計劃在新學期前再引進兩名專任科學教師。今年5月23日,教育部工作群組在通城一小調研指導時,表揚學校科學教育「方向正、工作實、效果好」,具有接地氣、好操作、低難度、多參與、低投入等特點。鼓勵學校繼續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積極探索學科教學和科學教育融合。
每年暑假,總有一些學生返鄉後看望易老師,其中不乏從清華、武大等名校畢業的學生。但易忠並沒有詳細統計過學生的發展情況,他說:「科學精神會讓人終身受益,不用去考慮那些功利的問題。」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