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87歲老人的肺腑之言:兒女孝順的最好方法,只有2個字

2024-03-25教育

作者丨小稚

昨天,一個阿姨說,她老了以後不指望兒女孝順她,她自己有存款,到時也有退休薪金,自己依靠自己就行,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最終都不一定能夠靠得住,還是靠自己,才是真正現實的事。

以前,我也是很贊同這個觀點的。

我認為,不管是任何關系,都不可能抱以絕對的高期待,尤其是在養兒防老這件事上,更是充滿太多的變數,永遠靠自己,才不至於處於被動地位。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慢慢意識到一件事: 我所預設的關於老了以後的生活,其實是完全以我現在的狀態作為基調,我現在可以一個人生活得很好,便認為老了以後肯定只要有錢,還是能夠如此生活。 包括這個阿姨,應該也是一樣,她現在的年紀是50歲出頭,身體很健康,因此她對於老了以後的各種假設,必然也沒有想得很遠。

然而,現實卻有可能不是這樣。

歲月是無情的,誰都不可能永遠年輕。

我真正感受到年歲的無情,最初是從我的外公身上看到的。當然,我的外公如今已經去世快要3年的時間。我外公是個很好強的人,也很努力工作,家裏6個孩子,都是我外公一個人掙錢養大的,並且6個孩子都還生活得不錯,從小衣食無憂,可見我外公的能力。

在70歲之前,我外公的身體都很好,可以說是走路帶風,速度比我還快,那個時候外公和外婆都住在老家的鎮上,他們認為縣城沒熟人,不好玩,所以怎麽都不肯來縣城。兩個老人閑不住,就算是在鎮上,還是去找了兩塊地,種了很多蔬菜,每到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外公總是背著背簍,來城裏給孩子送菜。我的外公和外婆都很怕麻煩孩子,每次來送菜,外公怎麽都不肯歇息一晚,早上送菜過來,下午堅決要坐車回去。

外公說,他不想去依靠孩子。

但是,72歲以後,外公對於孩子的依靠,成了一種被動的選擇。他不得不依靠。自從生了一場大病後,外公的身體急轉而下,很快走路就要拄著拐杖,再到最後的兩三年,已經坐上了輪椅,這個時候外公所有的強勢和不妥協,在逐漸虛弱的健康面前,統統都化為烏有。

包括我外公的姐姐,也是如此。

外公的姐姐是幹部退休,老兩口退休薪金加起來一個月差不多1萬5左右,每個月都請了保姆,但盡管如此,還是離不開孩子的照顧。人老了以後,不光是健康的退步,還有認知的逐步落後,很多事情的把控,如果沒有孩子的話,將會變得很糟糕。比如,關於保姆的選擇,必須是孩子,孩子每周也都會去探望,看看保姆照顧得如何,如果不合格的話,孩子就會及時換掉保姆。

而這種狀況,已經持續10多年。

當然,這並不是說生養孩子就一定是為了自己的養老,沒必要如此極端,而是生命自然的反哺,客觀看待就好。

我在現實中看到的很多例子,都告訴我一個道理: 孩子孝順或者不孝順,真的會造成晚年生活的天差地別。

我外公外婆的6個孩子都很孝順,所以就算在我外公身體不好以後的很多年,依舊過得不錯,沒人推脫責任,也沒人希望自己做得少,對方做得多,外公生病住院的話,費用也是6個孩子平分。

後來,外公身體不好以後,他們兩個老人就來了縣城裏面,租的路邊的門市,離所有孩子都不遠,外公外婆的孩子,每天都會準時去看望,早晚各去一次,所以外公外婆的家裏,總是很熱鬧。

周圍還有很多租房的老人,總是表達羨慕,說外公外婆的孩子個個都孝順,問他們是不是退休薪金很高?

我外公的確每個月都有退休薪金,但是並不高,一直到80多歲去世,也只有2000多,並沒任何一個孩子,去奢求老人的錢,因為家裏的條件都不錯。

外婆說,其實想讓兒女孝順的最好方法,並沒那麽復雜,不需要老人有很多的錢,只需要2個字就行了,就是: 榜樣。

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所謂榜樣,一是作為父母的榜樣,二是同時作為子女的榜樣。

只要父母愛孩子,親情自然得以傳遞。

不管是外公還是外婆,他們在任何年紀,從來沒有給孩子強調過孝順2個字,反而一直到老,都是很害怕麻煩孩子的性格,什麽都想自己做,生怕自己成為孩子的負擔,他們只是在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我媽曾經說過,當他們小的時候,外公外婆家裏也有老人,不管外公還是外婆,都特別孝順。他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管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己也在養孩子,無愧於心最重要。

而這句話也是我媽常說的話。

外公外婆的其他孩子,同樣記住了這句話,然後再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下一代。

不誇張地說,我感覺我們這個家族裏,下一輩的孩子雖然很多,同樣也都比較孝順,沒有父母特意去強調,或者告訴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什麽, 但是孩子自然能夠在父母的關心中,在他們的為人處世中,感受到親情的力量,並且發自內心感到珍惜,於是生命的反哺就變得順其自然。

你發現沒有,孝順從來都不是強調出來的。生活中不少的老人,越是強調孝順,可能越是讓孩子生出逆反的心理,也不是真的孝順,只是礙於現狀和周圍人的眼光,沒辦法而已。真正的孝順,從來不會違背本心,不管做什麽都心甘情願,而這種孝順,肯定不光是靠著親情的維系就行,其實也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經營,尤其是父母在前期的做法和三觀,帶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和影響,更是和自己的晚年生活息息相關。不可大意。

-END-